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按王瑶先生考论,这组诗的前八首辞意一贯,内容多叹息家贫年衰,及
    力图自勉之意,当为晚年所作。第六首中说:“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渊明五十岁当为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前八
    首即为这一年所作。后四首多咏旅途行役之苦,另系于晋安帝隆安五年
    (401),时渊明三十七岁。
    其一(1)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2)。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3)。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4)!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5)。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6)。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7)。
    〔注释〕
    (1)这首诗慨叹光阴易逝、人生无常,所以告诫人们,在短暂的人生之中,应相亲相善、及时行
    乐、努力做人。
    (2)蒂(dì弟):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陌(mò莫):田间小路,东西为陌。这里泛指道
    路。
    (3)常:永恒不变。
    (4)落地:降生,一生下来。为兄弟:语本《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聚:招集。比邻:近邻。
    (6)盛年:壮年。
    (7)待:等待。
    〔译文〕
    人生像是无根蒂,
    飘荡犹如陌上尘。
    聚散随风无定处,
    此生不是永恒身。
    人来世上皆兄弟,
    何必骨肉才相亲!
    得欢不妨及时乐,
    有酒招来左右邻。
    壮年一去不重来,
    一日之中无两晨。
    抓紧时间自努力,
    从来岁月不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