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崔浩論諸葛武侯

類別︰子部 作者︰清•方浚師 書名︰蕉軒隨錄

    毛修之入魏後,官位居崔浩之次。浩以其中國舊門,雖學不博洽,而猶涉獵書傳,每推重之,與共論說。言次遂及陳壽《三國志》有良史之風,其所著述,文義典正,皆揚于王廷之言,微而顯,婉而成章,班史以來無及壽者。修之曰︰“昔在蜀中,聞長老言,壽曾為諸葛亮門下書佐,被撻百下,故其論武侯雲‘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浩乃與論曰︰“承祚之評亮,乃有故義過美之譽,案其跡也,不為負之,非挾恨之矣。何以雲然?夫亮之相劉備,當九州鼎沸之會,英雄奮發之時,君臣相得,魚水為喻,而不能與曹氏爭天下,委棄荊州,退入巴、蜀,誘奪劉璋,偽連孫氏,守窮區之地,僭號邊夷之間。此策之下者,可與趙他為偶,而以為管、蕭之亞匹,不亦過乎?謂壽貶亮非為失實。且亮既據蜀,恃山之固,不達時宜,弗量勢力。嚴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負能,高自矯舉。欲以邊夷之眾,抗衡上國。出兵隴右,再攻祁山,一攻陳倉,疏遲失會,摧衄而反。後入秦川,不復攻城,更求野戰。魏人知其意,閉壘堅守,以不戰屈之。知窮勢盡,憤結攻中,發病而死。由是言之,豈合古之善將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者乎?”修之謂浩言為然。浚師按︰武侯功業,震古鑠今。浩何人斯?乃敢肆意污蔑!國書事發,宜其身陷刑戮,姻戚悉被誅夷也。趙氏維寰《讀史快編》節錄修之數語,末添“浩不以為然”,誤甚。


如果你對蕉軒隨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蕉軒隨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