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熊襄愍死事異聞

類別︰子部 作者︰清•李岳瑞 書名︰悔逸齋筆乘

    東莞袁督師之冤死,由清太宗用間,其事人人知之。讀會稽泰顓先生大來《稱陽雜錄》,乃知熊襄愍之死,亦魏閹受清賂所為。蓋襄愍下獄,先生之族父字集公者,方有錦衣經歷,故知之甚確也。雲襄愍下獄後,日以囊布系頸,向空而拜。提牢官詢其故,則曰︰“囊中貯謝恩表,故望闕百拜,冀上達天听也。”提牢官曰︰“囚安得復上表?”襄愍曰︰“此趙高語也。”臨刑日,夜半取以出,曰︰“有旨處決。”曰︰“已知之,”顏色陽陽如平常。至刑部堂上,為設酒食,不食。火炬中擁之行,至西市戮之,聲如斫木革然。再視之,乃獄中所枕長枕也,而襄愍已不知所在矣。監刑者皇急無措,急詣魏閹言之。忠賢憮然曰︰“吾曩聞此公有異術,尚未之信,今果然。然斷不可聲言,事泄將何以對東國?”急取獄囚貌似者戮之,而傳首九邊。又蕭山範蘅洲先生《古趣亭集》中,有《碧波潭馬氏夫婦雙修記》一篇,中有引泰顓先生語,謂康熙中,碧波潭庵僧某,一日告馬將赴海寧謁經略。碧波距海寧二百里而遙,僧平旦啟行,及暮歸,日猶未落,往返已四百余矣。馬疑其妄,檢行橐,則有經略手書及海寧土物數事在焉,乃知僧果異人,聆其言,乃熊襄愍部將者也。按︰襄愍以枕代死事,《鮚崎亭集》亦載之,然與此略有異同,某僧事則知之者綦鮮,故亟錄之。蘅洲,西河檢討弟子也。


如果你對悔逸齋筆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悔逸齋筆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