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 笑道論

類別︰集部 作者︰(清)嚴可均 書名︰全後周文

    臣鸞啟︰奉敕令詳佛道二教,定其先後淺深同異,臣不揆疏短,謹具錄以聞。

    臣竊以佛之與道,教跡不同,出沒隱顯,變通亦異,幽微妙密,未易詳度,且一往相對。佛者以因緣為宗,道者以自然為義。自然者,無為而成;因緣者,積行乃證。守本則事靜而理均,違宗則意勃而教偽。理均則始終若一,教偽則無所不為。案《老子》五千文,辭義俱偉,諒可貴矣。立身治國,君民之道富焉。所以道有符書厭詛之方,佛禁怪力背哀之術。彼此相形,致使世人疑其邪正。此豈大道自然,虛寂無為之意哉?將以後人背本,妄生穿鑿故也。

    又道家方術,以升仙為神,因而誑惑,偷潤目下。昔徐福欺妄,分國于夷丹;文成五利,妖偽于漢世。三張詭惑于西梁,孫恩搔擾于東越,此之巨蠹,自古稱誣。以之匡政,政多邪僻;以之導民,民多詭惑。驗其書典,卷卷自違,論其理義,首尾無取。昔行父之為人也,見有禮于其君者,敬之如孝子之養父母,見無禮于其君者,惡之如鷹之逐鳥雀。宣尼雲︰「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春秋傳》曰︰「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臣亦何人。奉敕降問,敢不實答。其《道德》二卷,可為儒林之宗。所疑紕繆者,去其兩端,請量刪定。

    案五千文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名為道。臣輒率下士之見,為《笑道論》三卷,合三十六條。三卷者,笑其三洞之名;三十六條者,笑其經有三十六部。戰汗上呈,心魂失守。周天和五年二月十五日,前司隸母極縣開國伯臣甄鸞啟。


如果你對全後周文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全後周文》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