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唐、宋文 【待漏院記】(王禹/H1>
類別︰集部 作者︰吳乘權、吳大職選編 書名︰古文觀止


    原文︰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1]、歲功[2]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聖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3]論道,六卿[4]分職,張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5]、夔[6]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猶然,況宰相乎!

    朝廷自國初因舊制,設宰臣待漏院于丹鳳門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啟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噦噦[7]鑾聲。金門[8]未闢,玉漏猶滴,徹蓋下車,于焉以息。待漏之際,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來之。兵革未息,何以弭[9]之;田疇多蕪,何以闢之。賢人在野,我將進之;佞臣立朝,我將斥之。六氣不和,災眚[10]薦[11]至,願避位以禳[12]之;五刑未措,欺詐日生,請修德以厘[13]之。憂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門既啟,四聰[14]甚邇。相君言焉,時君納焉。皇風于是乎清夷,蒼生以之而富庶。若然,總百官、食萬錢,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復,思所逐之;舊恩未報,思所榮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車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勢,我將陟之;直士抗言,我將黜之。三時[15]告災,上有憂也,構巧詞以悅之;群吏弄法,君聞怨言,進諂容以媚之。私心16],假寐而坐,九門既開,重瞳屢回。相君言焉,時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17]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則下死獄、投遠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國之政,萬人之命,懸[18]于宰相,可不慎歟?復有無毀無譽,旅[19]進旅退,竊位而苟祿,備員[20]而全身者,亦無所取焉。

    棘寺[21]小吏王某為文,請志院壁,用規于執政者。

    注釋︰

    [1] 品物︰眾物,萬物。亨︰通達順利。

    [2] 歲功︰一年農事的收獲。

    [3] 三公︰周代三公有兩說,一說是司馬、司徒、司空,一說是太師、太傅、太保。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稱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稱三公。為共同負責軍政的最高長官。唐宋仍沿此稱,惟已無實際職務。

    [4] 六卿︰《周禮》把執政大臣分為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亦稱六卿。後世往往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為六卿。

    [5] 咎(g o)︰通“皋”,即皋陶(y o),相傳曾被舜選為掌管刑法的官。

    [6] 夔︰堯舜時的樂官。

    [7] 噦噦(hu )︰象聲詞,徐緩而有節奏的響聲。

    [8] 金門︰又稱金馬門,漢代官署門旁有銅馬,故名。

    [9] 弭︰停止,消除。

    [10] 眚(sh ng)︰原義為日食或月食,後引申為災異。

    [11] 薦︰副詞,表示頻度,相當于“一再”、“屢次”。

    [12] 禳︰除邪消災的祭祀。

    [13] 厘︰改變,改正。

    [14] 四聰︰《尚書•堯典》︰“明四目,達四聰。”孔穎達疏︰“達四方之聰,使為己遠听四方也。”

    [15] 三時︰春、夏、秋三個農忙季節。

    [16] 悍茁也幌 難印br />
    [17] 隳(hu )︰崩毀,毀壞。

    [18] 懸︰系連,關聯。

    [19] 旅︰俱,共同。

    [20] 備員︰湊數,充數。

    [21] 棘寺︰大理寺(古代掌管刑獄的最高機關)的別稱。

    譯文︰

    天道不說話,而萬物卻能順利生長,年年有所收成,這是為什麼呢?那是由于掌握四時、五行的天官們使風雨調暢的結果。皇帝不說話,而人民和睦相親,四方萬國安寧,這是為什麼呢?那是由于三公商討了治國綱要,六卿職責分明,伸張了皇帝的教化的結果。所以我們知道,國君在上清閑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這就是效法天道。古代的賢相名臣善于治理國家的,從皋陶、夔到房玄齡、魏征,是屈指可數的。這些人不但有德行,而且都勤勞不懈。早起晚睡為國君效力,連卿大夫都是如此,何況宰相呢!

    朝廷從建國初即沿襲前代的制度,在丹鳳門西邊設立宰相待漏院,這是表示崇尚勤于政務。當朝見之所的門樓上映著一線曙光,東方還未大亮時,宰相就動身啟行,儀仗隊的燈籠火把照耀全城。宰相駕到,馬車鈴聲叮?,富有節奏。這時宮門未開,玉漏聲殘,侍從撩開車上帷蓋,主人下車到待漏院暫息。在等候朝見之際,宰相大概想得很多吧!

    有的在想,萬民尚未安寧,考慮怎樣使他們平安;各方少數民族尚未歸順,考慮怎樣使他們前來歸附。戰事未息,怎樣使它平息;田園荒蕪,怎樣使人們去開墾。德才兼備之人尚未任用,我怎樣推薦他們;奸人在朝,我怎樣貶斥他們。天時不正,災害不斷,我願意辭去相位,向上天禱告以消災滅害;各種刑罰未能息置,欺詐行為不斷發生,我將請求修養德行以加強治安。懷著深深的憂慮,等待天明入宮。宮門開後,善听各方意見的天子離得很近。宰相向皇帝奏明了意見,皇帝采納了他的建議。于是世風清平,百姓因此而富裕。如能這樣,宰相位居百官之上,享受優厚的俸祿,那就不是僥幸而得,而是完全應該的。

    有的在想,我有私仇未報,考慮怎樣斥逐仇敵;有舊恩未報,考慮怎樣使恩人榮華富貴。考慮著金錢美女,怎樣到手;車馬玩物,怎樣取得。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權勢,我便考慮如何提拔他們;正直之臣直言諫諍,我便考慮怎樣貶謫他們。三時各地報告災情,皇上憂慮,我便考慮怎樣用花言巧語取悅皇帝;眾官枉法,國君听到怨言,我便考慮怎樣奉承獻媚求得皇上的歡心。他為私事思緒紛亂,強自坐著假睡。宮門開了,金殿上龍目四顧,宰相提出建議,皇上被他蒙惑,政權由此而毀壞,皇位也因此而動搖。如果這樣,那麼即使宰相被打入死牢,或流放遠地,也不是不幸,而是完全應該的。

    因此可以懂得,一國之政,萬人之命,系于宰相一人,難道可以不謹慎以待嗎?還有一種宰相,他們沒有惡名聲,也沒有好名聲,隨波逐流時進時退,竊取高位貪圖利祿,濫竽充數而保全身家性命,也是不足取的。

    石理寺小官吏王禹 創宋模 M馨閹鍬莢詿┬罕諫希 靡願娼脛湊拇蟪肌br />
    賞析︰

    《待漏院記》是王禹 廊舜 械惱坌雲 輪 弧4猶餑坷嘈蛻希 饈粲 疤詡恰保 導嗜詞且黃 瀆紊 實摹霸紫嗦邸保 栽紫啻┬ 鋇牟煌 枷胱刺   紫嚳治 拖唷 橄唷 瓜噯隼嘈停 嶂 夥淺O拭鰨 從沉慫韻質嫡蔚撓鍬恰ぇ杏牖孟搿br />
    文章開篇探究天道的運行規律、聖王的政治模式,以“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對儒家理想中“垂拱而天下治”(《尚書•武成》)的治道原因進行解釋,借以導出宰臣勤于政務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從而自然轉到具有“示勤政”之意的待漏院,“勤政”則是文章的立意所在。

    第二段先描述宰臣上朝時的整肅莊嚴場面,繼而以“待漏之際,相君其有思乎”這個設問作為過渡,圍繞待漏之時宰相們的所思所慮所追求,將這批人分為賢才、奸才和庸才三個類型,勾畫各自的面孔與靈魂。宰相總理全國政治、經濟、軍事、人事、司法等方方面面的事務,位高權重,能夠直接左右皇帝的意志,從而對整個國家造成影響,亦即“一國之政,萬人之命,懸于宰相”。而如何保證相權的正當實施呢?作者把它歸結為宰相心中的一念之差︰“思”為公則賢,“思”為私則奸;賢者“憂心忡忡”于安黎民、撫四夷、息兵革、闢荒田、薦賢才、斥佞臣、禳災眚、措五刑,奸者“私心庇詬此匠稹  啥鰲 膊聘弧ゝ焱 場 庖旒骸ぉ裳在迫萑≡鎂 幌駝呔癰 偈澈鯃w蘩  檎 槐S謐隕懟U飭街秩嗽謁枷 險敕嫦嘍裕 勻 τ胊鶉蔚睦斫て馱擻靡嘟厝徊煌  且不嶙鈧盞玫較嚶Φ慕背汀W髡哂枚員仁址 直鸝袒 叩哪諦氖瀾紜 硐制潿緣弁蹌酥涼藝碌牟煌 跋歟 約案髯緣慕峋鄭 溝孟拖嚶爰橄嗍僕  鸕淖刺  拭韉爻氏衷詼琳 矍啊V劣謨共牛 蛑灰粵攘燃副飾  蠢樟稱祝 鄧羌任薰槐匕ケ睿 治薰Σ皇茉抻 商燜媧罅鰨  凰夭汀 捏某涫 髡鼙I磯選br />
    王禹潛彼緯 際 母鐨碌牡諞蝗耍 髡判形囊 靼紫  勻黃揭住!洞┬杭恰凡喚鱸誚 股暇哂卸猿潑潰 鋂猿刪透 懷觶閡運淖志湮 揪涫劍  炱揭錐爬派峽冢荒承┐溫淞榛鈦涸喜 雜苫輝希 瀆謐嗝饋 下擅潰灰浴爸 弊質瘴駁囊幌盜芯涫劍 日胊瘸疲 鐘墟  隆N迨 嗄旰螅 炖掄惺C鼙槐岬姆噸傺托聰隆對姥袈К恰罰 渲小跋扔嗆罄幀鋇木 涔倘揮氪宋鬧 小百 艘姑攏 允亂蝗恕鋇木 襝  嗤  涔顧肌 季幟酥輛涫劍 伎煽吹健洞┬杭恰返撓白印


如果你對古文觀止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文觀止》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