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脫舄

類別︰子部 作者︰清•福格 書名︰听雨叢談

    本朝無脫舄之制,是以京師人靴底最潔,俾趺坐而不致污染衣簟。南方人不甚留意于靴舄者,蓋往古坐必屈膝于後,故有脫舄之制。今惟朝鮮國及西域回部,仍存此禮。《禮》雲︰“侍于長者,屨不上堂。解屨不敢當階,就屨,跪而舉之,屏于側。”注︰屨賤,空則不敢陳于尊者之側。長者在堂,則脫于階下;在室,則上堂而不入室也。故古人講學之庭,戶外屨恆滿。漢魏以後,朝祭則跣舄,惟蕭何劍履上殿。歷朝南郊之禮,皇帝在南階脫屨,升堂入廟脫舄,升殿亦脫舄。《夢余錄》雲,明季郊廟議言前朝一日,有司以席藉地,設御幕于壇東南門外。祭日,大駕臨壇,入幕次,脫舄升壇。執事陪祀官皆脫舄外次,升,跣舄就位。又考古婦人朝見中宮,亦跣舄脫舄,且布席為脫舄之地。是男女朝廟而不跣舄,自本朝而始也。

    按《日知錄》言,古人之蔑,大抵以皮為之。《春秋左氏傳》注曰︰古者臣見君解蔑。又曰︰吳賀邵美容止,坐常著蔑,希見其足。是古人不但脫舄,而且赤足矣。今南方人雖喜赤足,斷無盛服解蔑之禮。向閱《琉球記事》,知其冠裳燕集,亦皆赤足曳屨,殊覺鄙陋。由是觀之,中國之初,亦猶是也。蔑字偏旁從革,所言以皮為之,固近似也。


如果你對听雨叢談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听雨叢談》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