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今庶寶幢居士,長子不解世事,不問生產。寶幢遺以千金,三四年用盡。一日特買紙糊金銀錠數千,掘一坑埋之。每日清晨拜祝曰︰“變、變。”後視之,悉土矣。猶恨曰,沒福、沒福雲。
府學掌教周用齋汝礪,名進士也。秀才贄見積銀五十兩,傾十錠收之。一日取出,檢驗數少十兩,呼諸奴懲治。一長髯黠奴乃誑之曰︰“每錠五兩,五八四十,原止此數。”用齋惑其語,遂不復問。
秀才王楫,上元請用齋賞燈。次年上元日偶從書中見去年之帖,呼門子看轎︰“今日王秀才請賞燈。”門子明知其誤,遂造王處。王秀才只得具酒食飲之。
魏國公子徐桐岡者,家有合抱大柳樹一株。偶過鄰家,見樹影成陰。歸家遂伐其樹,曰︰“我家樹乃影落鄰家乎。”
王三槐新造一樓,將所乘駿馬牽上賞之。馬不肯下,鞭之不從,因縛其四蹄舁之下樓。
一極品貴人,目不識字,又不諳練。一日家宴,搬演鄭元和戲文。有丑角劉淮者,最能發笑感動人。演至殺五花馬賣來興保兒,來興保哭泣戀主。貴人呼至席前,滿斟酒一金杯賞之,且勸曰︰“汝主人既要賣你,不必苦苦戀他了。”來興保喏喏而退。此乃戲中之戲,夢中之夢也。貴人所以為貴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