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元凡七人︰常熟施顯,太倉吳金弋,長州吳寬,吳縣王鏊,吳江趙寬,常熟瞿景淳,太倉王錫爵。
狀元凡六人︰吳縣施 ,長洲吳寬,昆山毛澄、朱希周、顧鼎臣,吳縣申時行。又山陽沈坤,原籍昆山,亦當為七人。
及第凡六人︰除會元二王、陸、瞿外,又有陳祭酒鑒、劉編修 。
內閣七人︰吳縣張學士益,徐華蓋有貞,王武英鏊,昆山顧武英鼎臣,常熟嚴武英訥,今吳縣中極申公時行,武英王公錫爵。
東閣掌誥敕二人︰吳公寬,吳公一鵬。
伯爵一人︰徐武功有貞。
太宰四人︰余公 氣,太子太保陸公完,太子少保周公用,太子太保嚴公訥。
一品十人︰太子太保陳公鎰,太子太保俞公士悅,武功伯徐公有貞,少傅王公鏊,少保陸公完,太子太傅毛公澄,少保顧公鼎臣,太子太保嚴公訥,少師今申公時行,太子太保王公錫爵。又常熟宗伯李公杰,郡城司寇劉公纓,正德中賜玉帶。
太子少保五人︰吳公一鵬,周公用,凌公雲翼,徐公學謨,袁公洪愈。
學士十五人︰張公益,劉公鉉,陳公鑒,李公杰,吳公寬,王公鏊,毛公澄,朱公希周,顧公鼎臣,陳公霽,嚴公訥,瞿公景淳,申公時行,王錫爵,徐公顯卿。實為光學者,毛、顧、嚴三人。
贈三公二人︰太傅王公鏊,太保顧公鼎臣。得謚者十八人︰劉文恭鉉,韓襄毅雍,陳僖敏鎰,李文安杰,王文恪鏊,吳文定寬,毛文簡澄,吳文端一鵬,朱恭靖希周,葉文莊盛,周康僖倫,顧文康鼎臣,魏恭簡校,周恭肅用,瞿文懿景淳,徐文敏縉,嚴文靖訥,陳簡肅瓚。
贈三孤三人︰少保陳公鎰,毛公澄,嚴公訥。
贈東宮一品五人︰太子太保李公杰,吳公一鵬,朱公希周,周公用,吳公寬。
尚書二十七人︰除已登內閣者不載外,吏部余 氣、陸完、周用,南吏部朱希周、袁洪愈、楊成,戶部滕思勉,禮部楊翥、吳寬、李杰、毛澄、吳一鵬、徐學謨,南兵部凌雲翼,刑部顧禮、俞士悅、周倫、吳山,南刑部吳洪、顧 、劉纓、錢邦彥,工部龔弘,南工部程宗、 、王世貞。
左都御史一人︰陳鎰。右都御史三人︰韓雍、盛應期及先君諱。
贈尚書四人︰禮部徐縉、瞿景淳,兵部先君子,工部王永和。
贈太子少保二人︰劉纓、周倫。
吾郡之盛未有如庚辰以至今日者,庚、辛間,申公時行居內閣,而徐公學謨長禮部,楊公成長南工部,凌公雲翼以兵書督漕,張公任以副都御史撫廣西。林下則大學士嚴公訥,尚書錢公邦彥、徐公 ,侍郎王公錫爵,而余忝南刑侍,凡十人。丙戌,申、王二公為大學士,徐顯卿為少宰,韓世能為禮部,趙用賢為右庶子、祭酒,劉 為左中允掌司經局,顧紹芳、徐應聘為翰林檢討。館閣凡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