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王總戎

類別︰子部 作者︰清•梁恭辰 書名︰北東園筆錄續編

    道光辛丑(1841),英夷滋擾江浙,家大人以江甦巡撫兼權總督,篆務帶兵赴上海防堵。時提督陳忠愍公(化成)駐吳淞口,徐州鎮總兵王某駐上海城外。王,蜀人,軀干英偉,談論曉暢,下榻城外天後宮樓上,日手拼闢百金方誦之,略能通貫,家大人頗優待之。既思吳淞口岸直達寶山,綿亙數十里,兵將稍單,而城中呼應較靈,兼可控制城外,擬調王總戎移駐吳淞,與陳提戎成犄角之勢,較可放心。曾乘間以此探王意,王謂一動不如一靜。家大人復以己意馳往吳淞,與陳熟商,陳亦不以為然,似言多此一人亦無甚關系者。未幾,而家大人即卸督篆回甦,遂听之。逾數月,夷船陷寶山,直駛吳淞,陳提戎以孤立無援,血戰而亡,而上海亦陷。時王總戎已挾所部兵遁松江郡城,即以暴病卒。有參劾其坐視上海之破,不出一兵不發一矢者,旋奉嚴旨。以既伏冥誅,盡革去生前官職,並飭查其子孫有功名者,盡行革退。無功名者,一概不準應考出仕。江南軍民快之。時家大人已引疾歸里,于邸報中悉其事,瞿然曰︰陳忠愍可謂知人矣。按湖南羅提戎(思舉)亦蜀人,臨陣不避槍炮,所服戰袍為鉛丸火燒圓孔無數,然卒不死。嘗雲︰自顧何人,官爵至此,若得死于疆場,則受恩當更渥,苦我無此福分耳。以不能死于兵為無福,洵忠勇之言也。相傳戰陣之間巧于避死者,往往即死。屹然不畏死者,往往不死。合王總戎、羅提戎並論之,可以勸矣。


如果你對北東園筆錄續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北東園筆錄續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