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直夫,本姓蒲察,人稱“蒲察李五”。女真族劇作家。生卒年不詳,約元世祖至元末前後在世。居德興府(今河北涿鹿縣)。大德末年,曾官湖南肅政廉訪使。著有雜劇十二種,今僅存一種︰《便宜行事虎頭牌》;還有殘曲一種︰《鄧伯道棄子留佷》。《虎頭牌》寫銀住馬將軍鎮守夾山口,好飲失職,其佷山壽馬為上司而以軍法懲治之,然後親至其門以叔佷禮暖痛。劇中伸張法不徇情之大義,有一定的思想和社會價值。元蒙、女真,皆為游牧民族,率性自由,頗不拘法紀之檢束;入主中原後尚多違法亂紀者,既不利其政權之鞏固,也不利于各民族之融洽,故劇中整飭軍紀事亦有觀實意義。所作當行,長于科諢;歷史劇少,而反映觀實生活的劇目多;采用一些北方民族的曲牌,也增強了粗獷豪壯的民族氣息,于元雜劇中別具風韻。語言本色,秀氣飄逸,故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梅邊月影”。明•賈仲明補《錄鬼簿》之吊詞雲︰“蒲察李五大金族,《鄧伯道》,《夕陽樓》,《勸丈夫》。《虎頭牌》,《錯立身》,《怕媳婦》。《諫莊公》,《潁考叔》。俏郎君,謊郎君,各自乘除。《淹藍橋》,尾生子;教天樂,黃念如;是德興秀氣直夫。”
李直夫的雜劇,反映了元代少數民族作家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