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年譜,作于公元一二三三——一二三六年間。]】
憂道
述懷
警世
傷時
投老
△憂道
不肯參禪不讀書,徒喧口鼓說真如。未能即色明真色,只道無余已有余。法眼凋殘浮海去,溈山寂寞少人居。一從三聖承當後,季世寥寥無瞎驢。
△述懷
寶藏翻窮貝葉書,方知真理本如如。一心不動無生滅,萬古長空豈欠余。妙藥更靈難忌口,長安雖貴不堪居。毛吞大海渾閑事,誰訝瓢中出白驢。
△警世
看盡人間萬卷書,較量佛法總難如。本無妄疾剛尋藥,幸有回波好乞余。方丈名山真碧海,含元古殿是皇居。行人半老家何在?終日騎驢卻覓驢。
△傷時
金馬門前數上書,子虛新賦笑相如。萬言警策才無敵,六國縱橫智有余。千里兵車討奸宄,五更朝馬候興居。功名賺得頭如雪,不悟團團如磨驢。
△投老
囊里瑤琴駕上書,個中真味更何如。伴閑美竹千竿許,養老田園二頃余。睡起焚香誦圓覺,興來緩軫品幽居。 【 宮音有此曲。】 夕陽半下山偏好,吟入煙霞穩跨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