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知遇

類別︰子部 作者︰明•鄭仲夔 書名︰耳新

    薦紳先生無熱腸者,苦門牆之過峻,不肯獎借後來。而號為憐才者,又多濫與無別,見似人者而喜。余意欲合李少府、謝宣城為一人。果其英邁不凡,不妨破格相遇,目為小友。苟非其類,直自臥百尺樓待之。不至,借少年以叢神。庶真才得以著稱,而贗品無繇緣附。國家人材,終賴之矣。

    余明府桂萼邑之上瀘人,為孝感令。首拔夏主政時亨于蚤歲。夏食貧,居無一廛。余特為擇配,更捐俸為置田宅焉。夏特肆力于學。未幾,余遷巴州守去,尋卒。越廿余載,夏始舉于鄉,入都門,遍跡余同鄉人,訪其宦後事,或告以乏嗣。且家世漸替,即悲感不已。夏聯舉進士。乃述余所以牧孝感、巴州善政,致諸當事,得兩祀名宦。又以余繼子與其弟之子力請于學使者,得補邑諸生時,謂余公知人能待人以國士。夏公不負所知,能為國士之報。

    丁已春,比部曹遠生先生以恤刑蒞郡。事竣,余持《清言》謁之。一見深相賞識,歡若平生。次日,即為余《清言》序。已而,時時進余相慰問。作書與友人論天下名士,品題精核,不下汝南月旦,而余亦在評次中。過蒙獎借,復捐俸錢為余刻書。臨別深用相勖,情溢乎辭,蓋知己之感,常耿耿余衷雲。先生名征庸,浙之平湖人,品望清真,文鋒茂峻,而恂恂有以自下,好善若不足,居然有古大臣風。


如果你對耳新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耳新》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