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禮部 【笏囊佩袋】

類別︰子部 作者︰明•沈德符 書名︰萬歷野獲編

    古今制度,有一時創獲,其後循用不可變者,如前代之笏囊,與本朝之佩袋是也。凡大朝會時,百寮俱朝服佩玉,殿陛之間,聲韻甚美。嘉靖初年,世宗升殿,尚寶卿謝敏行,以故事捧寶逼近宸旒,其佩忽與上佩相糾結,賴中官始得解。敏行惶怖伏罪,上特宥之,命自今普用佩袋,以紅紗囊之。雖中外稱便,而廣除中清越之音減矣。惟郊天大禮,不敢用袋,登壇時惟太常侍儀進爵,中涓輩俱不得從,萬歷內戌年,今上南郊,寺臣董宏業所佩,忽為鼎耳所,上立待許久,始得成禮。然祠官之不袋,至今猶然,蓋敬天又特重雲。按郊天不使貂得侍,最合古禮。而今太廟祭祀,則大輩俱得法官祭服,在上左右。蓋起于中葉宦官恣橫時,非祖制也。又先朝太常卿,多以黃冠充之,如蔣守約、崔志端之屬,至列餃宗伯。

    亦以此輩嫻習科儀,進止合節,儒臣或倉惶失措耳。嘉靖以後,始除羽流,官止寺丞,專供駿奔。如董宏業即起家道士者,尚失禮至此,則不習者可知矣。又尚寶卿捧寶,為御前第一璽,其文曰︰“皇帝奉天之寶”,此高皇制也。今正殿正門,盡削“奉天”之名何居?


如果你對萬歷野獲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萬歷野獲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