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上

類別︰子部 作者︰(宋)陳長方 書名︰步里客談

    太祖皇帝出兵平江南,李煜遣其臣徐鉉來,以口舌勝。趙普屢言擇館伴,及又請,乃中批差三班院名下使臣以往。鉉反覆問之,其人聲喏,言不識字而已。鉉無如之何也。

    富文忠公少,日有詬之者,如不聞。或問之,曰“恐罵他人”。曰“斥公名曰富某”。曰“天下安知無同姓名者?”(案此條載《說郛》本,今增入。)

    範文正帥西方,時相恐其成功入政府,欲塞其門,故授以州觀察使,再三以月俸優厚及遣中使宣諭。文正力辭,以伐其謀,竟得請以罷。未幾,坐擅答李元昊書,議加極法,降知耀州。

    範忠宣公言︰“江民表作小官時,便作取宰相時事。舜居歷山及得天下,若固有之者,養于素也。”

    魏泰托梅聖俞之名作書,號《碧雲》,以詆當世巨公,如範文正亦不免。其曰範公欲附堂吏範仲之,故名仲淹,意欲結之為兄弟。余于石氏士繇家見之。

    邵康節先天學,自李挺之、穆伯長相授。《墓志》中雲︰“推其源流,遠有端緒。”其實自陳希夷來。嘗雲︰“天下聰明過人唯程伯淳、正叔,其次則章  縴。 紗 搜⑴!背滔壬始改昕沙桑 唬骸岸 輟!畢壬唬骸澳承值 藪說認泄ウ頡!閉隆 餃趴到謨鎪炖礎?到謔又 唬骸罷倫雍瘛 蝦褪逍氖醪徽  私 嗡晃 俊敝詹揮脛 9氏忍  E淮 3ぐ 倫雍耋咭回裕 燈繳徊鉅蛔幀

    熙寧戊申,邵堯夫聞杜鵑啼,不樂。或問之,曰︰“將有人起東南為相,以文教亂天下,此禍非六十年不已。”未幾,王介甫召自江寧。介甫所建明經術法令,至建炎戊申方熄。

    徐翼之雲,見一老堂吏言︰司馬文正在朝堂處置常程事宜,有尋常處。忽發一事,便令人心服。

    外祖林卿雲,翰林學士趙彥若,司馬文正上容也。人未嘗見其私謁請問者,有事公言之、于時隨眾進退而已。政和間,範文甫建議于廬州,湖州取周鼎,遂持節過宋,解後劉器之請教,劉曰︰“君富文忠外孫,程正叔門人,使某何所措詞?”

    田腴承伯雲︰“作官從人奏闢,非但賓主,便有君臣之義,不宜輕也。”

    初筮仕者求教于劉待制安世,曰︰“清明和緩。”又問︰“何以言緩?”曰︰“何事不是忙壞?卻此言固足教初學,然學者知道,則緩急先後皆不失節矣。”

    劉道原恕嘗面折王介甫。故子瞻送之詩雲︰“孔融不肯讓曹操,汲黯本自輕張湯。”此語蓋詆介甫也。

    呂惠鄉附王介甫甚固。司馬公言︰“利合必離。”後果發。介甫子簡雲︰“無使上知。”甦子瞻改鑄顏淵之語曰︰“吾聞覿君子者,問凋人不問凋木。”曰︰“人可凋歟?”曰︰“呂惠卿凋王安石。”

    邢和叔遇人即訓誨,時人目曰“邢訓”。

    呂正獻初喜邢恕,聞恕到京,訪之旅邸中。

    王伯虎炳之自編修官得帖職,章子厚遍問堂中諸人雲︰“誰主張?”呂正獻曰︰“伯虎于例得實,上恩也。”章遂默然。

    元中,東坡行呂吉甫責詞,敘神考初用而中棄之曰︰“先皇帝求賢如不及,從善若轉圜。始以帝堯之聰,姑試伯鯀,終焉。孔子之聖,不信宰予。”又曰︰“喜則摩足以相歡,怒則反目以相視。”既而語人雲︰三十年作劊子,今日方剮得一個有肉漢。”

    元間,顧子敦臨為夕郎,封駁任情。呂汲公大防謀之于呂正獻,正獻曰︰“遷臨耶?躁進者效之。責臨耶?畏懦者將不敢。方今治河之議未決,宜遣相河。”因此賞罰皆非由封駁也。

    陳瑩中《答楊中立書》雲︰“乃欲毀此白麻哭殿庭。”某謂,白麻,王言也,不可毀。天子之庭,非哭所也(案,此原本分為二條,而上半段語重,當系一條,今並)。

    蔡京為翰林承旨,陳瑩中已言治亂之分在京用否。蔡君濟元康問之曰︰“京小人也,尤好交結宦者,用京與宦者得志,天下何以不亂?”靖康初,貶京分司,與瑩中贈諫議大夫命,齊下。(案,此條又見孫b祥《野老記聞》。《記聞序》雲︰先人舊在陳唯室先生講席,及見諸所從游如和靖尹先生之流,有《野老記聞》數篇,姑錄梗概。或原系《客談》中語也。)

    崇寧間,立《元奸黨碑》于宣和殿,蔡京書立于諸長吏廳。事未幾星變,一夕大雷雨,碎宣和殿碑石,遂並諸州者去之。人心不以為然而天應之。天人無問如此,體究可以知道。

    宣和殿所立《元奸黨碑》,以司馬溫公為首。元黨籍固多真儒賢士,然蔡京以勢利傾奪錮之。鉤黨者亦多矣,未必皆君子也。余嘗題其後雲︰“等是名丹籍,誰知品月多。龍同在肆,玉石共沉河。摧折人材盡,消磨歲月過。厲階生已甚,龜鑒莫蹉跎。”(“已甚”謂呂汲公行事也。)

    游公定夫,其子性剛,名之以損,且曰︰“損,君子以懲忿窒欲。”先賢事事可法。

    孫中丞多內寵,夫人以為病。縱其尤者犯上,孫不能堪,去之。用此遂數人俱去,孫不之悟。

    靖康初,金為城下之盟而去。唐欽叟少宰引唐自明皇而後,屢失而復興者,以人主在外,可以號召四方力救京師。宜舉景德故事下詔,出臨洛京,以令天下,或能大振王略。不然亦可還據秦雍,以圖興復。翌日何入對,引甦內翰《志林》以為︰周之失計,未有如東遷之甚。其議遂格。


如果你對步里客談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步里客談》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