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孝宣皇帝,武帝曾孫,戾太子孫也。太子納史良娣,生史皇孫。皇孫納王夫
人,生宣帝,號曰皇曾孫。生數月,遭巫蠱事,太子、良娣、皇孫、王夫人皆遇
害。語在《太子傳》。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系郡邸獄。而邴吉為廷尉監,治巫
蠱于郡邸,憐曾孫之亡辜,使女徒復作淮陽趙征卿、渭城胡組更乳養,私給衣食,
視遇甚有恩。
巫蠱事連歲不決。至後元二年,武帝疾,往來長楊、五柞宮,望氣者言長安
獄中有天子氣,上遣使者分條中都官獄系者,輕、重皆殺之。內謁者令郭穰夜至
郡邸獄,吉拒閉,使者不得入,曾孫賴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載曾孫送祖母史
良娣家。語在吉及外戚《傳》。
後有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時掖庭令張賀嘗事戾太子,思顧舊恩,哀曾
孫,奉養甚謹,以私錢供給教書。既壯,為取暴室嗇夫許廣漢女。曾孫因依倚廣
漢兄弟及祖母家史氏。受《詩》于東海褐形蹋 暮醚⑶ 灰 燦蝸潰 芳 br />
走馬,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數上下諸陵,周遍三輔,常困于蓮勺鹵中。尤
樂杜、 之間,率常在下杜。時會朝請,舍長安尚冠里,身足下有毛,臥居數有
光耀。每買餅,所從買家輒大讎,亦以是自怪。
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毋嗣。大將軍霍光請皇後征昌邑王。六月丙寅,王
受皇帝璽、綬,尊皇後曰皇太後。癸已,光奏王賀淫亂,請廢。語在賀及光《傳》。
秋七月,光奏議曰︰“禮,人道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擇支
子孫賢者為嗣。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有詔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
《論語》、《孝經》,操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後,奉承祖宗,子
萬姓。”奏可。遣宗正德至曾孫尚冠里舍,洗沐,賜御府衣。太僕以 獵車奉
迎曾孫,就齊宗正府。庚申,入未央宮,見皇太後,封為陽武侯。已而群臣奉上
璽、綬,即皇帝位,謁高廟。
八月己巳,丞相敞薨。
九月,大赦天下。
十一月壬子,立皇後許氏。賜諸侯王以下金錢,至吏、民鰥、寡、孤、獨各
有差。皇太後歸長樂宮。長樂宮初置屯衛。
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國吏、民訾百萬以上徙平陵。遣使者持節詔郡國二千
石謹牧養民而風德化。
大將軍光稽首歸政,上謙讓委任焉。論定策功,益封大將軍光萬七千戶,車
騎將軍光祿勛富平侯安世萬戶。詔曰︰“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職,與大將軍
光、車騎將軍安世建議定策,以安宗廟,功賞未加而甍。其益封敞嗣子忠及丞相
陽平侯義、度遼將軍平陵侯明友、前將軍龍雒侯增、太僕建平侯延年、太常蒲伺
昌、諫大夫宜春侯譚、當涂侯平、杜侯屠耆堂、長信少府關內侯勝邑戶各有差。
封御史大夫廣明為昌水侯,後將軍充國為營平侯,大司農延年為陽城侯,少府樂
成為爰氏侯,光祿大夫遷為平丘侯。賜右扶風德、典屬國武、廷尉光、宗正德、
大鴻臚賢、詹事畸、光祿大夫吉、京輔都尉廣漢爵皆關內侯。德、武食邑。”
夏四月庚午,地震。詔內郡國舉文學高第各一人。
五月,鳳皇集膠東、千乘。赦天下。賜吏二千石、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
吏、六百石爵,各有差,自左更至五大夫。賜天下人爵各一級,孝者二級,女子
百戶牛、酒。租稅勿收。
六月,詔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號謚、歲時祠。其議謚,置園邑。”語
在《太子傳》。
秋七月,詔立燕剌王太子建為廣陽王,立廣陵王胥少子弘為高密王。
二年春,以水衡錢為平陵,徙民起第宅。
大司農陽城侯田延年有罪,自殺。
夏五月,詔曰︰“朕以眇身奉承祖宗,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履仁義,選明將,
討不服,匈奴遠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蠻鄉風,款塞來享;建太學,修
郊祀,定正朔,協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應,寶鼎出,白麟獲。功德茂盛,
不能盡宣,而廟樂未稱,其議奏。”有司奏請宜加尊號。
六月庚午,尊孝武廟為世宗廟,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
子世世獻。武帝巡狩所幸之郡國,皆立廟。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匈奴數侵邊,又西伐烏孫。烏孫昆彌及公主因國使者上書,言昆彌願發國精
兵擊匈奴,唯天子哀憐,出兵以救公主。
秋,大發興調關東輕車銳卒,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御史
大夫田廣明為祁連將軍,後將軍趙充國為蒲類將軍,雲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
及度遼將軍範明友、前將軍韓增,凡五將軍,兵十五萬騎,校尉常惠持節護烏孫
兵,咸擊匈奴。
三年春正月癸亥,皇後許氏崩。戊辰,五將軍師發長安。
夏五月,軍罷。祁連將軍廣明、虎牙將軍順有罪,下有司,皆自殺。校尉常
惠將烏孫兵入匈怒右地,大克獲,封列侯。
大旱,郡國傷旱甚者,民毋出租賦。三輔民就賤者,且毋收事,盡四年。
六月已丑,丞相義薨。
四年春正月,詔曰︰“蓋聞農者興德之本也,今歲不登,已遣使者振貸困乏。
其令太官損膳省宰,樂府減樂人,使歸就農業。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書入谷,
輸長安倉,助貸貧民。民以車船載谷入關者,得毋用傳。”
三月乙卯,立皇後霍氏。賜丞相以下至郎吏從官金、錢、帛各有差。赦天下。
夏四月壬寅,郡國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詔曰︰“蓋災異者,天地之戒
也。朕承洪業,奉宗廟,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瑯邪,壞
祖宗廟,朕甚懼焉。丞相、御史其與列侯、中二千石博問經學之士,有以應變,
輔朕之不逮,毋有所諱。令三輔、太常、內郡國舉賢良方正各一人。律令有可蠲
除以安百姓,條奏。被地震壞敗甚者,勿收租賦。”大赦天下。上以宗廟墮,素
服,避正殿五日。
五月,鳳皇集北海安丘、淳于。
秋,廣川王吉有罪,廢遷上庸,自殺。
地節元年春正月,有星孛于西方。
三月,假郡國貧民田。
夏六月,詔曰︰“蓋聞堯親九族,以和萬國。朕蒙遺德,奉承聖業,惟念宗
室屬未盡而以罪絕,若有賢材,改行勸善,其復屬,使得自新。”
冬十一月,楚王延壽謀反,自殺。
十二月癸亥晦,日有蝕之。
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馬大將軍光薨。詔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宿衛孝
武皇帝三十余年,輔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難,躬秉義,率三公、諸侯、九卿、
大夫定萬世策,以安宗廟。天下蒸庶,咸以康寧,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復其後
世,疇其爵邑,世世毋有所與。功如蕭相國。”
夏四月,鳳皇集魯,群鳥從之。大赦天下。
五月,光祿大夫平丘侯王遷有罪,下獄死。
上始親政事,又思報大將軍功德,乃復使樂平侯山領尚書事,而令群臣得奏
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試功能。
侍中尚書功勞當遷及有異善,厚加賞賜,至于子孫,終不改易。樞機周密,品式
備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三年春三月,詔曰︰“蓋聞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唐、虞猶不能以化天下。
今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佔八萬余口,治有異等,其秩成中二千石,賜爵關
內侯。”
又曰︰“鰥、寡、孤、獨、高年、貧困之民,朕所憐也。前下詔假公田,貸
種、食。其加賜鰥、寡、孤、獨、高年帛。二千石嚴教吏謹視遇,毋令失職。”
令國郡國舉賢良方正可親民者。
夏四月戊申,立皇太子,大赦天下。賜御史大夫爵關內侯,中二千石爵右庶
長。天下當為父後者爵一級。賜廣陵王黃金千斤,諸侯王十五人黃金各百斤,列
侯在國者八十七人黃金各二十斤。
冬十月,詔曰︰“乃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懼焉。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
正直言極諫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諱有司。朕既不德,不能附遠,是以邊境屯戍
未息。今復飭兵重屯,久勞百姓,非所以綏天下也。其罷車騎將軍、右將軍屯兵。”
又詔︰“池崇未御幸者,假與貧民。郡國宮、館,勿復修治。流民還歸者,假公
田,貸種、食,且勿算事。”
十一月,詔曰︰“朕既不逮,導民不明,反側晨興,念慮萬方,不忘元元。
唯恐羞先帝聖德,故並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歷載臻茲,然而俗化闕焉。傳曰︰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其令郡國舉孝、弟有行義聞于鄉里者各一人。”
十二月,初置廷尉平四人,秩六百石。
省文山郡,並蜀。
四年春二月,封外祖母為博平君,故 侯蕭何曾孫建世為侯。
詔曰︰“導民以孝,是天下順。今百姓或遭衰 凶災,而吏徭事使不得葬,
傷孝子之心,朕甚憐之。自今,諸有大父母、父母喪者勿徭事,使得收斂送終,
盡其子道。”
夏五月,詔曰︰“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
誠愛結于心,仁厚之至也,豈能違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
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
立廣川惠王孫文為廣川王。
秋七月,大司馬霍禹謀反。詔曰︰“乃者,東織室令史張赦使魏郡豪李竟報
冠陽侯霍雲謀為大逆,朕以大將軍故,抑而不揚,冀其自新。今大司馬博陸侯禹
與母宣成侯夫人顯及從昆弟冠陽侯雲、樂平侯山、諸姊妹婿度遼將軍範明友、長
信少府鄧廣漢、中郎將任勝、騎都尉趙平、長安男子馮殷等謀為大逆。顯前又使
女侍醫淳于衍進藥殺共哀後,謀毒太子,欲危宗廟。逆亂不道,咸伏其辜。諸為
霍氏所詿誤未發覺在吏者,皆赦除之。”
八月已酉,皇後霍氏廢。
九月,詔曰︰“朕惟百姓失職不贍,遣使者循行郡國問民所疾苦。吏或營私
煩擾,不顧厥咎,朕甚閔之。今年郡國頗被水災,已振貸。鹽,民之食,而賈咸
貴,眾庶重困。其減天下鹽賈。”
又曰︰“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此先帝之所重,而吏未稱。今系
者或以掠辜若饑寒瘐死獄中,何用心逆人道也!朕甚痛之。其令郡國歲上系囚以
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縣、爵、里,丞相、御史課殿最以聞。”
十二月,清河王年有罪,廢遷房陵。
元康元年春,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徙丞相、將軍、列侯、
吏二千石、訾百萬者杜陵。
三月,詔曰︰“乃者鳳皇集泰山、陳留,甘露降未央宮。朕未能章先帝休烈,
協寧百姓,承天順地,調序四時,獲蒙嘉瑞,賜茲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驕色,
內省匪解,永惟罔極。《書》不雲乎?‘鳳皇來儀,庶尹允諧。’其赦天下徒,
賜勤事吏中二千石以下至六百石爵,自中郎吏至五大夫,佐史以上二級,民一級,
女子百戶牛、酒。加賜鰥、寡、孤、獨、三老、孝弟、力田帛。所振貸勿收。”
夏五月,立皇考廟。益奉明園戶為奉明縣。
復高皇帝功臣絳侯周勃等百三十六人家子孫,令奉祭祀,世世勿絕。其毋嗣
者,復其次。
秋八月,詔曰︰“朕不明六藝,郁于大道,是以陰陽風雨未時。其博舉吏民,
厥身修正,通文學,明于先王之術,宣究其意者,各二人,中二千石各一人。”
冬,置建章衛尉。
二年春正月,詔曰︰“《書》雲‘文王作罰,刑茲無赦’,今吏修身奉法,
未有能稱朕意,朕甚愍焉。其赦天下,與士大夫厲精更始。”
二月乙丑,立皇後王氏。賜丞相以下至郎從官錢、帛各有差。
三月,以鳳皇、甘露降集,賜天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
寡、孤、獨、高年帛。
夏五月,詔曰︰“獄者,萬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養育群生也。能使生者
不怨,死者不恨,則可謂文吏矣。今則不然,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貳端,深淺不
平,增辭飾非,以成其罪。奏不如實,上亦亡由知。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稱,四
方黎民將何仰哉!二千石各察官屬,勿用此人。吏務平法。或擅興徭役,飾廚、
傳,稱過使客,越職逾法,以取名譽,譬猶踐薄冰以待白日,豈不殆哉!今天下
頗被疾疫之災,朕甚愍之。其令郡國被災甚者,毋出今年租賦。”
又曰︰“聞古天子之名,難知而易諱也。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甚
憐之。其更諱詢。諸觸諱在令前者,赦之。”
冬,京兆尹趙廣漢有罪,要斬。
三年春,以神爵數集泰山,賜諸侯王、丞相、將軍、列侯二千石金,郎從官
帛,各有差。賜天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
年帛。
三月,詔曰︰“蓋聞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粲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賀
為海昏侯。”
又曰︰“朕微眇時,御史大夫丙吉,中郎將史曾、史玄、長樂衛尉許舜、侍
中光祿大夫許延壽皆與朕有舊恩。及故掖庭令張賀輔導朕躬,修文學經術,恩惠
卓異,厥功茂焉。《詩》不雲乎?‘無德不報。’封賀所子弟子侍中中郎將彭祖
為陽都侯,追賜賀謚曰陽都哀侯。吉、曾、玄、舜、延壽皆為列侯。故人下至郡
邸獄復作嘗有阿保之功,皆受官祿、田宅、財物,各以恩深淺報之。”
夏六月,詔曰︰“前年夏,神爵集雍。今春,五色鳥以萬數飛過屬縣,翱翔
而舞,欲集未下。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巢探卵,彈射飛鳥。具為令。”
立皇子欽為淮陽王。
四年春正月,詔曰︰“朕惟耆老之人,發齒墮落,血氣衰微,亦亡暴虐之心,
今或罹文法,拘執囹圄,不終天命,朕甚憐之。自今以來,諸年八十以上,非誣
告、殺傷人,佗皆勿坐。”
遣太中大夫強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問鰥、寡,覽觀風俗,察吏治得失,舉
茂材異倫之士。
二月,河東霍徵史等謀反,誅。
三月,詔曰︰“乃者,神爵五采以萬數集長樂、未央、北宮、高寢、甘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