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紀列聖御世諸大政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康祺 書名︰郎潛紀聞二筆

    平江李元度編次《國朝先正事略》,搜羅宏富,其業偉矣。頃讀其文集《國朝先正事略自序》,發皇祖德,揚詡神功,薈最列聖御世諸大政,提綱舉要,以類相從,足為研討掌故者之一助,敬節錄之。“三代下得天下者,以漢、明為正,然亭長也、僧也,于前代究有君臣之誼。我朝龍興東土,與前明為敵國,明運告終,中原無主,吳三桂迎請入關定鼎。葬莊烈帝以禮,令臣民服喪三日,于揖讓征誅外,別開一局。得國之正,此其一。聖祖御宇六十一年,高祖御宇六十年,為太上皇又四年,各以一朝,梁、唐、晉、漢、周五代而復過之,自殷中宗後,無能企及者。享國之永,此其一。中國既大一統,又合以東三省、內外蒙古、前後藏,及雍正中滇、黔、川、楚、粵改土歸流諸郡縣,乾隆中,復蕩平準部、回部,拓土二萬里,為開闢以來所創見。疆圉之廣,此其一。國初平大小金川,平台灣,平西藏,平新疆;其在內地則平甘回,平湖、貴苗,平川、楚教匪,平粵寇、捻寇及黔之苗匪、教匪,滇及陝之回匪,皆若炳炎火以燎枯蓬。武功之盛,此其一。自康熙三十年至乾隆六十年,詔普免天下錢糧凡八次,蠲免七省漕糧凡二次,其余因恩詔、因軍務、因水旱偏災,蠲豁民欠者,不可以億兆京垓計。蠲恤之優,此其一。康熙中減地丁銀四十萬,雍正初減甦松一道地丁銀四十五萬,南昌一道地丁銀十七萬,乾隆二年減江浙地丁銀二十萬,同治四年減江南地丁銀三十萬。舉南宋前明之苛政,以次除之。減賦之仁,此其一。自古有了即有役,康熙五十二年特詔︰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四年詔︰攤丁于地,別無力役之征。宮中有大工役,發帑雇工,給佣值如平人。乾隆十一年,停婦女編審;二十七年,並停編審,民間益相安于無事。力役之寬,此其一。功令,死刑分二等︰曰情實,曰緩決,又有雖情實而不勾決者。勾囚之日,皇帝賜大學士坐,一一商榷之,講官科道侍。先時,繇部核定爰書,加以九卿會議,法司簽商。蓋自有司定讞,至予勾決,更心目以數十計。凡肉刑及夷三族、廷杖、下鎮撫司獄、妻女發樂籍諸條,一概革除。刑獄之平,此其一。自古宦官、女禍,至漢唐而極。漢之十常侍,唐之門生天子,明之九千歲,及呂、武、韋諸後覆轍,不可枚數。我朝宮闈肅穆,內官不過六品,斜封、墨敕諸敝政,一掃而空之。家法之善,此其一。前代人主,率耽安逸,明神宗二十八年不見大臣。我朝列聖宵衣旰食,無日不召見臣工,文自知縣,武自守備以上,一一寓目,雖在萬里外,縴悉必聞。政治之勤,此其一。凡興朝于勝國諸忠義,多仇視之,國初甫入關,即褒恤崇禎殉難諸臣,欽定《通鑒輯覽》,命附紀唐、桂二王事跡;欽定《勝國殉節諸臣錄》,凡明季抗王師殉節,及建文朝殉難諸忠,並予專謚、通謚,所以維萬世綱常也。忠義之崇,此其一。凡降將宣力興朝,殷士裸將周京,皆締造時所不廢,然臣節當為之坊,乾隆中,特命國史館編立《明季貳臣傳》,得謚者追奪之,雖有功不貸;又命《貳臣傳》分甲、乙二編,俾人品仍有區別,以示萬世之公。袞鉞之嚴,此其一。至若聖學淵深,天章美富,聖祖御制詩文集百七十六卷,世宗御制詩文集三十卷,朱批諭旨三百六十卷,高宗御制詩文集五百余卷,合詩文四萬二千余篇,古今儒生,窮年著述,無希其萬一者。仁宗、宣宗、文宗聖制奎章,後先輝映,並能超軼三五。御集之富,此其一。經史子集各門,皆有列聖欽定之書,發凡起例,悉衷聖訓。至四庫館啟,存書三千四百六十種,計七萬五千八百五十四卷,建七閣儲之,以嘉惠士林,為《中經新簿》所未有。右文之化,此其一。”(按︰李氏此作,可謂煌煌大文,昔曾文正保折稱其下筆千言,有兼人之才,非阿好也。)


如果你對郎潛紀聞二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郎潛紀聞二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