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七 唐天台山福田寺普岸傳(全亮唯約)

類別︰子部 作者︰宋•贊寧 書名︰宋高僧傳

    釋普岸。姓蔡氏漢東人也。沖弱之齡。迥然聰敏。骨目奇秀。天生不嗜葷羶。長有出塵之意。其父嚴毅訓授經籍漸通其義。秉翰伸辭宛然華藻。因入僧舍暫執經卷。乃嘆曰。佛法玄微非造次可及。決志辭親。時懷海禪師居百丈山。毳納之人駢肩累足。時號大叢林焉。岸叩其關。海攝受之。日隨普請施役。夜獨執燭誦經。曾不憚勞。遂諧剃染。及升戒品。便習禪那壁坐忘疲。觀心恆務。瞻卜附風而香遠。□貓逢獸而吼高。學者成圍。請于安陸壽山院坐道場矣。如是環拱可四百余眾。執器听瞿沙之說。投籌待□多之度。大利群機得道者眾。大和年中謂眾曰。吾山水之游未厭。諸人勿相留滯。天台赤城。道猷曾止息焉。華頂石梁。智者昔降魔矣。將游之也。自襄陽邐迤而來。從沃洲天姥入天台之西門。得平川谷中峰名大舍。號平田是也。觀其山四舍郁翠。東西山石門。而有三井龍潭。東入石橋聖寺。乃是綠身道猷尊者結茅居此。未幾見虎乳子。瞪目而視岸。岸以杖按其頭曰。貧道聞此山是神仙窟宅羅漢隱居。今欲寄此安禪。檀越勿相驚撓。經宿領子而去。以大和七年癸丑十月二十七日營構丈室。攜一童侍給薪水耳。八年春禪侶輻湊眾力義成此院。號平田焉。開成中宛是大道場。會昌三年七月告眾入滅。春秋七十四。度弟子全亮。俗姓陳氏。悟師之道得鳳之毛。一人唯約。在上元入滅。肉身不朽。岸遷塔于是山。前此寺置五百羅漢殿。永嘉全億長史畫半千形像。每一迎請必于石橋宿夜焚香。具幢蓋螺鈸引導入于殿。香風送至。幡幢之前靡而入門即止。其石梁聖寺在石橋之里。梵唄方作香靄始飄。先有金色鳥飛翔後林樹。石畔見梵僧。或行或坐。或招手之狀。或臥空之形。息之間千變萬化。漢南國王錢氏頻年施供養。祥瑞極繁。今上太平興國三年。于滋福殿宣問兩浙都僧正贊寧石橋長廣量度。一皆實奏。帝嘆嗟久之。至八年因福田寺道者自詢誓斷腕然煉乞重造此寺。乃宣內殿頭高品衛紹欽張承貴革故規制。若化出天宮焉。今岸師影堂在寺之右。


如果你對宋高僧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宋高僧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