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山水清遠,升平日,士大夫多居之。其後 【 其後 「後」原作「俊」,形誤,據明鈔本校改。】 ,秀安僖王 【 秀安僖王 原作「秀安禧王」。按湖州府志卷七引本書作「僖」,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二︰「秀安僖王園,在湖州府城外菁山。」今據四庫本校改,下同此例,不另出校。】 府第在焉,尤為盛觀 【 尤為盛觀 「觀」下原有「麗」字,今據明鈔本、稗海本、四庫本刪。】 。城中二溪水橫貫,此天下之所無,故好事者多園池之勝。倪文節經 堂雜志嘗紀當時園圃之盛,余生晚,不及盡見。而所見者亦有出于文節之後,今摭城之內外常所經游者列于後,亦可想象昨夢也。
南沈尚書園 沈德和尚書園,依南城,近百余畝,果樹甚多,林檎尤盛。內有聚芝堂藏書室,堂前鑿大池幾十畝,中有小山,謂之蓬萊 【 蓬萊 明鈔本作「崔家」。】 。池南豎太湖三大石,各高數丈,秀潤奇峭,有名于時。其後賈師憲欲得之,募力夫數百人,以大木構大架,懸巨 ,縋城而出,載以連舫,涉溪絕江,致之越第,凡損數夫。其後賈敗,官斥賣其家諸物,獨此石臥泥沙中。適王子才好奇,請買于官,募工移植,其費不貲。未幾,有指為盜賣者,省府追逮幾半歲,所費十倍于石,遂復舁還之,可謂石妖矣。
北沈尚書園 沈賓王尚書園,正依城北奉勝門外,號北村,葉水心作記。園中鑿五池,三面皆水 【 三面皆水 原作「背水」,今據明鈔本、稗海本、湖州府志卷七引文校改。】 ,極有野意。後又名之曰自足。有靈壽書院、怡老堂、溪山亭、對湖台,盡見太湖諸山。水心嘗評天下山水之美,而吳興特為第一,誠非過許也。
章參政嘉林園 外祖文莊公居城南,後依南城,有地數十畝,元有潛溪閣,昔沈晦岩清臣故園也。有嘉林堂、懷甦書院,相傳坡翁作守,多游于此。城之外別業可二頃,桑林、果樹甚盛,濠濮橫截,車馬至者數返。復有城南書院,然其地本郡志之南園,後廢,出售于民,與李寶謨者各得其半,李氏者後歸牟存齋。
牟端明園 本郡志南園,後歸李寶謨,其後又歸牟存齋。園中有碩果軒 【 大梨一株】 、元佑學堂、芳菲二亭、萬鶴亭 【 茶■〈蝂搳r】 、雙杏亭、桴舫齋、岷峨一畝宮,宅前枕大溪,曰南漪小隱。
趙府北園 舊為安僖故物,後歸趙德勤觀文,其子春谷、文曜葺而居之。有東蒲書院,桃花流水、燻風池閣、東風第一梅等亭,正依臨湖門之內,後依城,城上一眺,盡見具區之勝。
丁氏園 丁總領園,在奉勝門內,後依城,前臨溪,蓋萬元亨之南園,楊氏之水雲鄉,合二園而為一。後有假山及砌台,春時縱郡人游樂。郡守每歲勸農還,必于此■〈舟羲〉舟宴焉。
蓮花莊 在月河之西,四面皆水,荷花盛開時,錦雲百頃,亦城中之所無。昔為莫氏產,今為趙氏。
趙氏菊坡園 新安郡王之園也,昔為趙氏蓮莊,分其半為之。前面大溪,為修堤、畫橋,蓉柳夾岸,數百株照影水中,如鋪錦繡。其中亭宇甚多,中島植菊至百種,為菊坡、中甫二卿自命也。相望一水,則其宅在焉。舊為曾氏極目亭,最得觀覽之勝,人稱曰八面曾家,今名天開圖畫。
程氏園 程文簡尚書園,在城東宅之後,依東城水濠,有至游堂、鷗鷺堂、芙蓉涇。
丁氏西園 丁葆光之故居,在清源門之內,前臨苕水,築山鑿池,號寒岩。一時名士洪慶善、王元渤、俞居易、芮國器、劉行簡、曾天隱諸名士皆有詩。臨苕有茅亭,或稱為丁家茅庵。
倪氏園 倪文節尚書所居,月河,即其處,為園池,蓋四至傍水,易于成趣也。
趙氏南園 趙府三園在南城下,與其第相連。處勢寬閑,氣象宏大,後有射圃、崇樓之類,甚壯。
葉氏園 石林右丞相 【 石林右丞相 明鈔本作「石林左丞」,是,下文有「左丞葉少蘊之故居」,可證。】 族孫溥號克齋者所創,在城之東,多竹石之勝。
李氏南園 李鳳山參政本蜀人,後居 ,因創此為游翔之地。中有杰閣曰懷岷,穆陵御書也。
王氏園 王子壽使君家,于月河之間,規模雖小,然曲折可喜。有南山堂,臨流有三角亭,苕、 二水之所匯,苕清 濁,水行其間,略不相混,物理有不可曉者。
趙氏園 端肅和王之家,後臨顏魯公池,依城曲折,亂植拒霜,號芙蓉城,有善慶堂最勝。
趙氏清華園 新安郡王之家,後依北城,有秫田二頃。有清華堂,前有大池,靜深可愛。
俞氏園 俞子清侍郎臨湖門所居為之。俞氏自退翁四世皆未及年告老,各享高壽,晚年有園池之樂,蓋吾鄉衣冠之盛事也。假山之奇,甲于天下,詳見後。 【 已上皆城中園。】
趙氏瑤阜 蘭坡都承旨之別業 【 蘭坡都承旨之別業 稗海本、四庫本、湖州府志卷七引文「都承旨」並作「郡丞」。】 ,去城既近,景物頗幽,後有石洞,常萃其家法書,刊石為瑤阜帖。
趙氏蘭澤園 亦近世所葺,頗宏大,其間規為葬地,作大寺,牡丹特盛。未幾,寺為有力者撤去。
趙氏繡谷園 舊為秀邸,今屬趙忠惠家,一堂據山椒,曰 川圖畫,盡見一城之景,亦奇觀也。
趙氏小隱園 在北山法華寺後,有流杯亭,引澗泉為之,有古意,梅竹殊勝。
趙氏蜃洞 亦趙忠惠所有,一洞 然而深不可測,聞昔有蜃居焉。
趙氏甦灣園 菊坡所y,去南關三里而近碧浪湖,浮玉山在其前,景物殊勝。山椒有雄跨亭,盡見太湖諸山。
畢氏園 畢最遇承宣所葺,正依迎禧門城,三面皆溪,其南則邱山在焉。亦歸之趙忠惠家。
倪氏玉湖園 倪文節別墅,在峴山之傍,取浮玉山、碧浪湖合而為名。中有藏書樓,極有野趣。
章氏水竹塢 章農卿北山別業也,有水竹之勝。
韓氏園 距南關無二里,昔屬平原 從,後歸余家,名之曰南郭隱。城南讀書堂、萬松關,太湖三峰各高數十尺,當韓氏全盛時,役千百壯夫移置于此。
葉氏石林 左丞葉少蘊之故居,在卞山之陽,萬石環之,故名,且以自號。正堂曰兼山,傍曰石林精舍,有承詔、求志、從好等堂,及衾肘幀 招 Ⅴ以菩 塘粘兀 鐘 s居、真意、知止等亭。其鄰有朱氏怡雲庵、函空橋、玉澗,故公復以玉澗名書。大W北山一徑,產楊梅,盛夏之際,十余里間,朱實離離,不減閩中荔枝也。此園在 最古,今皆沒于蔓草,影響不復存矣。
黃龍洞 與卞山佑聖宮相鄰,一穴幽深,真蜿蜒之所宅。居人于雲氣中,每見頭角,但歲旱禱之輒應。真宗朝金字牌在焉。在唐謂之金井洞,亦名山福地之一也 【 亦名山福地之一也 「名山」下原無「福地」二字,今據明鈔本、津逮本、稗海本、四庫本、湖州府志卷七引文補。】 。
玲瓏山 在卞山之陰,嵌空奇峻,略如錢塘之南屏及靈隱、薌林,皆奇石也。有洞曰歸雲,有張謙中篆書于石上。有石梁,闊三尺許,橫繞兩石間,名定心石。傍有唐杜牧題名雲︰「前湖州刺史杜牧大中五年八月八日來」。及紹興癸卯,葛魯卿、林彥政、劉無言、莫彥平、葉少蘊題名,章文莊公有詩雲︰「短鍤長 出萬峰,鑿開混沌作玲瓏。市朝可是無d,更向山林巧用工。」
賽玲瓏 去玲瓏山近三里許,近歲沈氏抉剔為之。大率此山十余里,中間皆奇石也。今亦皆蕪沒于空山矣。
劉氏園 在北山,德本村 【 德本村 明鈔本無「德」字。】 富民劉思忠所葺,後亦歸之趙忠惠。
錢氏園 在毗山,去城五里,因山為之。岩洞秀奇,亦可喜,下瞰太湖,手可攬也。錢氏所居在焉,有堂曰石居。
程氏園 文簡公別業也,去城數里,曰河口。藏書數萬卷,作樓貯之。
孟氏園 在河口。孟無庵第二子既為趙忠惠婿,居 ,遂創別業于此。有極高明樓亭宇,凡十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