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德至清遠有三峽,一曰中宿,一曰大廟,一曰湞陽。大廟介二峽之間,尤險狹,故尉佗築萬人城于此。漢楊僕先陷尋陝。姚氏雲︰尋陝在始興三百里,地近連口,即此。然其險,蓋與蜀異,蜀三峽其險在灘,粵三峽其險在峽。自皋石山而下,危巒峻 ,為鐵步障,為玉屏,凡數百里不斷。其在中宿者,有南北二禺。南禺峰三十有六,北禺少其四。峰峰相抱,一水縈回,而出水如環肉,北禺為之好,而北禺之山且憩,南禺之山且行。行而南,以東至廣州為白雲諸峰,又東至海上為羅浮。其憩者聳而為峰,兩兩壁合, 銳絕特,望之若攢玉插天。
其下蒼磴屈盤,箐叢茂密,臨危飛石,與古木互相撐拒,往往有崩陷之患。蓋粵山之第一險。南禺路陡絕,挽舟者率從北禺,衣鉤笮 ,乍卻乍前。至湞陽,路益緊束,彼此繩索相牽,騰藉而上。踝血沾溉利石,往往至劇。陳岩野先生詩雲︰“雙峰若人立,舉手相攀摘。步障四十里,愷崇勢均敵。磴道雖新鑿,猿猱苦絕壁。往年胃牽夫,山鬼至今嗅。”其險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