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十六羅漢

類別︰子部 作者︰清•梁章鉅 書名︰浪跡續談

    客有以丁南羽白描羅漢索題者,並言世稱十八羅漢,而此只十六,無乃缺歟?

    余曰︰十六羅漢之名,自古所傳如是。釋典載佛伽梵般涅時,以無上法付囑十六阿羅,故張僧繇、盧楞伽所畫,皆止十六。《清波雜志》載甦扶攜古畫羅漢十有六,求山谷題名號,歸宗一見笑曰︰“夜來夢十六僧來掛塔。”《江西通志》載貫休于雲堂院畫羅漢,已畢十五,從禪定起,寫本身以足之。則十六之數,歷有明證。惟《東坡集》有《十八羅漢贊》,前十六尊與梵志合,後二尊一曰慶友,一曰賓頭盧,然賓頭盧即賓度盧跋羅墮,實復出也。然貫休所畫羅漢,有十六,亦有十八,恭讀純廟集,中有《唐貫休十八羅漢贊》,始知西域十六應真外,別有降龍、伏虎二尊者,一為戛沙鴉巴尊者,一為納達密答喇尊者,以具大神通法力,故亦得阿羅漢名。按東坡所贊,于羅怙羅尊者,則曰龍象之姿,魚鳥所驚,似指降龍;于伐那婆斯尊者,則曰逐獸于原,得箭忘弓,似指伏虎。惟羅怙羅,即喇呼拉尊者,伐那婆斯,即拔那拔西尊者,由此土僧伽未能深通貝,輾轉傳訛,致此舛錯。今謹依西湖聖因寺所藏貫休十六羅漢遺跡、御制《贊跋》考定︰第一為阿(迎阿)達機尊者(原題第十三因揭а尊者)。第二為阿資答尊者(原題第十五阿氏多尊者)。第三為拔納西尊者(原題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第四為嘎禮嘎尊者,(原題第七迦理迦尊者)。第五為拔(雜哩)逋答喇尊者(原題第五伐那弗多尊者)。第六為(拔哈)達喇尊者(原題第六耽沒 跋а尊者)。

    第七為嘎納嘎巴薩尊者(原題第三賓頭盧頗羅墮誓尊者)。第八為嘎納嘎(拔哈)

    喇 雜尊者(原題第二迦諾迦伐蹉尊者)。第九為拔(嘎沽)拉尊者(原題第五拔諾迦尊者)。第十為喇呼拉尊者(原題第十羅怙羅尊者)。第十一為租查巴納塔嘎尊者(原題第十六注茶半托迦尊者)。第十二為畢那楂拉(拔哈)喇 雜尊者(原題第一賓度羅跋 墮尊者)。第十三為巴納塔嘎尊者(原題第十半托迦尊者)。第十四為納阿噶塞納尊者(原題第十四那伽犀那尊者)。第十五為鍋巴嘎尊者(原題第九戒博迦尊者)。第十六為阿必達尊者(原題第四難提密多羅慶友尊者)。伏讀御跋,雲唐貫休畫十六應真像,見《宣和畫譜》,自廣明至今垂千年,流傳浙中,供藏于錢塘聖因寺。乾隆丁丑仲春南巡,駐西湖行宮,詣寺瞻禮,因一展觀,信奇筆也,第尊者名號,沿譯經之舊,未合梵夾本音,其名次前後,亦與章嘉國師據梵經所定互異,爰以今定《同文韻統》合音字並位次注于原署標識之下雲雲。時僧明水復為敬謹勒石,余于客秋游西湖,始從寺僧乞得拓紙一副,歸而敬述之如此。


如果你對浪跡續談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浪跡續談》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