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辨误 ○杨文公论《千字文》之失

类别:子部 作者:宋·吴曾 书名:能改斋漫录

    杨文公亿以《千字文》“敕散骑常侍员外郎周兴嗣次韵”敕字,乃梁字传写之误。当时命令,尚未称敕。至唐显庆中,始云:“不经凤阁鸾台,不得称敕”,敕之名始定于此。余按,敕字从束,舒欲切;从支,普卜切;音赤。说者曰:“减也,固也,劳也,理也,书也,急也。”故《古文尚书》“敕天之命,惟时唯几”;“敕我五典五惇哉”;太史公论“尧舜以君臣相敕,惟是几安”;皆用此敕字。而后世遂以敕代之,其失本于唐明皇诏以隶楷易《尚书》古文。学者不识古文,自是而始。故宋景文公亦以为敕之义与徕同,洛代切。后世转敕以为敕,非是。故予以为流俗之失如此。蔡邕《汉制度》:“天子下书有四,其四日诫敕”。《南史•周兴嗣列传》亦云:“敕兴嗣与陆倕各制寺碑。”则敕出天子,亦云旧矣。而杨文公乃以千字文“敕周兴嗣次韵”敕字,乃梁字传写之误。当时命令,尚未称敕。至唐显庆中,始云:“不经凤阁鸾台,不得称敕”,敕之名始定于此。且《兴嗣本传》已云,“敕兴嗣与陆倕各制寺碑”,则何独疑于《千字文》之敕乎?此文公一失也。唐刘祎之秉政,得罪武后,而后遣使俾其自裁。讳之自以秉政而未见敕,故祎之自云:“不经凤阁鸾台,何谓之敕。”无“不得称”三字,此文公二失也。高宗《上元诏》曰:“诏敕比用白纸,多为虫蠹,自今后皆用黄纸。”然则书敕用黄纸,上元时已有定旨。兼是汉天子四书之一,敕之名不定于显庆时又明矣。此文公三失也。故予以为先儒之误者,如此。昔者,孔子发太山七十二家,字皆不同。故亥二首六身,韩子八厶为公,子夏辨三豕渡河。因知圣贤未始不留意于此,学者其可忽诸?予又按,魏文侯敕仓唐,以鸡鸣时至。


如果你对能改斋漫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能改斋漫录》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