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下 ○余

類別︰子部 作者︰宋•周密 書名︰癸辛雜識

    淳佑辛丑,余毅夫卒于渝州,權司程逢辰不能任其事,朝廷加意擇帥。久之,乃以余晦除司農少卿,為四川宣諭使。七月入蜀,八月除權刑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又兼四川總領。十二月方入夔、峽交印,明年正月始開藩于重慶。既而又兼夔路轉運屯田。然晦才望既薄,局面又生,蜀士軍民皆不安之。未幾,築紫金城,激叛苦行。隘南永忠以隆慶降,王惟忠失閬州,甘閏以沔州叛,敗政日甚。未幾,虜兵又入,議者紛然。宗正簿趙宗首上封事言之,副端吳燧、蜀人趙至皆有疏。六月,御筆李曾伯以資政殿學士節制四川邊面,召回程逢辰。既而余晦召赴行在,蒲澤之除軍器監,暫充四川制置,權司護印。黃應鳳太常丞成都運判,葉助權司,候蒲澤之自大獲山回日,仍舊。公議以為不可使荊、湖、渝制西蜀,于是胡大昌、牟子才、潘凱、鄭發、程元鳳各有論列,參政董槐則請行以任蜀事,蔡杭亦請以沿邊任使,人雖壯其志,而哂其無能為也。三學各有伏闕書攻丞相謝方叔。未幾,李曾伯除四川宣撫使兼荊、湖制置大使,進司夔路,又賜曾伯同進士出身。牟子才、吳燧、胡大昌、陳大方、丁大全皆有疏,疏王惟忠罪狀,乞正典刑。而廟堂亦欲以此掩誤用余晦之失,遂攝惟忠赴大理獄,伏東市。並籍余家資三千萬以犒師,治其子如孫之罪,皆陳大方輩作成之也。八月,除蒲澤之四川制置副使兼宣撫判官,以呂文德權知江陵,總統邊事,于是蜀事略定矣。


如果你對癸辛雜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癸辛雜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