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居丹 ,廷臣獻六箴”,此省題詩也。“白發不愁身外事,六麼且听醉中詞”,此律詩也。二公之所以對者見之于詩,無非借數而已。《周以宗強賦》︰“故蒼 之興起,始諸姬而阜康。”《東門種瓜》詩︰“青門無外事,尺地足生涯。”二公之所以對者見于賦詩,無非借數與器而已。詩吏以“皇眷”對“紫宸”,曲詞以“清風”對“紅雨”,或以“青州從事”對“烏有先生”,或以“披綿黃雀”對“通印子魚”。“因朱邪之板蕩,致赤子之流離”,“談笑有鴻儒,來往無白丁”,是皆老于文學而見于駢四儷六之間者,自然假借使得好,不知膾炙幾千萬口也。嘗記陳季陸應行先生舉似作賦之法,用“高皇”對“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