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祠祭

類別︰子部 作者︰宋•吳自牧 書名︰夢粱錄

    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上得以兼下,下不得以僭上,古之制也。宋朝自郊祀宗廟社稷,與大、中、小三祠,及土域山海江湖之神,先賢名哲道德之士,御災捍患以死勤事功烈之臣,皆寵以爵命,列于祀典,奉常有司歲時薦饗焉。郊祀在嘉會門外三里淨明院左右,春首、上辛、祈谷、四月、夏雩、冬至、冬報,皆郊壇行禮,惟九月秋饗,不壇而屋,設位于淨明齋宮。春夏冬遇雨,亦望祭于齋宮,差宰執充獻官行事。明堂郊祀,歲則不重,舉饗報之禮也。正月上辛,祀感生帝于宗陽宮齋殿。四立日,祀十神太乙祀于東西太乙宮。惠昭、昭慶齋宮,在淨慈寺。對惠昭有壇殿及燎壇。夏至日,祭後土皇地祗。立夏日,祭熒惑。立秋日,祭白帝。昭慶有望祭殿,立夏祭南方岳瀆,立秋祭西方岳瀆。大社大稷壇在觀橋東,以春秋二仲、臘前一日祭皇地祗。九宮貴神壇,在東青門外,以春秋二仲壇祭感生帝及九宮貴神。北太乙西南,攝提正東,軒轅東南,招搖中央,天符西北,青龍正東,咸池東北,太陰正南,天一之版位也。藉田先農壇,在玉津園南,祀神農氏,配以後稷氏,以歲時祀之。高壇,在郊壇東。壇祭,設青帝神位于壇上,南向,配伏羲帝、高辛帝于西,向北,又設從祀簡狄,姜位于壇下卯陛南西,向北。每歲春分日,遣官致祭畢,收徹二從祀饌弓弓矢入禁中,後妃以次行禮。海神壇,在東青門外太平橋東,祭江海神,為太祀,以春秋二仲遣從官行望祭禮。太學,春秋二仲上丁日,祭先聖文宣王,配先賢兗國公、鄒國公、沂國公、國公及十哲先賢,從祀七十二賢、歷代賢哲忠孝公卿。武學祀昭烈武成王,配留侯、歷代忠烈臣子。


如果你對夢粱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夢粱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