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場帖括,蹈襲成風,即前輩名家垂世者,亦間有藍本,然未聞全場剿刻文,登高第者。惟近科乙未會試第二名,以《尚書》出鄒泗山太史之門,其卷為房師所賞,薦為榜首。終為《易》房陶石簣太史所壓,取會元去。鄒大以為恨,比出闈,則知眾嘩然,有言前場七藝,盡錄坊刻,自破承至結題,不易一字。坊間尋刻魁卷,亦不復改竄,其聲華亦頓減。
房師大覺無色,然猶為二甲傳臚,授禮部主事。在官四年,方將出為督學使者,一疾不起,其後辛丑會試,有一閩士,老于公車,翹捷善走,好談理學。其社友草為破題,謔之雲︰“腳轎夫之腳,心聖人之心。”一時戲語耳。是年首題為“畏聖人之言”,此君遂用以作破。然荒謬潦倒,僅完闈事,初無奢望,迨榜出,則已高標名字。乃知填榜時,一卷已甲者,當擬乙,會天漸明,不得細搜,隨意抽得此卷。臨胊馮少宰為正主考,見“心聖人之心”五字,大喜,以為奇絕,立命本房加批點評語,即以入彀。此其同里同年徐十洲侍郎為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