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節婦

類別︰子部 作者︰明•劉仕義 書名︰新知錄摘抄

    節婦石氏,印江處士石某之女,成化己丑年六月二十四日生,弘治庚戌歸宣。姑歐陽氏嚴重,石事之每可其意。好治麻 蠶繭,性僻質貞率,衣著五六載不易,幃困中華靡相尚,石獨以樸素處之,無恥色。弘治乙卯年宣卒,遺孤子二,長綻四歲,次族歲尚未周,家事窘迫,艱阻萬狀。或勸其嫁,泣曰︰“遺孤奈何?且死之日,何面目見君子于地下。”乃紡績以撫遺孤。嘉靖乙未,台史鯉湖王公按郡,旌以禮幣。是年七月十五日卒, 葬宣墓之右。歸宣氏二十二歲,宣卒之年二十七歲,孀居凡四十年,卒之日六十七歲。柏泉子曰︰“余他日讀《春秋》,見說春秋者,謂春秋常事不書,是矣。至于紀叔姬之卒與其葬,則亦疑若常事然,先師仲尼至備書其年月若日而弗遺。彼一國之君與其夫人若當時之公卿大夫,是何其名寵貴盛也?乃泯然或不少見于策書,心竊怪之。既思春秋之世,功利熾然,人心大壞,至于龍蛇戰野,玄黃易色,賣國弒君,弁髦名器。而秉節守義,乃獨見于一亡國無歸之婦人,仲尼安得不賢之,以為天下後世勸耶?乃余居今之世,得傳李節婦石氏,慨然長嘆為一泫然焉,誠不以富,亦祗以異。”蓋古今之同情如此。顧恨非其人,不能使節婦永有聞于後世如紀叔姬也。雖然,庸詎知世果無其人乎?感事悼時,廢書于邑。劉仕義曰︰《石李節婦傳》,滁州大司馬胡公松所傳也。予初弁,納婦沈氏,時嘉靖丙午,方十有九歲。逮庚戌遭變,以幼子鏡後母之妒,矢志不偶,曠居者十五年。諸先達以為芳年苦節,嘖嘖稱難。今讀《李節婦傳》,慨然有感焉。其刻勵之行,惟苦心者知之耳,因紀之以詩。詩曰︰“麟經特著紀姬名,見說滁陽毓蕙英。抗志冰霜成化石,甘心槁朽對孤檠。ハ帷每憶青春恨,罄室常持白發貞。四十年來如一日,傳芳應有漢更生。”


如果你對新知錄摘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新知錄摘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