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辨誤 ○胡笳十八拍

類別︰子部 作者︰宋•吳曾 書名︰能改齋漫錄

    王觀國《學林新編》曰︰“秦再思《紀異錄》雲︰‘琴譜《胡笳曲》者。本昭君見胡人卷蘆葉而吹之,昭君感焉,為制曲,凡十八拍。’觀國以為董祀妻蔡琰文姬為胡騎所獲,歸作詩二章。今世所傳《胡笳曲十八拍》,亦用文姬詩中語,蓋非文姬所撰。乃後人所撰,以詠文姬也。《紀異》謂昭君制曲,則誤矣。王荊公作《集句胡笳曲十八拍》,首言“中郎有女能傳業”者,亦詠蔡文姬也。王昭君未嘗有《胡笳曲》傳于世。”以上皆王說。予按,《琴集》曰︰“《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並蔡琰作。”及案蔡翼琴曲,有大小胡笳十八拍。大胡笳十八拍,沈遼集,世名沈家聲。小胡笳又有契聲一拍,共十九拍,謂之祝家聲。祝氏不詳何代人。李良輔《廣陵止息譜》序曰︰ “契者,明會合之至理,殷勤之余也。”李肇《國史補》曰︰“唐有董庭蘭,善沈聲,蓋大小胡笳雲。”以此校之,觀國謂非文姬所撰,亦非矣。予又按,謝希逸《琴論》曰︰“平調,明君三十六拍。胡笳,明君二十八拍。清調,明君十三拍。間弦,明君十九拍。蜀調,明君十二拍。吳調,明君十四拍。杜瓊,明君二十一拍。凡有七曲。”然則明君亦有胡笳,但拍數不同耳。庾信詩雲︰“方調琴上曲,變入胡笳聲。”觀國謂昭君不能制曲,又非也。


如果你對能改齋漫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能改齋漫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