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护法品

类别:经部 作者:惠能 书名:六祖法宝坛经

    【译文】

    唐中宗禅龙元年(七○五)正月十五日,则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诏书说:「朕曾迎请惠安和神秀两位大师到宫中来供养,在治理纷繁的政务馀暇,经常参究一佛乘的教理。但是两位大师都很谦逊的推让说:『南方有惠能禅师,曾受五祖弘忍大师密传衣法,是传佛心印的人,可以迎请他来参问。』现在派遣宫中内侍官薛简,带着诏书速往迎请。希望大师慈悲,迅速来京。」

    六祖接到诏书之后,上表称病谢辞,表示愿意在山林终其一生。

    薛简便说:「京城裡的禅师们都说:『想要体会佛道,必须要坐禅,修习禅定功夫;如果不透过坐禅习定而能得到解脱,那是不可能的事。』不知道大师的看法如何?」

    六祖说:「道要从自心去悟,怎么是在坐呢?经上说:『如果有人想从坐卧相见到如来,这就是行邪道。为甚么呢?因为如来是无所来,也无所去。』无生无灭就是如来的清淨禅,诸法空寂就是如来的清淨坐。究竟的真理本来无有一法可证,那裡还有甚么坐或不坐呢?」

    薛简说:「弟子回京城以后,皇上必定要问我,希望大师慈悲,指示佛法心要,让我能奏闻皇太后与皇上两宫,并且告诉京城中所有学道的人。这就好比点亮了一盏灯,辗转燃点百千盏灯,使幽暗的地方全被照亮,光明将永无穷尽。」

    六祖说:「道没有明、暗的分别,明、暗是新旧更替的意义。说光明永无穷尽,也是有尽,因为明暗是互相对待所建立的名称。《维摩经》说:『佛法是无可比拟的,因为没有对待的原故。』」

    薛简说:「明譬如智慧,暗譬如烦恼。修学佛道的人如果不用智慧的光去照破无明烦恼,如何能出离无始无终的生死呢?」

    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并不是两个东西,也没有甚么区别。如果说要用智慧的光来照破无明烦恼,这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见解,也就是以羊车、鹿车譬喻的根机。有上智大乘根性的人都不会作这样的见解。」

    薛简问:「如何才是大乘的见解呢?」

    六祖说:「明和无明,在凡夫看来是不同的两种东西,有智慧的人了达它的性体没有两样,这无二的性体,就是真如实性。所谓实性,在凡愚身上并不曾减少,在圣贤身上也不会增加,住于烦恼之中不会散乱,处于禅定之中也不滞空寂,不是断灭,也不是恒常,没有来也没有去,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不生不灭,性相一如,永不改变,称之为道。」

    薛简又问:「大师所说的不生不灭,和外道所说的有甚么不同呢?」

    六祖说:「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是以灭来终止生,以生来显现灭,如此灭还是不灭,生也只是说不生。我所说的不生不灭,本来就是无生,现在也无所谓灭,所以和外道不同,如果你想要知道佛法要旨,只须对一切善恶诸法都不去思量,自然就能悟入清淨心体,澄明常寂,妙用无穷。」

    薛简得到指示教诲,忽然大悟,于是礼谢辞别大师,回到京师,将六祖的话表奏皇帝。同年的九月三日,又有诏书奖谕六祖说:「大师以年老多病辞召,愿意终身在山林中为朕而修道,真是国家的福田!大师犹如维摩诘居士,託疾居住毗离耶城,弘扬大乘佛法,传授诸佛心印,讲说不二法门。薛简回宫表奏大师所指授的如来知见,是朕积善而有馀庆,宿世种下的善根,所以才能幸逢大师出世教化,得到顿悟上乘的妙理,承蒙大师法恩,当顶戴感激不尽!」同时并奉送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令韶州刺史重修寺院,赐名六祖的新州故居为国恩寺。

    【原文】

    .经文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几*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请迎,愿师慈念,速赴上京!」

    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淨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淨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

    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淨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

    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去不来,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淨名,託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馀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

    .注释

    上元日:

    阴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日,即元宵日。

    则天:

    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代许州(河南许昌)人,名曌。十四岁。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黠慧获宠。帝崩,依制削髮为尼。高宗即位后,召入宫为昭仪,未久立为后。于高宗晚年,专决政事。帝崩,先后废中宗、睿宗。天授元年(六九○)改国号为周,自称则天金轮皇帝。执政达四十馀年。曾师事高僧神秀、法藏、义淨等,又度僧、造寺、塑像、写经,历年为之,从不厌倦。

    中宗:

    唐高宗太子,名显。即位后五年,武后将他废为卢陵王,徙居房州十四年。至武后被迫归政,中宗始得复位。

    万几:

    几,微也。谓当戒惧万事之微。后借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政务。

    一乘:

    即指佛乘。乘,载运的意思。佛陀出世。本欲直说《法华》,然因众生根机不等,于是说三乘法使众生调熟,因此有所谓「会三归一」。总之,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

    心印:

    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的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的真理,如世间的印形决定不变,故称心印。

    禅德:

    禅宗大德的简称,用以尊称禅师。

    心要:

    法门的至极,即指最精要的法义。

    阙:

    指宫阙,是帝王所居住的地方。

    磨衲:

    袈裟的一种。相传乃高丽所产,以极精緻的织物製成。磨,指紫磨,属于绫罗类。


如果你对六祖法宝坛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六祖法宝坛经》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