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部 ○大山

類別︰子部 作者︰明•李漁 書名︰閑情偶寄

    【原文】

    山之小者易工,大者難好。予遨游一生,遍覽名園,從未見有盈畝累丈之山,能無補綴穿鑿之痕,遙望與真山無異者。猶之文章一道,結構全體難,敷陳零段易。唐宋八大家之文,全以氣魄勝人,不必句櫛字篦,一望而知為名作。以其先有成局,而後修飾詞華,故粗覽細觀同一致也。若夫間架未立,才自筆生,由前幅而生中幅,由中幅而生後幅,是謂以文作文,亦是水到渠成之妙境;然但可近視,不耐遠觀,遠觀則襞■縫紉之痕出矣。

    書畫之理亦然。名流墨跡,懸在中堂,隔尋丈而觀之,不知何者為山,何者為水,何處是亭台樹木,即字之筆畫杳不能辨,而只覽全幅規模,便足令人稱許。何也?氣魄勝人,而全體章法之不謬也。

    至于累石成山之法,大半皆無成局,猶之以文作文,逐段滋生者耳。名手亦然,矧庸匠乎?然則欲累巨石者,將如何而可?必俟唐宋諸大家復出,以八斗才人,變為五丁力士,而後可使運斤乎?抑分一座大山為數十座小山,窮年俯視,以藏其拙乎?曰︰不難。用以土代石之法,既減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混假山于真山之中,使人不能辨者,其法莫妙于此。

    累高廣之山,全用碎石,則如百衲僧衣,求一無縫處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觀也。以土間之,則可泯然無跡,且便于種樹。樹根盤固,與石比堅,且樹大葉繁,混然一色,不辨其為誰石誰土。立于真山左右,有能辨為積累而成者乎?此法不論石多石少,亦不必定求土石相半,土多則是土山帶石,石多則是石山帶土。土石二物原不相離,石山離土,則草木不生,是童山ヾ矣。

    【注釋】

    ヾ童山︰不毛之山。

    【譯文】

    小山容易造得精巧,大山難以造得很好。我一生遨游了許多有名的園林,還沒有見過一畝以上、幾丈之高的假山能夠沒有縫縫補補、拼拼湊湊的痕跡,遠遠看去與真山沒有差別的。這就和文人做文章一樣,構思全篇困難,零碎寫來容易。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全是以氣魄勝人,不用逐字逐句地考察,一看就知道是大手筆。因為它先從整體布局,然後才去修飾詞藻,所以無論是粗看還是細看,都一樣。如果文章的骨架還沒有打好,就順著文思信筆寫下去,從開頭寫到中間,再從中間寫到結尾,這叫以文作文,也有一種水到渠成的奇妙境界。然而這種文章,只可細觀,不耐觀大略。總觀大略就會看出拼拼湊湊的痕跡。

    書畫的道理也是一樣。名人的字畫,掛在大廳里,隔了一丈多遠來看,不能看清楚哪里是山,哪里是水,哪里是亭台樹木,可能連字的筆畫也看不清楚,而如果只看全幅的規模氣勢,就會令人十分贊許。為什麼呢?因為氣魄過人,整體的章法好。

    至于壘石成山,大半都沒有固定的規則,就像以文作文,是一段一段寫出來的。名家也是這樣,何況平庸的工匠呢?那麼,要壘一座巨石大山,要如何做呢?難道一定要等唐宋八大家再生,把才高八斗的文士變成大力士,然後讓他們操斧造山嗎?或者把一座大山,分成幾十座小山,終年低頭琢磨,這樣來掩飾它的拙劣嗎?其實這並不難。用一種以土代石的方法,既減少人工,又節省物力,而且還有天然起伏的巧妙。就是把假山混在真山的中間,使人分辨不出,這是最妙的方法了。

    要壘高大的山,如果全部用碎石,就如同百衲的僧衣,想找個沒縫的地方都難,這是它不耐看的原因。把土混雜在中間,就可以絲毫看不出拼湊的痕跡了,這樣還便于種樹。等到樹根盤曲穩固,可以跟石頭一樣堅固,而且樹大葉繁,渾然一色,分辨不出哪是土哪是石。站在真山的旁邊,有誰能分辨出它是人工堆積而成的呢?用這種方法不要求石頭的多少,也不要求土和石各佔一半,土多就是土山帶石,石多就是石山帶土。土和石這兩種東西,原本就是不可分離的,石山上沒有土,就會不長草木,成為不毛之山了。


如果你對閑情偶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閑情偶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