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五言律詩 《蟬》

類別︰集部 作者︰蘅塘退士 編 書名︰唐詩三百首

    作者︰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注解】︰

    1、本以兩句︰古人誤以為蟬是餐風飲露的。這里是說,既欲棲高處,自難以飽腹,雖帶恨聲,實也徒然。

    2、一樹句︰意謂蟬雖哀鳴,樹卻自呈蒼潤,像是無情相待。實是隱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職微。

    4、梗猶泛︰這里是自傷淪落意。

    5、蕪已平︰荒蕪到了沒脛地步。

    【韻譯】︰

    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

    你雖含恨哀鳴徒然白費神勁。

    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

    大樹依然蒼翠卻無絲毫同情,

    我官職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

    家園早已荒蕪雜草埋沒腳脛。

    煩勞你的鳴叫我得借以自警,

    我也舉家操守象你高潔不佞。

    【評析】︰

      這首詩借詠蟬以喻自身的高潔。前半首聞蟬而興,重在詠蟬;它餐風飲露,居高清雅,然而聲嘶力竭地鳴叫,卻難求一飽。後半首直抒己意,他鄉薄宦,梗枝漂流,故園荒蕪,胡不歸去?因而聞蟬以自警,同病相憐。全詩層層深入闡發主題︰“高難飽”,鳴“徒勞”,聲“欲斷”,樹“無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實屬“詠物”佳絕。


如果你對唐詩三百首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唐詩三百首》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