正文 尚同上第十一

类别:子部 作者:墨子 书名:墨子

    原文: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1)。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文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2)。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3),腐臭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4),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5),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6),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乡长之所是,必皆是之,乡长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7),学乡长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则乡何说以乱哉?’察乡之所治何也?乡长唯能壹同乡之义,是以乡治也。乡长者,乡之仁人也。乡长发政乡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者,必以告国君。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国君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国君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国君之善行,则国何说以乱哉。’察国之所以治者何也?国君唯能壹同国之义,是以国治也。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8),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9),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注释:

    (1) 兹众:兹:通“滋”,兹众:越多的意思。

    (2) 和合:和睦团结。

    (3) 相劳:相互协作。

    (4) 虖:通“乎”。

    (5) 画:通“划”。

    (6) 比:是相互勾结意思。

    (7) 去:改正。

    (8) 五刑:古代的五种刑罚,指墨、劓、剕、宫、大辟。

    (9) 罟:网的总称。

    译文:

    墨子说:“在古代人民刚产生,还没有实行刑事与政务管理的时候,他们用语言所表达的意见,也因人而异。所以一人有一种意见,两个人就有两种意见,十个人就有十种意见,人数多了,所说的含义就多了。因此个人都以为自己的意见正确,而反对别人的意见,所以大家相互攻击。在家里,由于父子兄弟之间看法不一致,而相互怨恨,不能互相团结、和睦相处。天下的老百姓,都用水火毒药这些东西去损害别人,以致于有余力不可助人,有多余财务任它腐烂,不肯分给别人;好的道理自己藏在心里,不肯教导别人;所以,天下的混乱,就象禽兽之乱一样。”

    明白了天下之乱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行政长官。所以才选择天下贤良而可以任职的人作为天下的统治者。有了统治者,因为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治理天下,又选择天下的贤良,让他们做三公。确立了天子和三公,因为天下地域广大,他们对于远国异邦的人民,以及对于是非利害的区别,不能一一明白了解,所以将天下分割为众多的诸侯国,设立国君。设立了诸侯国君,因为他们的力量还不够,又选择—些贤明能干的人,给他们做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设立之后,天子就对天下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你们听到好的与不好的,都要报告上级。长官认为是对的,大家也必须认为是对的;长官认为是不对的,大家也必须认为是不对的。上级有了过错,就规劝进谏,百姓中有贤才善事,则广泛地推举。与上面同心协力而不在下面相互勾结,这是上面所赞赏的,也是下面所称赞的。如果听到好的和不好的,不向上面汇报,上级认为对的却不能认为对,上级认为错的却不认为错,上面有过错而不能规劝进谏,下面有贤才善事却不能查访和推广。与人勾结而不与上面同心协力,这是上面所要惩罚的,也是百姓所要非议的。上面根据这些作为赏罚,必然十分明察而且手段确保其实现”。

    因此,里长就是这一里内贤良的人,里长对里中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不论听到好的和不好的,一定报告乡长,乡长认为对的,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乡长认为错的,大家都认为是错的。放弃你不正确的言论,学习乡长正确的言论;去掉你不良的行为,学习乡长的好行为,那么乡里怎么会混乱呢?考察一个乡为什么能治理好呢?是因为乡长能够统一全乡的意志,所以这个乡就治理好了。”

    乡长,是这乡贤良的人,乡长向乡里的百姓发布政令,说:“不论听到好的还是不好的,一定报告国君,国君认为对的,大家都认为对;国家认为不对的,大家就都认为不对。放弃你不正确的言论,学习国君正确的言论,除掉你不好的行为,学习国君的好行为,那么国何以说乱呢?”观察这个国家之所以能治理好,是因为国君能统一全国的意志,因此这个国家就能治理好了。

    国君,是这个国家贤良的人,国君对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不论听到好的和不好的,一定要报告天子,天子认为对的,大家都认为是对的,天子认为不对的,大家都加以反对。放弃你不正确的言论,学习天子正确的言论,去掉你不好的行为,学习天子的好行为。那么,天下怎么会乱呢?”考察天子之所以能治理好的原因,这是因为天子能统一天下的意志,因此,这个能治理好天下。

    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与天子一致,而不知道与天一致,那么还不能彻底除去灾害。现在天时常刮大风,下大雨,连续不止,这就是上天对那些不与上天一致的老百姓的惩罚。

    所以墨子说:“古代圣王制定五种刑法,用来治理人民,就好比丝缕的纪、渔网的纲一样,是用来收紧那些不与上天一致的老百姓的”。


如果你对墨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墨子》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