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十一年

类别:经部 作者:公羊高(战国) 书名:春秋公羊传

    【 原文】

    春,滕侯、薛侯来朝。其言朝何?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夏五月,公会郑伯于祁黎。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无正月?隐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 译文】

    鲁隐公十一年,春天,滕国国君和薛国国君来鲁国朝见鲁隐公。为什么说“朝”呢?各国诸侯到鲁国来,就称为“朝”;各国大夫到鲁国来,就称为“聘”。这里为什么把两国诸侯连在一起说呢?因为这两个国家太小了。

    夏天,五月,隐公在郑国的祁黎这个地方会见郑国国君。秋天,七月,壬午这天,隐公和齐国国君、郑国国君一起出兵入侵许国。

    冬天,十一月,壬辰这天,隐公死了。为什么《春秋》不记载安葬鲁隐公呢?是要隐瞒某事。隐瞒什么呢?隐瞒隐公被桓公所弑这件事。国君被弑,为什么《春秋》不记载葬礼呢?按照《春秋》的体例,国君被弑,而弑君的坏人不被讨伐,就不记载葬礼,认为就像没有臣子一样。子沈子说:“国君被弑,臣子们不去讨伐弑君的坏人,就不能算臣子;不为父亲报仇,就不能算儿子。举行葬礼,这是活着的人的事。《春秋》的体例是:国君被弑,而弑君的坏人不被讨伐,就不记葬礼,认为已经不存在君臣关系了。”隐公死,为什么不记载死的地点呢?是不忍心说明。鲁隐公为什么没有正月呢?因为隐公将要把君位让给桓公,所以就没有他的正月。


如果你对春秋公羊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春秋公羊传》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