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慎大覽第三 順說

類別︰子部 作者︰呂不韋 書名︰呂氏春秋

    【原文】

    五曰︰善說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為力,因其來而與來,因其往而與往,不設形象,與生與長,而言之與響,與盛與衰,以之所歸。力雖多,材雖勁,以制其命。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惠盎見宋康王,康王蹀足謦咳,疾言曰︰“寡人之所說者,勇有力也,不說為仁義者。客將何以教寡人?”惠盎對曰︰“臣有道於此;使人雖勇,刺之不入;雖有力,擊之弗中。大王獨無意邪?”王曰︰“善!此寡人所欲聞也。”惠盎曰︰“夫刺之不入,擊之不中,此猶辱也。臣有道於此︰使人雖有勇,弗敢刺,雖有力,不敢擊。大王獨無意邪?”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知也。”惠盎曰︰“夫不敢刺,不敢擊,非無其志也。臣有道於此︰使人本無其志也。大王獨無意邪?”王曰︰ “善!此寡人之所願也。”惠盎曰︰“夫無其志也,未有愛利之心也。臣有道於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歡然皆欲愛利之。此其賢於勇有力也,居四累之上。大王獨無意邪?”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惠盎對曰︰“孔、墨是也。孔丘、墨翟,無地為君,無官為長。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頸舉踵,而願安利之。今大王,萬乘之主也,誠有其志,則四境之內皆得其利矣,其賢於孔、墨也遠矣。”宋王無以應。惠盎趨而出,宋王謂左右曰︰“辨矣!客之以說服寡人也。”宋王,俗主也,而心猶可服,因矣。因則貧賤可以勝富貴矣,小弱可以制強大矣。田贊衣補衣而見荊王,荊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惡也!”田贊對曰︰“衣又有惡於此者也。”荊王曰︰“可得而聞乎?”對曰︰“甲惡於此。”王曰︰“何謂也?” 對曰︰“冬日則寒,夏日則暑,衣無惡乎甲者。贊也貧,故衣惡也。今大王,萬乘之主也,富貴無敵,而好衣民以甲,臣弗得也。意者為其義邪?甲之事,兵之事也,刈人之頸,刳人之腹,隳人之城郭,刑人之父子也。其名又甚不榮。意者為其實邪?苟慮害人,人亦必慮害之;苟慮危人,人亦必慮危之。其實人則甚不安。之二者,臣為大王無取焉。”荊王無以應。說雖未大行,田贊可謂能立其方矣。若夫偃息之義,則未之識也。管子得於魯,魯束縛而檻之,使役人載而送之齊,皆謳歌而引。管子恐魯之止而殺己也,欲速至齊,因謂役人曰︰“我為汝唱,汝為我和。”其所唱適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子可謂能因矣。役人得其所欲,己亦得其所欲,以此術也。是用萬乘之國,其霸猶少,桓公則難與往也。

    【譯文】

    善于勸說的人像靈巧的人一樣,借別人的力量把它作為自己的己的力量,順著他的來勢加出引導,順著他的去勢加以推動,絲毫不露形跡,隨著他的出現、發展而出現、發展,如同言語與回聲一樣相隨。隨著他的興盛而興盛,隨著他的衰微而衰微,以便因勢利導,達到自己的目的。盡管他的力量很大,才能很強,也能控制他的命運。順著風呼叫,聲音並沒有加大,可是能從遠處听到,登上高處觀望,眼楮並沒有更亮,然而可以看刊遠處。這是因為所憑借的東西有利啊。

    惠盎謁見宋康王,康王跺著腳,咳嗽著,大聲說;“我所喜歡的是勇武有力的人,不喜歡行仁義的人。客人將有何見教啊?”惠盎回答說︰“我有這樣的道術︰使人雖然勇武,卻刺不進您的身體,雖然有力,卻擊不中您。大王您難道無意于這種道術嗎?”康王說;“好,這是我想要听的。”惠盎說;“雖然刺不進您的身體,擊不中您,但您還是受辱了。我有這樣的道術︰使人雖然勇武卻不敢刺您,雖然有力卻不敢擊您。大王您難道無意于這種道術嗎?”康王說︰“好,這是我想知道的。”惠盎說︰“那些人雖然不敢刺,不敢擊,並不是投有這樣的想法啊。我有這樣的道術。使人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想法。大王您難道無意于這種道術嗎?”康王說︰“好,這是我所希望的。”惠盎說︰“那些人雖然沒有這樣的想法,卻還沒有愛您使您有利的心。我有這樣的道術;使天下的男子女子都愉快地愛您使您有利。這就勝過了勇武有力,居于上面說到的四種有害行為之上了。大王您難道無意于這種逋術嗎?”康王說︰“這是我想要得到的。”惠盎同答說︰“孔丘、墨翟的品德就能這樣。孔丘、墨翟,他們沒有領士,但卻能象當君主一樣得到尊榮;他們沒有官職,但卻能象當官長一樣受到尊敬。天下的男子女子沒有誰不伸長脖子、抬起腳跟盼望他們,希望他們平安順利。現在大王您是擁有萬輛兵車大國的君主,如果真有這樣的志向,那麼西方邊境之內就都能得到您的利益了,百姓對您的愛戴就能遠遠超過孔丘、墨翟了。”宋王無話來回答。惠盎快步走了出去,宋王對身邊的人說︰“很善辯啊,客人用言論說服了我。”宋王是個平庸的君主,可是他的心還是可以說服,這是因為惠盎能困勢利導。能因勢利導,那麼貧賤的就可以勝過富貴的,弱小盼就可以制服強大的了。

    田贊穿著破舊衣服擊見楚王,楚王說︰“先生您的衣服怎麼這麼破舊呢?”田贊回答說︰“衣眼還有比這更壞的呢?”楚王說︰“可以讓我听听嗎?”田贊回答說;“鎧甲比這更壞。”楚王說;“這是什麼意思呢?”田贊回答說︰“冬天穿上冷,夏天穿上熱,衣服沒有比鎧甲更壞的了。我很貧困,所以穿的衣服很壞。現在大王您是大國的君主,富貴無比,卻喜歡拿鎧甲讓人們穿,我不贊成這樣。或許這是為了行仁義嗎?鎧甲的事,是有關戰爭的事啊,是砍斷人家的脖子,挖空人家的肚子,毀壞凡家的城池,殺死人家的父子的事啊。那名聲又很不榮耀。或許這是為了得到實際利益嗎?如果謀劃損害別人,別人也必定謀劃損害自己;如果謀劃讓別人遭到危險,別人也必定謀劃讓自己遭到危險,其實變很不安全。這兩種情況,我認為大王您還是不要選擇。”楚王無話來回答。主張雖然沒有廣泛實行,田贊可以說是能夠樹立自己的豐張了。至于段干木隱居不仕而使魏國安全,那田贊還達不到這種地步。

    管仲在魯國被捉住,魯國捆起他把他裝在囚籠里,派差役用車載著把他送到齊國。差役全都唱著歌拉車。管仲擔心魯國留下並且殺死自己,想趕快到達齊國,于是就對差役們說;“我給你們領唱,然後你們應和我。”他唱的歌節拍正好適合快走,差役們不覺得疲倦,因而走路走得很快。管仲可以說是能利用差役唱歌了,差役滿足了自己的希望,管仲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是因為使用了這個方法啊。用這個方法治理擁有萬兵車的大國,成就霸業尚且不止,只不過齊桓公這個人難以輔佐他成就王業罷了。


如果你對呂氏春秋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呂氏春秋》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