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八十  列传第六十八

类别:史部 作者:李延寿(唐) 书名:北史

    外戚

    贺讷 姚黄眉 杜超 贺迷 闾毗 冯熙 李惠 高肇 胡国珍 从曾孙长粲 杨腾 乙弗绘 赵猛 胡长仁 隋文帝外家吕氏

    夫左贤右戚,尚德尊功,有国者所以御天下也。殷肇王基,不藉莘氏为佐;周成王业,未闻姒姓为辅。然历观累代外戚之家,乘母后之权以取高位厚秩者,多矣!而鲜能有克终之美,必罹颠覆之患,何哉?皆由乎居上不以至公任物,在下徒用私宠要荣。茧犊引大车,升质任厚栋,无德而尊,不知纪极,忽于满盈之戒,罔念高危之咎。故鬼瞰其室,忧必及之,所以杀身倾族相继于西京也。夫诚著艰难,功宣社稷,不以谦冲自牧,未免颠蹶之祸;而况道不足以济时,仁不足以利物,自矜于己,以富贵骄人者乎!

    魏道武初,贺讷有部众之业,翼成皇祚,其余或以劳勤,或缘恩泽。齐氏后妃之族,多自保全。胡长仁以谮诉贻祸,斛律光以地势被戮,俱非女谒盛衰之所致也。娄昭自以佐命之功,崇其名器,且霸业权舆,时方同德,陵暴之衅,因兹而起。其靖德、昭训二门,并良家遗孽,守死无暇,固不足涉言。又子非继世,权难妄假。昭信非惟素门履道,讫构废辱,威望之地,自致无由。有周御历,后门初无与政,既而末迹窃权,竟移鼎玺,斯乃西汉覆车之辙,魏文所以深诫。隋文潜跃之初,献后便相推毂;炀帝大横方兆,萧妃密勿经纶。是以恩礼绸缪,始终不易。然外内亲戚,莫预朝权,昆弟在位,亦无殊宠。至于居擅玉堂,家称金穴,晖光戚里,熏灼四方,将三司以比仪,命五侯而同拜者,终始一代,寂无闻焉。考之前王,可谓矫其弊矣。故虽时经扰攘,无有陷于不义,市朝迁贸,而皆得以保全。比夫凭藉宠私,阶缘恩泽,乘其非据,旋就颠陨者,岂可同日而言哉!此所谓爱之以礼者也。

    案外戚,《魏书》有贺讷、刘罗辰、姚黄眉、杜超、贺迷、闾毗、冯熙、李峻、李惠、高肇、于劲、胡国珍、李延实,《齐书》有赵猛、娄睿、尔硃文暢、郑仲礼、李祖升、元蛮、胡长仁,《周书》不立此篇,《隋书》有独孤罗、萧岿。今以刘罗辰、李峻、于劲、李延实、娄睿、尔硃文暢、郑仲礼、李祖升、元蛮、独孤罗、萧岿各附其家传,其余并入此篇。又检杨腾、乙弗绘附之魏末,以备《外戚传》。

    贺讷,代人,魏道武皇帝之舅,献明后之兄也。其先世为君长。祖纥,尚平文女。父野干,尚昭成女辽西公主。昭成崩,诸部乖乱,献明后与道武及卫、秦二王依讷。会苻坚使刘库仁分摄国事,道武还居独孤。讷总摄东部为大人,迁居大宁,行其恩信,众多归之,侔于库仁。苻坚假讷鹰扬将军。后刘显谋逆,道武轻骑归讷,讷惊拜曰:“官家复国,当念老臣。”帝笑答曰“诚如舅言,要不亡也。”讷中弟染干粗暴,忌帝,常图为逆。每为皇姑辽西公主拥护,故染干不得肆共祸心。诸部大人请讷兄弟,求举道武为主,染干不从。遂与诸大人劝进,道武登代王位于牛川。及帝讨吐突邻部,讷兄弟遂怀异图,率诸部救之。帝击之,大溃,讷西遁。卫辰遣子直力鞮征讷,告急请降。道武简精骑二十万救之,遂徙讷部落及诸弟,处之东界。讷又通于慕容垂,垂以讷为归善王。染干谋杀讷而代立,讷遂与染干相攻。垂遣子麟讨之,败染干于牛都,破讷于赤城。道武遣师救讷,麟乃引退。讷从道武平中原,拜安远将军。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讷以元舅,甚见尊重,然无统领,以寿终于家。

    讷弟卢,亦从平中原,以功赐爵辽西公。帝遣卢会卫王仪伐鄴,而卢自以帝之季舅,不肯受仪节度。帝遣使切责之,卢遂忿恨,与仪司马丁建构成其嫌,弥加猜忌。会道武敕仪去鄴,卢亦引归。道武以卢为广川太守。卢性雄豪,耻居冀州刺史王辅下,袭杀辅,奔慕容德。德以为并州刺史、广宁王。广固败,卢亦没。

    讷从父弟悦。初,道武居贺兰部下,人情未甚附,唯悦举部随从。又密为帝祈祷天神,请成大业,出于诚至。帝嘉之,甚见宠待。后平中原,以功赐爵钜鹿侯,进爵北新,卒。

    子泥袭爵,后降为肥如侯。道武崩,京师草草,泥出,举烽于安阳城北,贺兰部人皆往赴之。明元即位,乃罢。诏泥与元浑等八人拾遗左右。与北新侯安同持节行并、定二州,劾奏并州刺史元六头等,皆伏罪,州郡肃然。后从太武征赫连昌,以功进爵为琅邪公,军国大议,每参豫焉。又征蠕蠕,为别道将,坐逐贼不进,诈增虏,当斩。赎为庶人。久之,拜光禄勋,为外都大官,复本爵。卒官,子丑建袭。

    姚黄眉,姚兴之子,明元昭哀皇后之弟也。姚泓灭,黄眉间来归魏。明元厚礼待之,赐爵陇西公。尚阳翟公主,拜附马都尉,隶户二百。太武即位,迁内都大官,后拜太常卿,卒。赠雍州刺史、陇西王,谥曰献,陪葬金陵。黄眉宽和温厚,希言得失,太武悼惜之,故赠礼有加。

    杜超,字祖仁,魏郡鄴人,密皇后之兄也。少有节操。泰常中,为相州别驾。始光中,太武思念舅氏,以超为阳平公,尚南安长公主,拜附马都尉,位大鸿胪卿,车驾幸其第,赏赐巨万。神三年,以超行征南大将军、太宰,进爵为王,镇鄴。追加超父豹镇东大将军、阳平景王,母曰钜鹿惠君。真君五年,超为帐下所害,太武临其丧,哀恸者久之。谥曰威王。长子道生赐爵城阳侯,后为秦州刺史,进爵河东公。道生弟凤凰袭爵,加侍中、特进。太武追思超不已,欲以凤凰为定州刺史。凤凰不愿违离阙庭,乃止。凤凰弟道俊赐爵发干侯,镇枋头,除兗州刺史。

    超既薨,复授超从弟遗侍中、安南将军、开府、相州刺史,入为内都大官,进爵广平王。遗性忠厚,频历州郡,所在著称。薨,赠太傅,谥曰宣王。

    长子元宝,位司空。元宝弟胤宝,司隶校尉。元宝又进爵京兆王。及归而父遗丧。明当入谢,元宝欲以表闻。文成未知遗薨,怪其迟,召之。元宝将入,时人止之曰:“宜以家忧自辞。”元宝欲见其宠,不从,遂冒哀而入。未几,以谋反伏诛,亲从皆斩,唯元宝子世冲逃免。时朝议欲追削超爵位,中书令高允上表理之。后兗州故吏汲宗等,以道俊遗惠在人,前从坐爵受诛,委骸土壤,求得收葬。书奏,诏义而听之。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南康公,谥曰昭。世冲袭遗公爵。

    贺迷,代人,太武敬哀皇后之从父也。皇后生景穆。初,后少孤,父兄近亲唯迷,故蒙赐爵长乡子。卒,赠光禄大夫、五原公。

    闾毗,代人,蠕蠕主大檀之亲属,太武时自其国来降。毗即恭皇后之兄也。后生文成。文成太安二年,以毗为平北将军,赐爵河东公。弟纥为宁北将军,赐爵零陵公。其年,并加侍中,进爵为王。毗,征东将军,评尚书事;纥,征西将军、中都大官。自余子弟赐爵为王者二人,公五人,侯六人,子三人,同时受拜,所以隆崇舅氏。和平二年,追谥后祖父延襄康公,父辰定襄懿王。毗薨,赠太尉,追赠毗妻河东王妃。子惠袭。纥薨,赠司空。子豆,后赐名庄。太和中,初立三长,以庄为定户籍大使,甚有时誉。十六年,例降爵。后为七兵尚书,卒。

    纥弟染,位外都大官、冀州刺史、江夏公,卒。

    先是,文成以乳母常氏有保护功,既即位,尊为保太后,后尊为皇太后。兴安二年,太后前兄英,字世华,自肥如令超为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赐爵辽西公;弟喜,镇军大将军、祠曹尚书、带方公;三妹皆封县君;妹夫王暏为平州刺史,辽东公。追赠英祖父苻坚扶风太守亥为镇西将军、辽西兰公;勃海太守澄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辽西献王;英母许氏博陵郡君。遣兼太常卢度世持节改葬献王于辽西,树碑立庙,置守冢百家。太安初,英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进爵为王;喜左光禄大夫,改封燕郡;从兄泰为安东将军、朝鲜侯;䜣子伯夫,散骑常侍、选部尚书;次子员,金部尚书;喜子振,太子庶子。三年,英领太师,评尚书事,内都大官、伏宝泰等州刺史。五年,诏以太后母宋氏为辽西王太妃。和平元年,喜为洛州刺史。

    初,英事宋不能谨,而暏奉宋甚至,就食于和龙。无车牛,宋疲不进,者负宋于笈。至是,宋于英等薄,不如暏之笃。谓太后曰:“何不王暏而黜英?”太后曰:“英为长兄,门户主也,家内小小不顺,何足追计。暏虽尽力,故是他姓,奈何在英上。本州郡公,亦足报耳。”天安中,英为平州刺史,䜣为幽州刺史,伯夫进爵范阳公。英浊货,徙敦煌。诸常自兴公及至是,皆以亲疏受爵赐田宅,时为隆盛。后伯夫为洛州刺史,以脏污欺妄,征斩于京师。承明元年,徽英复官。薨,谥辽西平王。始英之征也,梦日坠其所居黄山下水中,村人以车牛挽致不能出,英独抱载而归。闻者异之。

    后员与伯夫子禽可共为飞书,诬谤朝政。事发,有司执宪,刑及五族。孝文以明太后故,罪止一门。䜣年老,赦免归家,恕其孙一人扶养之,经奴婢田宅。其家僮入者百人,金锦布帛数万计,赐尚书已下宿卫已上。其女婿及亲从在朝,皆免官归本乡。十一年,孝文、文明太后以文昭太后故,悉出其家前后没入妇女,以喜子振试守正平郡,卒。

    冯熙,字晋国,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之兄也。祖弘,北燕王。太武平辽海,熙父朗内徙,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坐事诛。文明太后临朝,追赠假黄钺、太宰、燕宣王,立庙长安。

    熙生于长安,为姚氏魏母所养。以叔父乐陵公邈因战入蠕蠕,魏母携熙逃避至氐羌中抚育。年十二,好弓马,有勇干,氐羌皆归附之。魏母恶其如此,将还长安,始就博士学问。从师受《孝经》、《论语》,好阴阳兵法事。及长,游华阴、河东二郡间。性泛爱,不拘小节,人无士庶,来则纳之。

    熙姑先入掖庭,为太武左昭仪。妹为文成帝后,即文明太后也。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征赴京师,拜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尚景穆女博陵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出为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献文即位,为太傅,累拜内都大官。孝文即位,文明太后临朝,帝乃承旨以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领秘书事。熙以频履师傅,又中宫之宠,为群情所骇,心不自安,乞转外任。文明太后亦以为然,除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如故。

    洛阳虽经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至熙与常伯夫相继为州,废毁分用,大至颓落。熙为政不能仁厚,而信佛法。自出家财在诸州镇建佛图精舍,合七十二处。写十六部一切经,延致名德沙门,日与讲论,精勤不倦,所费亦不赀。而营塔寺多在高山秀阜,伤杀人牛。有沙门劝止之,熙曰:“成就后,人唯见佛图,焉知杀人牛也。”其北芒寺碑文,中书侍郎贾元寿词。孝文频登北芒寺,亲读碑文,称为佳作。熙为州,因取人子女为奴婢,有容色者幸之为妾,有子女数十人,号为贪纵。

    后授内都大官,太师如故。熙事魏母孝谨,如事所生。魏母卒,乃散发徒跣,水浆不入口三日。诏不听服,熙表求依赵氏之孤。帝以熙情难夺,听服齐衰期。后以例降,改封京兆郡公。

    帝纳其女为后,曰:“《白武通》云:王所不臣,数有三焉。妻之父母,抑言其一。此所谓供承宗庙,不欲夺私心。然吾季著于《春秋》,无臣证于往牒,既许通体之一,用开至尊之敬。比长秋配极,阴政既敷,未闻有司,陈奏斯式。可诏太师,辍臣从礼。”又勒集书造仪付外。孝文前后纳熙三女,二为后,一为左昭仪。由是冯氏宠贵益隆,赏赐累巨万。帝每诏熙上书不臣,入朝不拜,熙上书如旧。

    熙于后遇疾,绵寝四载。诏遣监问,道路相望,车驾亦数幸焉。将迁洛,帝亲与熙别,见其困笃,歔欷流涕。密敕宕昌公主遇曰:“太师万一,即可监护丧事。”十九年,薨于代。车驾在淮南,留台表闻,还至徐州,乃举哀,为制缌服。诏有司预辨凶仪,并开魏京之墓,令公主之柩,俱向伊洛。凡所营送,皆公家为备。又敕代给彩帛,前后六千匹,以供凶用。皇后诣代都赴哭,太子恂亦赴代哭吊。将葬,赠假黄钺、侍中、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加黄屋、左纛,备九锡、前后部羽葆鼓吹,皆依晋太宰、安平献王故事。有司奏谥,诏曰:“可以威强恢远曰武,奉谥于公。”柩至七里涧,帝服缞往迎,叩灵悲恸而拜焉。葬日,送临墓所,亲作志铭。

    主生二子,诞、脩。

    诞字思正,脩字宝业,皆姿质妍丽。年才十余,文明太后俱引入禁中,申以教诫。然不能习读经史,兄弟并无学术,徒整饰容仪,宽雅恭谨而已。诞与孝文同岁,幼侍书学,仍蒙亲待,尚帝妹乐安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侍中、征西大将军、南平王。脩侍中、镇北大将军、尚书、东平公。又除诞仪曹尚书,知殿中事。及罢庶姓王,诞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军将军、特进,改封长乐郡公。诞拜官,孝文立于庭,遥受其拜,既讫还室。脩降为侯。

    诞、脩虽并长宫禁,而性趣乖别。诞性淳笃,脩乃浮竞。诞亦未能诲督其过,然时言于太后。孝文严责之,至于楚捶。由是阴怀毒恨,遂结左右有憾于诞者,求药,欲因食害诞。事觉,帝自诘之,具得情状。诞引过谢,乞全脩命。帝以诞父老,又重其意,不致于法,挞之百余,黜为平城百姓。脩妻,司空穆亮女也,求离婚,请免官。帝引管、蔡事,皆不许。

    帝宠诞,仍作同舆而载,同案而食,同席坐卧。彭城王勰、北海王详虽直禁中,然亲近不及。十六年,以诞为司徒。帝既爱诞,除官日,亲为制三让表,并启。将拜,又为其章谢。寻加车骑大将军、太子太师。十八年,帝谓其无师傅奖导风,诞深自诲责。从驾南伐,十九年,至钟离。诞遇疾,不能侍从,帝日省问,医药备加。帝锐意临江,乃命六军发钟离南辕,与诞泣诀。左右皆入,无不掩涕。时诞已惙然,强坐视帝,悲而泪不能下,言“梦太后来呼臣“。帝呜咽,执手而出,遂行。是日,去钟离五十里许,昏时,告诞薨问,帝哀不自胜。时崔慧景、裴叔业军在中淮,去所次不过百里,帝乃轻驾西还,从者数千人,夜至诞薨所。拊尸哀恸,若丧至戚,达旦声泪不绝。从者亦迭举音。帝以所服衣幍充襚,亲自临视,彻乐去膳,宣敕六军,止临江之驾。帝亲北度,恸哭极哀。丧至洛阳,车驾犹在钟离。诏留守赐赙物布帛五千匹、谷五千斛,以供葬事。赠假黄钺、使持节、大司马,领司徒、侍中、都督,太师、驸马、公如故。加以殊礼,备锡九命,依晋大司马、齐王攸故事。有司奏谥,诏曰:“案谥法,主善行德曰元,柔克有光曰懿。昔贞惠兼美,受三谥之荣;忠武双徽,锡两号之茂。式准前训,宜契具瞻。既自少绸缪,知之惟朕,案行定名,谥曰元懿。”帝又亲为作碑文及挽歌词,皆穷美尽哀,事过其厚。车驾还京,遂亲至诞墓,停车而哭。使彭城王勰诏群官脱硃衣,服单衣介帻而哭司徒,贵者示以朋友,微者示如僚佐。公主贞厚有礼度,产二男。

    长子穆,字孝和,袭熙爵,避皇子愉封,改封扶风郡公。尚孝文女顺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历员外通直散骑常侍。穆与叔辅兴不和。辅兴亡,赠相州刺史,祖载在庭,而穆方高车良马,恭受职命,言宴满堂,忻笑自若,为御史中尉、东平王匡所劾。后位金紫光禄大夫,遇害河阴,赠司空、雍州刺史。子冏,字景昭,袭爵昌黎王。寻以庶姓罢王,仍袭扶风郡公。子峭,字子汉,齐受禅,例降。

    穆弟颢,袭父诞长乐郡公。

    脩弟聿,字宝兴,废后同产兄也。位黄门郎、信都伯。后坐妹废,免为长乐百姓。宣武时,卒于河南尹。

    聿同产弟风,幼养于宫,文明太后特加爱念。数岁赐爵至北平王,拜太子中庶子,出入禁闼,宠侔二兄。孝文亲政后,恩宠稍衰,降爵为侯。幽后立,乃复叙用。后死,亦冗散。卒,赠青州刺史。

    崔光之兼黄门也,与聿俱直。光每谓之曰:“君家富贵大盛,终必衰败。”聿云:“我家何负四海,乃咒我也!”光云:“以古推之,不可不慎。”时熙为太保,诞司徒、太子太傅,脩侍中、尚书,聿黄门,废后在位,礼爱未弛。是后岁余,脩以罪弃,熙、诞丧亡,后废,聿退。时人以为盛必衰也。

    李惠,中山人,思皇后之父也。父盖,少知名,历位殿中都官二尚书、左将军、南郡公。初,太武妹武威长公主,故凉王沮渠牧犍之妻。太武平凉州,颇以公主通密计之助,故宠遇差隆,诏盖尚焉。盖妻与氏以是出。后盖加侍中、驸马都尉、殿中都官尚书、右仆射。卒官,赠征南大将军、定州刺史、中山王,谥曰庄。

    惠弱冠袭父爵,妻襄城王韩颓女,生二女,长即后也。惠历位散骑常侍、侍中,征西大将军、秦益二州刺史,进爵为王。转雍州刺史、征南大将军,加长安镇大将。

    惠长于思察。雍州事,有燕争巢,斗已累日,惠令人掩获,试命纲纪断之,并辞。惠乃使卒以弱竹弹两燕,既而一去一留,惠笑谓吏属曰:“此留者自计为巢功重,彼去者既经楚痛,理无固心。”群下伏其深察。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檐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凡所察究,多如此类,由是吏人莫敢欺犯。后为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王如故。历政有美绩。

    惠素为文明太后所忌。诬惠将南叛,诛之。惠二弟初、乐与惠诸子同戮。后妻梁氏亦死青州,尽没其家财。惠本无衅故,天下冤惜焉。

    惠从弟凤为定州刺史、安县王长乐主簿。后长乐以罪赐死,时卜筮者河间邢瓚辞引凤,云长乐不轨,凤为谋主,伏诛。唯凤弟道念与凤子及兄弟之子皆逃免,后遇赦乃出。太和十二年,孝文将爵舅氏,诏访存者。而惠诸从以再离孥戮,难于应命。唯道念敢先诣阙,乃申后妹及凤兄弟子女之存者。于是赐凤子屯爵柏人侯,安祖浮阳侯,兴祖安喜侯,道念真定侯,从弟寄生高邑子,皆加将军。十五年,安祖昆弟四人,以外戚蒙见。诏谓曰:“卿之先世,内外有犯,得罪于时。然官必用才,以亲非兴邦之选。外氏之宠,超于末叶。从今已后,自非奇才,不得复外戚谬班抽举。既无殊能,今且可还。”后例降爵,宜祖等改侯为伯,并去军号。

    帝奉冯氏过厚,于李氏过薄,舅家了无叙用,朝野人士,所以窃议。太常高闾,显言于禁中。及宣武宠隆外家,并居显位。乃惟孝文舅氏,存已不沾恩泽。景明末,特诏兴祖为中山太守。正始初,诏追崇惠为使持节、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刺史、中山公。太常考行,上言:案谥法,武而不遂曰壮,谥曰壮公。

    兴祖自中山迁燕州刺史,卒。以兄安祖子侃晞为后,袭先封南郡王。后以庶姓罢王,改为博陵郡公。侃晞为庄帝所亲幸,拜散骑常侍、尝食典御。帝之图尔硃荣,侃晞与鲁安等持刃于禁内杀荣。及庄帝蒙尘,侃晞奔梁。

    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之兄也。自云本勃海蓚人。五世祖顾,晋永嘉中,避乱入高丽。父飏,字法脩。孝文初,与弟乘信及其乡人韩内、冀富等入魏,拜厉威将军、河间子;乘信明威将军,俱待以客礼。遂纳飏女,是为文昭皇后,生宣武。飏卒,景明初,宣武追思舅氏,征肇兄弟等。录尚书事、北海王详等奏,飏宜赠左光禄大夫,赐爵勃海公,谥曰敬。其妻盖氏,宜追封清河郡君。诏可。又诏飏嫡孙猛袭勃海公爵,封肇平原郡公,肇弟显澄城郡公,三人同日受封。始宣武未与舅氏相接,将拜爵,乃赐衣帻,引见肇、显于华林都亭。皆甚惶惧,举动失仪,数日之间,富贵赫奕。是年,咸阳王禧诛,财物珍宝、奴婢、田宅多入高氏。未几,肇为尚书右仆射、冀州大中正,尚宣武姑高平公主,迁尚书令。肇出自夷土,时望轻之。及在位居要,留心百揆,孜孜无倦,世咸谓之为能。宣武初,六辅专政,后以咸阳王禧无事构逆,由是委肇。肇既无亲族,颇结朋党,附之者旬月超升,背之者陷以大罪。以北海王详位居其上,构杀之。又说宣武防卫诸王,殆同囚禁。时顺皇后暴崩,世议言肇为之。皇子昌薨,佥谓王显失于医疗,承肇意旨。及京兆王愉出为冀州刺史,畏肇恣擅,遂至不轨。肇又谮杀彭城王勰。由是朝野侧目,咸畏恶之。因此专权,与夺任己。又尝与清河王怿于云门外庑下,忽忿诤,大至纷纭。太尉、高阳王雍和止之。高后既立,逾见宠信。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

    延昌初,迁司徒。虽贵登台鼎,犹以去要怏怏,众咸嗤笑之。父兄封赠虽久,竟不改瘗。三年,乃诏令还葬。肇不自临赴,唯遣其兄子猛改服诣代,迁葬于乡。时人以肇无识,哂而不责也。及大举征蜀,以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为之节度。与都督甄琛等二十余人,俱面辞宣武于东堂,亲奉规略。是日,肇所乘骏马,停于神兽门外,无故惊倒,转卧渠中,鞍具瓦解,众咸怪异。肇出,恶焉。

    四年,宣武崩,赦,罢征军。明帝与肇及征南将军元遥等书,称讳言以告凶问。肇承变,非唯仰慕,亦忧身祸,朝夕悲泣,至于羸悴。将至,宿瀍涧驿亭,家人夜迎省之,皆不相视。直至阙下,缞服号哭,升太极殿,尽哀。太尉高阳王先居西柏堂,专决庶事,与领军于忠,密欲除之。潜备壮士直寝邢豹、伊盆生等十余人于舍人省下。肇哭梓宫讫,于百官前引入西廓,清河王怿、任城王澄及诸王等皆窃言目之。肇入省,壮士扼而拉杀之,下诏暴其罪恶,称为自尽。自余亲党,悉无追问。削除职爵,葬以士礼。逮昏,乃于厕门出其尸归家。初肇西征,行至函谷,车轴中折,从者皆以为不获吉还也。灵太后临朝,令特赠营州刺史。永熙二年,孝武帝赠使持节、侍中、中外诸军事、太师、大丞相、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

    肇子植,自中书侍郎为济州刺史,率州军讨破元愉别将有功,当蒙封赏。不受。云:“家荷重恩,为国致效,是其常节,何足以膺进陟之报?”恳恻发于至诚。历青、相、朔、恆四州刺史,卒。植频莅五州,皆清能著称,当时号为良刺史。赠安北将军、冀州刺史。

    肇长兄琨,早卒,袭飏封勃海郡公,赠都督五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冀州刺史。诏其子猛嗣。

    猛字豹兒,尚长乐公主,即宣武同母妹也。拜驸马都尉,历位中书令,出为雍州刺史,有能名。入为殿中尚书,卒。赠司空、冀州刺史。孝武帝时,复赠太师、大丞相、录尚书事。公主无子,猛先在外有男,不敢令主知,临终方言之,年岁三十矣。乃召为丧主。寻卒,无后。

    琨弟偃,字仲游。太和十年,卒。正始中,赠安东将军、都督、青州刺史,谥曰庄侯。景明四年,宣武纳其女为贵嫔,及于顺皇后崩,永平元年,立为皇后。二年,八坐奏封后母王氏为武邑郡君。

    偃弟寿,早卒。寿弟即肇也。肇弟显,侍中、高丽国大中正,早卒。

    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也。祖略,姚兴勃海公姚逵平北府谘议参军。父深,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太武克统万,深以降款之功,赐爵武始侯。后拜河州刺史。

    国珍少好学,雅尚清俭。太和十五年袭爵,例降为伯。女以选入掖庭,生明帝,即灵太后也。孝明帝践祚,以国珍为光禄大夫。灵太后临朝,加侍中,封安定郡公。追崇国珍妻皇甫氏为京兆郡君,置守冢十户。尚书令、任城王澄奏,安定公宜出入禁中,参谘大务。诏屈公入决万机。寻进位中书监、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赐绢,岁八百疋,妻梁四百匹,男女姊妹各有差。国珍与太师高阳王雍、太傅清河王怿、太保广平王怀入居门下,同厘庶政。诏依汉车千秋、晋安平王故事,给步挽一乘,自掖门至于宣光殿,得以出入,并备几杖。后与侍中崔光,俱授帝经,侍直禁中。国珍上表陈刑政之宜,诏皆施行。

    延和初,加国珍使持节、都督、雍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灵太后以国珍年老,不欲令其在外,且欲示以方面之荣,竟不行。迁司徒公,侍中如故。就宅拜之。灵太后、明帝率百僚幸其第,宴会极欢。又追京兆郡君为秦太上君。太上君景明三年薨于洛阳,于此十六年矣。太后以太上君坟瘗卑局,更增广,为起茔域门阙碑表。侍中崔光等奏:“按汉高祖母始谥曰昭灵夫人,后为昭灵后;薄太后母曰灵文夫人,皆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今秦太上君未有尊谥,陵寝孤立,即秦君名,宜上终称,兼设扫卫,以慰情典。请上尊谥曰孝穆,权置园邑三十户,立长丞奉守。”太后从之。封国珍继室梁氏为赵平郡君。元叉妻拜为女侍中,封新平郡君,又徙封冯翊君。国珍子祥妻长安县公主,即清河王怿女也。

    国珍年虽笃老,而雅敬佛法,时事洁齐,自礼拜。至于出入侍从,犹能跨马据鞍。神龟元年四月七日,步从所建佛像,发第至阊阖门四五里。八日,又立观像,晚乃肯坐。劳热增甚,因遂寝疾。灵太后亲侍药膳,十二日薨,年八十。给东园温明秘器,五时朝服各一具,衣一袭,赠布五千匹,钱一百万,蜡千斤。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太后还宫,成服于九龙殿,遂居九龙寝室。明帝服小功服,举哀于太极东堂。又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斋令七人出家,百日设万人斋,二七人出家。先是巫觋言将有凶,劝令为厌胜法,国珍拒而不从,云吉凶有定分,唯修德以禳之。临死,与太后诀,云“母子善临天下”,殷勤至于再三。又及其子祥云,“我唯有一子,死后勿如比来威抑之”。灵太后以其好戏,时加威训,国珍故以为言。

    始国珍欲就祖、父,西葬旧乡。后缘前世诸胡多在洛葬,有终洛之心。崔光尝对太后前问国珍:“国公万年后,为在此安厝?为归长安?”国珍言:“当陪葬天子山陵。”及病危,太后请以后事,竟言还安定。语遂惛忽。太后问清河王怿与崔光等,议去留。怿等皆以病乱,请从先言。太后犹记崔光昔与国珍言,遂营墓于洛阳。太后虽外从众议,而深追临终之语,云:“我公之远慕二亲,亦吾之思父母也。”追崇假黄钺、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司州牧,号太上秦公,加九锡,葬以殊礼。给九旒銮辂,武贲班剑百人,前后部羽葆鼓吹,巉辌车,谥曰文宣公。赐物三千段,粟一千五百石。又诏赠国珍祖父、父,兄下逮从子,皆有封职。持节就安定监护丧事。灵太后迎太上君神柩还第,与国珍俱葬,赠襚一与国珍同。及国珍神主入庙,诏太常权给以轩县之乐,六佾之舞。

    初,国珍无男,养兄真子僧洗为后。后纳赵平君,生子祥,字元吉,袭封。故事,世袭例皆减邑,唯祥独得全封。赵平君薨,给东园秘器,明帝服小功服,举哀于东堂,灵太后服齐衰期。葬于太上君墓左,不得祔合。祥历位殿中尚书、中书监、侍中,改封平凉郡公。薨,赠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谥曰孝景。

    僧洗字湛辉,封爰德县公,位中书监、侍中,改封濮阳郡公。僧洗自永安后废弃,不预朝政。天平四年,薨。诏给东园秘器,赠太师、太尉公、录尚书事、雍州刺史,谥曰孝。

    真长子宁,字惠归,袭国珍先爵,改为临泾伯,后进为公。历岐泾二州刺史,卒,谥曰孝穆。女为清河王亶妃,生孝静皇帝。武定初,赠太师、太尉公、录尚书事,谥曰孝昭。

    子虔,字僧敬。元叉之废灵太后,虔时为千牛备身,与备身张车渠等谋叉。事发,叉杀车渠等,虔坐远徙。灵太后反政,征为吏部郎中。太后好以家人礼与亲族宴戏,虔常致谏,由是,后宴谑多不预焉。出为泾州刺史,封安阳县侯。兴和三年,以帝元舅,超迁司空公。薨,赠太傅、太尉公、尚书仆射、徐州刺史,谥曰宣。葬日,百官会葬,乘舆送于郭外。子长粲。

    长粲仕齐,累迁章武太守,为政清静,颇得人和。除兼并省尚书左丞,当官正色,无所回避。尚书左仆射赵彦深密勿枢要,中书舍人裴泽便蕃左右,以殿门受拜,皆弹纠之。彦深等颇有恨言,长粲不以介意。后主践祚,长粲被敕,与黄门冯子琮出入禁中,专典敷奏。武成还鄴,后主在晋阳,长粲仍受委留后。后主从武成还鄴,仍敕在京省判度支尚书,监议五礼。武成崩,与领军娄定远、录尚书赵彦深、左仆射和士开、高文遥、领军綦连猛、高阿那肱、右仆射唐邕,同知朝政,时人号为八贵。于后定远、文遥并出,唐邕专典外兵,綦连猛、高阿那肱别总武任,长粲常在左右,兼宣诏令。从幸晋阳。后主既富于春秋,庶事皆相归委。长粲尽心毗奉,甚得名誉。又正为侍中。丁母忧,给假驰驿奔丧。寻有诏,起复前任。陇东王长仁心欲入处机要之地,为执政不许。长仁疑长粲通谋,大以为恨,言于太后,发其阴私,请出为州。太后为言于后主,不获已,从焉。除赵州刺史。及辞,眷恋流涕,后主亦悯然慰勉之。至州,存心政事,为人吏所怀。因沐发,手不得举,失瘖,卒于州。后主闻而伤悼,在朝文武嗟叹,咸惜之。赠司空公、尚书左仆射、瀛州刺史,谥文贞公。

    长粲性温雅,在官清洁。但始居要密,便为子叔泉取清河王崔德俭女为妻。在晋阳处分,用妻弟王逖与德俭对为司徒主簿,时论以此讥之。又性好内。有一侍婢,其妻王骄妒,手刺杀之,为此忿恨,数年不相见。亲表为之语曰:“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后纳妾李氏,仍与王氏别宅,亦无朝拜之礼。嫠妇公孙氏也,已杀三夫,长粲不信,强取之,令与李氏同住,未期而亡。子仲操,位陈留太守。次叔泉,通直散骑侍郎。

    先是,望气者上言,太白食昴,法当大赦。和士开奏闻,诏降罪人以应之。尚书左仆射徐之才谙练往事,语士开曰:“天垂象,见吉凶,有成灾者,有不成灾者。案昴,赵分,或云赵地有灾。古者,王侯各在封邑,故分野有灾,当其君长。今吾等虚名,竟不之国。刺史专令一境,善恶所归,比来多以刺史为验。”未几而长粲死焉。

    宁弟盛,字归兴,位左卫将军,赐爵江阳男。历幽、瀛二州刺史,为政清静,人吏爱之。转冀州刺史,卒,赐司徒公、录尚书事、定州刺史,追封阳平郡公,谥曰懿穆。明帝后纳其女为皇太后。

    太后舅皇甫集,字元会,一字文都,安定朝那人。封泾阳县公,位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右卫大将军,赠侍中、司空公,谥曰静。

    集弟度,字文亮,封安县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领左卫将军。度顽蔽,每与人言,自称仆射,时人方之毛嘉。正光初,元叉出之为都督、瀛州刺史。度不愿出,频表固辞,乃除右光禄大夫。孝昌元年,为司空、领军将军,加侍中。元叉之见出也,恐朝夕诛灭,度与妻陈氏,多纳其货,为之左右。度无子,养兄集子子熙为子。子熙嫂赵郡太守裴佗女。佗还京师,度问佗外何消息,佗曰:“行路所闻,唯道明公多取元叉金帛,远近无不慨叹。公宜戮此罪人,以谢天下。”陈氏闻而恶之。又摄吏部事,迁司徒,兼尚书令,不拜。寻转太尉,孜孜营利,老而弥甚。迁授之际,皆自请乞。灵太后知其无用。以舅氏,难违之。然所历官,最为贪蠹。尔硃荣入洛,西奔兄子华州刺史邕,寻与邕为人所杀。

    杨腾,弘农人,文帝之舅也。父贵,琅邪郡守,封华阴男。腾妹为京兆王愉妃,故腾得处贵游。景明初,袭爵。后为襄城太守,甚有声称。文帝即位,位开府仪同三司,出镇河东。薨,赠司空、雍州刺史,谥曰贞襄。子盛。

    乙弗绘,河南洛阳人,文帝皇后之兄也。文帝即位,位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魏昌县公。又为吏部尚书。

    赵猛,太安狄那人也。姊为齐文穆皇帝继室,生赵郡公琛。猛性方直,颇有器干。齐神武举义,以预义勋,封信都县伯。累迁南营州刺史。卒,赠司空公。

    胡长仁,字孝隆,安定临泾人,齐武成皇后长兄也。父延之,魏中书令、兗州刺史。大宁中,赠司空公。

    长仁以内戚,历位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及武成崩,预参朝政,封陇东郡王。左丞郦孝裕、郎中陆仁惠、卢元亮厚相结讬。长仁每上省,孝裕必方驾而来。省务既繁,簿案堆积,令史欲谘都坐者,日有百数。孝裕屏人私话,朝退亦相随。仁惠、元亮又伺闲而往,停断公事,人号为三佞。长仁私游仄密,处处追寻。孝裕劝其求进,和士开深疾之,于是奏除孝裕为章武郡守,元亮为淮南郡守,仁惠为幽州长史。孝裕又说长仁曰:“王阳卧疾,和士开必来,因而杀之。入见太后,不过百日失官,便代其处。”士开知其谋,更徙孝裕为北营州建德郡守。长仁每干执事,求为领军。将相文武以主上富于春秋,母后家不可专政,故抑而不许。以本官摄选。长仁性好威福,意犹未尽。先是尚书胡长粲奏事内省,长仁疑粲间己,苦请太后出之。

    天统五年,从驾自并还鄴,夜发滏口,帝以夜漏尚早,停于路傍。长仁后来,谓是从行诸贵,遂遣门客程牙驰骑呼问。帝遣中尚食陈德信问是何人,牙不答而走。帝命左右追射之。既而捉获,因令壮士扑之,决马鞭二百,牙一宿便死。士开因此,遂令德信列长仁倚亲骄豪无畏惮。由是,除齐州刺史。及辞于昭阳,列仗引见,长仁不敢发语,唯泣涕横流。到任,启求暂归,所司不为奏。怨愤,谋令冀州人李揩墙刺和士开,其弟长咸告之。士开密与祖孝徵议之,孝徵引汉文帝杀薄昭为故事,于是敕遣张固、刘桃枝驰驿诣齐州,责长仁谋害宰辅,遂赐死。

    先是,太白食昴,占者曰:“昴为赵分,不利胡王。”长仁未几死。长仁性好歌舞,饮酒至数斗不乱。自至齐州,每进酒后,必长叹欷歔,流涕不自胜,左右莫不怪之。

    寻而后主纳长仁女为后,重加赠。长仁子君璧,袭爵陇东王。君璧弟君璋,及长仁弟长雍等,前后七人并赐爵,合门贵盛。后废后,稍稍黜退焉。

    隋文帝外家吕氏,其族盖微。平齐后求访,不知所在。开皇初,济南郡上言,有男子吕永吉,自称有姑字苦桃,嫁为杨讳妻。勘验,知是舅子。始追赠外祖双周为上柱国、太尉、八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封齐郡公,谥曰敬。外祖母姚氏为齐敬公夫人。诏并改葬,于齐州立庙,置守冢十家,以永吉袭爵,留在京师。及大业中,授上党郡太守。性识庸劣,职务不理。后去官,不知所终。

    从父道贵,性尤顽騃,言词鄙陋。初自乡里徵入长安,上见之悲泣。道贵略无戚容,但连呼帝名云:“种未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姊。”后数犯忌讳,动致违忤。上甚耻之,乃命高颎厚加供给,不许接对朝士。拜上仪同三司,出为济南太守,令即之任,断其入朝。道贵还至本郡,高自崇重,每与人言,自称皇舅。数将仪卫,出入闾里,从故人游宴,庶僚咸苦之。后郡废,终于家,子孙无闻焉。

    论曰:三五哲王,防深虑远;舅甥之国,罕执钧衡;母后之家,无闻倾败。爰及汉晋,颠覆继轨,皆由乎进不以礼,故其毙亦速。自魏至隋,时移四代,得失之迹,斯文可睹。苟不倾宗,终致亡国,周隋之际,可为鉴焉。若使开皇创业,不取惩于已往,独孤权侔吕、霍,必败于仁寿之前;萧氏势均梁、窦,岂全于大业之后。今或不陨旧基,或更隆先构,岂非处之以道,远权之所致乎?

    译文:

    左靠贤人辅佐右靠贵戚支持,崇尚道德尊重功业,这是帝王所以能够统治天下的原因。殷王朝开创根基没有凭借莘氏作为辅佐;周王朝的伟业没有用姒姓作为助手。然而综观历代的外戚,藉母后的权力獾取高官厚禄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保持长久,他们必然要遭受颠覆之祸。这是为什么呢?都是由于在上者不能公平待人,在下者只知邀恩求宠,造就好比小牛犊拉大车,细木作大梁,无德而居高位,只知进而不知退,忘记了满招损的告诫,不考虑居高则危的道理,所以鬼魅窥视其室,忧患必定降临在他的身上,像这样的杀身灭族的事在西汉、东汉多次出现。在艰难中显出忠诚,功绩传播于国家,不以谦虚自养,仍免不了跌倒失败之祸;更何况道义不足以济世,仁德不足以利物,反而夸耀自己的才能,以富贵骄人的小人了!

    魏道武帝初年,贺讷广有部众,成为皇统帝祚的辅佐,其余有的以劳勤立业,有的因亲绿受恩。齐氏后妃的亲族,大多得到保全。胡长仁因为进谗言而留下灾祸,斛律光因为遭忌恨而被杀身亡,都不是因为女宠的盛衰而造成的。娄昭因为有辅佐立国的功劳,推崇他的名号车服,况且霸业刚刚起始,当时大家同心同德。衰颓暴虐的征兆,也由此而起。北齐靖德、昭训雨后,都是良家遗孽,至死不变,固然不用多说。又其子没有继世,权力难以妄假。昭信皇后不祇是寒素门第履行妇道,最终受到被废的羞辱,而且身处威严之地,自己不能改变处境。有周立国,皇后亲族起初没有参与政事。到了后来外戚窃权,最终改换了朝代,这本是西汉覆灭的教训,是魏文帝深深告诫子孙的。隋文帝即位之初,文献皇后倾力相助;隋炀帝即位之初,萧妃即参预机要。所以情意深厚礼节周全,始终设有改变。皇亲国戚,役有参与朝政,兄弟也没有特殊的恩宠。至于住着豪华宅第,拥有亿万家产,光照乡里,称霸四方,势比三公,一门五侯者,整整一代未曾有过。考核前朝的君主,可说是矫正他们的弊端了。所以虽然社会动荡不安,而没有陷于不义的,虽然朝代变更,都能够得到保全。这和凭借亲戚关系受到宠幸,追逐其不应有的,而随即就跌倒陨落的相比较,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啊!造就是所谓应当爱之以礼。

    外戚传,《魏书》有贺讷、刘罗辰、姚黄眉、杜超、贺迷、闾毗、冯熙、李峻、李惠、高荤、于劲、胡国珍、李延室,《齐书》有赵猛、娄散、余朱文畅、郑仲礼、李祖升、元蛮、胡长仁,《周书》无外戚传,《隋书》有独孤罗、萧归。如今以刘罗辰、李峻、于劲、李延蹇、娄散、余朱文畅、郑仲礼、李祖升、元蛮、独孤罗、萧归各附其家传,其余一并收入此篇。又查检杨腾、乙弗绘附于魏之末,以充实《外戚传》。

    贺讷,代郡人,魏道武皇帝的舅舅,献明后的兄长。他的先世为君长。祖父名纥,娶平文帝女为妻。父名野干,娶昭成帝女辽西公主为妻。昭成帝去世,各部不和,献明后与道武帝及卫王、秦王依从贺讷。正逢苻坚命刘库仁分理国事,道武帝返回居住在独孤。贺讷总理东部为大人,迁居至大宁,所作所为多有恩信,部众多来归附他,与刘库仁力量相等。苻坚授予贺讷鹰扬将军的称号。后来刘显谋反,道武帘轻骑回到贺讷处,贺讷惊奇地拜见说:“皇上将来复国,应当念及老臣。”道武帝笑着回答说:“诚如舅言,是不会忘记的。”贺讷次弟染干粗暴,憎恨道武帝,常常图谋反叛。因为道武帝每每受到皇姑邃西公主的保护,所以染干不能随心所欲,各部大人希望贺讷兄弟推举道武帝为主,染干不同意。于是贺讷与各部大人劝道武帝进位,道武帝在牛川登上代王位。到道武帝讨伐吐突邻部,贺讷兄弟于是心怀不轨,率部帮助吐突邻部。道武帝击之,大获全胜,贺讷西逃。卫辰派遣其子直力辊征讨贺讷,贺讷告急请降、、道武帝派遣精锐骑兵二十万救援,于是迁移贺讷部落及他各位弟弟于东部疆界。贺讷又与慕容垂相通,慕容垂封他为归善王。染干阴谋杀害贺讷而取代他的位置,因此贺讷与染干互相攻击。慕容垂派遣其子慕容麟讨伐他们,在牛都打败染干,在赤城攻破贺讷。道武帝派遣军队救援贺讷,慕容麟这才退走。贺讷跟从道武帝平定中原,被授予安远将军。以后各部分散,各有疆土,不能随意迁移,他们的君长大人,都同于编户。贺讷以元舅的身份,受到皇帝尊重,但是没有统领军队。以高寿死于家中。

    贺讷弟贺卢,也跟从皇帝平定中原,因功赐爵辽西公。皇帝派遣贺卢会同卫乇托跋仪伐邺,贺卢自认为是皇帝的小男,不肯受托跋仪指挥。皇帝派遣使者严词责备他,贺卢于是心生忿恨,与托跋仪的司马丁建产生嫌疑,更加互相猜忌。正逢道武帝下指示命令托跋仪离开邺,贺卢也返回。道武帝任命贺卢为广川太守,贺卢生性雄豪,以位居冀州刺史王辅之下感到耻辱,偷袭杀死王辅,投奔慕容德。慕容德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广宁王。广固一役失败,贺卢也死于战争。

    贺讷的堂弟叫贺悦。当初,道武帝住在贺兰部下,民众还没有甘心归顺,只有贺悦举部相从。又暗中为道武帝祈祷天神,请求成就其大业,表现出一片至诚。皇帝赞许他,对他很宠幸。后来平定中原,因功赐爵巨鹿侯,进爵北新公,后去世。

    他的儿子贺泥继承爵位,后来降为肥如侯。道武帝去世后,京城骚动不安,贺泥在安阳城北举起烽火,贺兰部人都赶往东城。明元帝即位以后,才停止此举。下诏贺泥与元潭等八人在皇帝左右拾遣补阙。与北新侯安同持节兼管并、定二州,弹劾上奏并州刺史元六头等,都认罪,州郡安定。后来跟从太武帝征讨赫连昌,以功进爵为琅邪公,国家有大事要商议,常常参预。又征讨蠕蠕,为别道将,由于追逐贼寇不力,虚报俘虏数量,按法律应当斩首,赎为庶人。遇了很久,拜为光禄勋,任外都大官,恢复原来的爵位。在官任上去世,儿子丑建继承官爵。

    姚黄眉,是姚兴的儿子,明元帝昭哀皇后的弟弟。姚泓被灭后,姚黄眉乘间投奔魏国。明元帝以隆重的礼节对待他,赐给他陇西公的爵位,给他娶阳翟公主为妻,拜为驸马都尉,赐给他隶户二百户。太武帝即位后,升任内都大官,后又拜为太常卿,死于任上。赠封雍州刺史、陇西王,谥号为献,陪葬于金陵。姚黄眉生性温和厚道,不大计较得失,太武帝对他的去世感到痛惜,所以赠礼特别鲎厚。

    杜超字祖仁,是魏郡邺人,密皇后的哥哥。年少时有气节操守。泰常年问,担任相州别驾。始光年间,太武帝思念舅家,封杜超为阳平公,娶南安长公主为妻,拜为驸马都尉,官任大鸿胪卿。皇上亲自到他的府第,赏赐成千上万。神傲三年,命杜超兼任征南大将军、太宰,进爵为王,镇守邺。追加杜超父亲杜豹为镇东大将军、阳半景王,母亲称巨鹿惠君。真君五年,杜超被他的部下杀害,太武帝亲临致丧,哀伤恸哭很长时间。谥号为威王。长子道生赐给城阳侯的爵位,后来担任秦州刺史,又进爵河东公。道生弟凤凰继承杜超爵位,加任侍中、特进。太武帝思念杜超生前功绩,想任命凤凰担任定州刺史。凤凰不愿离开朝廷,这才作罢。凤凰之弟道儁被封为发干侯,镇守枋头,授兖州刺史。

    杜超已经去世,又授任杜超堂弟杜遣侍中、安南将军、开府、相州刺史,调入京城任内都大官,进爵位为广平王。杜遣生性忠厚,多次调动在各州郡担任官职,都有好名声。去世后,赠官太傅,谥号为宣王。

    长子元宝,官至司空。元宝的弟弟胤宝,任司隶校尉。元宝又进封爵位为京兆王。等元宝返回而他的父亲杜遣去世。第二天应当入朝谢恩,元宝想上表说明,文成帝不知道杜遗已经去世,责怪他迟迟不见,下令召见他。元宝将要入宫,旁人阻止他说:“应以家有丧事推辞。”元宝想显示他的受宠,役有听从,于是不顾丧事在身而入宫。不久,以谋反罪被杀,亲属随从都斩首,只有元宝的儿子世冲逃遇这一灾难。当时朝廷想要削除杜超的爵位,中书令高允上表申述。后来杜道儁在兖州的属吏汲宗等人说道儁在兖州有德政,以前受牵连削去爵位被杀,尸骨暴露请予收葬。表章上奏,皇帝认为正当而听从。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爵位南康公,谥号为昭。世冲继承杜遗公的爵位。

    贺迷,是代郡人,太武帝敬哀皇后的伯父。皇后生下景穆。起初,皇后少年时失去父母,父兄的近亲只有贺迷,所以蒙恩赐爵为长乡子。去世后,赠官光禄大夫、爵位为五原公。

    闾毗,是代郡人,蠕蠕国君主大檀的亲属,太武帝时从蠕蠕国前来投降。闾毗就是恭皇后的哥哥。恭皇后生文成帝。文成帝太安二年,任命闾毗为平北将军,赐爵河东公;他的弟弟间纥为宁北将军,赐爵零陵公。这一年,都加官侍中,进爵位为王。间毗任征东将军,评尚书事;闾纥任征西将军、中都大官。其余子弟赐爵为土者二人,为公者五人,为侯者六人,为子者三人,同时受封,所以恩宠显赫。和平二年,追谧恭皇后祖父间延为定襄康公,父闾辰为定襄懿王。阎毗去世,赠官太尉,又追赠间毗妻为河东王妃。子问惠继承闾毗的爵位。阎纥去世,赠官司空。子间豆,后来赐名为庄。太和年间,开始设立三长,任命闾庄为定户籍大使,当时很受好评。十六年,按照条例降低爵位。后来担任七兵尚书,在任上去世。

    阎纥弟闾染,官任外都大官、冀州刺史,封江夏公,后来去世。

    起先,文成帝因为乳母常氏有保护的功劳,即位以后,尊她为保太后,后来尊为皇太后。兴安二年,太后前兄常英字世华,从肥如令越级提拔为散骑常侍、镇车大将军,赐爵位为辽西公;弟常喜,任镇军大将军、祠曹尚书,封带方公;三个妹妹都封为县君;妹夫王睹为平州刺史,封辽东公。又追赠常英的祖父前秦苻坚时担任扶风太守的常亥为镇西将军,封辽西简公;父亲勃海太守常澄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封辽西献王;常英的母亲许氏为博陵郡君。派遣兼太常卢度世持节改葬献王于辽西,为之树碑立庙,派一百户守墓。大安初年,常英任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进封爵位为王;常喜任左光梂大夫,改封为燕郡公;堂兄常泰为安东将军,封朝鲜侯;常欣子伯夫任散骑常侍、选部尚书;次子常员任金部尚书;常喜子常振任太子庶子。三年,常英领太师官职,评尚书事,内都大官,常伏、常寅、常泰等为州刺史。五年,下诏封太后母宋氏为辽西王太妃。和平元年,任常喜马洛州刺史。

    当初,常英事奉宋氏不尽心,而王睹事奉宋氏很周到,在和龙吃饭,没有车子和牛,宋氏劳累不前,王暗背着宋氏前去。这时,宋氏不喜欢常英等人,不如待王睹那样感情深厚。宋氏对太后说:“为什么不封王睹为王而罢黜常英?”太后说:“常英是长兄,是全家之主,家里有小小的不顺之处,何必追究,王啫虽然尽力,毕竟姓王不姓常,如何在常英之上。任为本州岛郡公,也足以报答了。”天安年问,常英任平州刺史,常欣任幽州刺史,常伯夫进爵位为范阳公。常英贪污纳贿,降级徙于敦煌。常家各弟兄自从兴安年间到此时,都以亲疏关系分别受封爵位赏赐土地宅院,当时称为兴盛。后来常伯夫任洛州刺史。因为贪赃渎职欺诈妄为,于京师斩首。承明元年,召还常英恢复官帜。去世后,谥号为辽西平王。

    开始召还常英,常英梦见太阳坠落在他所居住的黄山下水中,村里人用车子和牛拉也拉不出来,常英独自抱着而回来了。听到的人都感到很惊异。

    后来常员和伯夫子禽可共同写匿名信诽谤朝政。事情暴露后,有关官府执行法令,当刑及五族。孝文帝因为昭太后的缘故,只判罪常员和禽可一家。常欣年老,被赦还家,放回他的一个孙子瞻养他,发还奴婢和田宅。其家僮被抄没入官的有百人之多,金银绸缎布匹数以万计,赐给尚书以下宿卫以上各级官吏。他的女婿及亲信在朝中做官的,一律免去官职回乡。太和十一年,孝文帝、文明太后因为昭太后的缘故,全部归还他们家先后役入官府的妇女,任命常喜的儿子常振出任代理正平郡的官职,后来去世。

    冯熙字晋国,长乐信都人,是文明太后的哥哥。祖父冯弘,是北燕王。太武帝平定辽海后,冯熙的父亲冯朗内迁,官做到秦、雍二州刺史,封辽西郡公,由于犯事被杀,文明太后临朝处理政事,追赠冯朗假黄钹、太宰,封为燕宣王,在长安建立庙宇。

    冯熙生于长安,为姚氏魏母所抚养。由于叔父乐陵公冯邈因战争陷入蠕蠕,魏母于是带冯熙逃避到氏、羌中抚育。冯熙年十二,爱好骑马射箭,有勇力才干,氐、羌都归附他。魏母不希望他这样,把他带回长安,向学者求学。他跟从老师学习《孝经》、《论语》,喜欢阴阳兵法之学。长大后,来往于华阴、河东二郡之间。广交游,不拘小节,不管是儒士还是平民,来了就接待。

    冯熙的姑姑先进入宫庭,为太武帝的左昭仪。他的妹妹为文成帝后,就是文明太后。派人到外边访寻,得知冯熙所在的地方,征召他赶赴京城,拜为冠军将军,赐爵位为肥如侯,娶景穆恭皇后女博陵长公主为妻,拜为驸马都尉。又出任定州刺史,进封爵位为昌黎王。献文帝即位,任太傅,累拜为内都大官。孝文帝即位,文明太后临朝处理政事,皇帝于是秉承旨意任命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统领秘书事。冯熙因为多次担任太师、太傅这些官,又受到皇后的恩宠,众人不理解,他自己也不安,请求到外地任职。文明太后也认为这样合适,授任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的职位和过去一样。

    洛阳虽然经历了战乱,但旧《三字石经》完好如旧,到冯熙和常伯夫相继担任州的长官,把毁坏的分开,以至于严重破损。冯熙为政不仁,而相信佛法。他自己出家财在各个州镇建造佛寺七十二处。缮写十六部一切经,延请高僧,天天讲经说法不知疲倦,费用亦不计其数。而所营建的佛塔佛寺大多在高山峻岭,人畜多有伤亡。有僧倡劝阻他,冯熙说:“建成以后,大家只看到佛寺,哪里知道人畜伤亡。”其中北芒寺碑文,为中书侍郎贾元寿所撰,孝文帝多次登临北芒寺,亲自读这个碑文,称为佳作。冯熙担任州的长官,因为掠取别人子女为奴婢,有姿色的女子纳为小妾,有子女数十人,所以被称为贪婪放纵。

    后来授任内都大官,太师的职位和过去一样。冯熙事奉魏母孝顺慎重,如同事奉亲生母亲。魏母去世后,他赤脚散发,三天滴水不进。皇帝下诏不许其以母丧行礼,冯熙上表请求按趟氏孤儿之例居丧,皇帝以为其情可感,让他服丧服一年。后以例降,改封为京兆郡公。

    皇帝以冯熙之女为后,说:“《白虎通义》讲:君主不以一般臣礼相待的有三种人。妻子的父母是其中之一。这所谓侍奉宗庙,不应夺其亲情。然而吾季着明于《春秋》,不以臣视之也见于已往的文书,既已允许通体之一,用来表示对至高无上皇帝的恭敬。比拟皇后配享于宗庙,帝王后宫之事既已布施,没有听说有关官府,陈奏它的法式。可以韶令太帅,停止按臣下行礼。”又勒令收集图书制定仪式交付外面。孝文帝前后娶冯熙的三个女儿,两个为后,一个为左昭仪。因此冯氏更加受宠,赏赐多至成千上万。皇帝每次下诏冯熙上书不必称臣,入朝不拜,冯熙上书仍和以前一样。

    冯熙在这以后生了病,连续躺了四年,皇帝派去问候的太监来往不断,皇帝本人也多次前往探视。将要迁都到洛,皇帝亲自与冯熙道别,看到他病势严重,感伤得掉下了眼泪。暗中敕令宕昌公王遇说:“太师万一病故,由你办理丧事。”十九年,冯熙在代郡去世。皇帝当时在淮水之南,留守京城的官员向皇帝报告,皇帝回到徐州,于是发丧,举行总麻服的丧礼。诏令有关官府预先明察丧事吊唁的仪式,并挖开魏京的陵墓,并让公主的棺柩都朝向伊洛方向。凡丧事用品,都由公家准备。又敕令代郡供给彩帛等丝织物前后有六干匹,以供丧事之用。皇后到代都哭丧,太子元恂也赶赴代都吊唁。将要下葬,赠给假黄钹、侍中、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衔,加黄屋、左纛,备九锡、前后部羽葆鼓吹,皆依照晋太宰安平献王的规格。有关官府奏请给谥号,下诏说:“可用威强恢远曰武,给他作谥号。”棺柩到了洛七里涧,皇帝穿着丧服迎接,对着棺柩哭拜。下葬那天,送棺柩到墓所,亲自作墓志铭。

    冯熙有二子,名冯诞、冯修。

    冯诞字思正,冯修字宝业,都姿容美丽。才十余岁,文明太后就把他们引入宫中,进行教育。然而不能熟读经史,兄弟俩没有学问,祇是修饰容貌仪表,宽和文雅恭谨罢了。冯诞与孝文帝同岁,幼时侍读,受到优待,娶孝文帝妹妹乐安长公主为妻,为驸马都尉、侍中、征西大将军,封南平王。冯修任侍中、镇北大将军、尚书,封东平公。又任命冯诞为仪曹尚书,知殿中事。到罢免异姓王时,冯诞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军将军、特进,改封为长乐郡公。冯诞拜官时,孝文帝立于庭中,速远地接受他的拜谢,完了以后回到宫室。冯修降为侯。

    冯诞、冯修虽然同时在宫中长大,但性格情趣完全不同。冯诞淳朴,冯修浮夸。冯诞也不能使他改正,但常常报告太后。孝文帝严厉责备他,甚至于拷打。因此冯修对冯诞怀恨在心,暗中结交与冯诞有怨恨的人,求得毒药,想放在食物中害死冯诞。事情被发觉,皇帝亲自盘问,真相大白。冯诞向皇帝请求保全冯修的性命。皇帝因为冯诞父亲年已老,又看重冯诞的情意,没有把冯修依法处理,鞭打了一百余下,降为平城平民。冯修之妻是司空穆亮之女,要求和冯修离婚,并免去官职。皇帝援引管叔、蔡叔之事,汝有批准。

    皇帝宠爱冯诞,常常和他同车出行,同案而食,同席而卧。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虽当值宫中,但是比不上冯诞受宠。十六年,任命冯诞为司徒。皇帝本来喜爱冯诞,授官之日,亲自为他作三让表,并启。将拜,又为他写奏章答谢。不久加车骑大将军、太子太师。十八年,皇帝说他没有师傅的风度,冯诞深深自责。冯诞跟随皇帝南伐,十九年,到锺离。冯诞生病不能侍从,皇帝每日问候,医药不断。皇帝决心进兵长江,于是下令六军从锺离出发,与冯诞泣别,左右的人没有一个不掉泪的。当时冯诞已极度疲乏,强撑着坐起来看着皇帝,欲哭无泪,说“梦见太后来呼唤我”。皇帝呜咽,握手而剐,于是进军。当天,离开锺离约五十里路,黄昏时,得知冯涎已经去世,皇帝悲哀万分。当时崔慧景、裴叔业的军队在中淮,离出发之地不过百里,皇帝于是轻车西还,跟从的有几千人,夜里到冯诞去世的地方,抚尸痛哭,好像失去最亲的亲人,直到天亮声泪不绝。跟从的人也都放声哀哭。皇帝穿着丧服行礼,亲临致祭,撤乐去膳,向六军宣布命令,停止向长江进发。皇帝亲自北渡,痛哭悲哀到了极点。丧车至洛阳,皇帝仍在锺离。命留守赐给办丧事的布帛五千匹、谷五千斛,以供丧事之用。加赠假黄铁、使持节、大司马,领司徒、侍中、都督,太师、驸马和公的爵位同以前一样。又加给特殊的恩礼,赐以九命,按照晋大司马、齐王司马攸的规格。有关官府奏请谥号,下韶说:“根据谧法,主善行德叫元,柔克有光叫懿。过去贞惠兼美,受到三谧的荣耀;忠武双徽,受赐两号的美盛。既应按照先例,又当符合重臣之位。既然从小就情意深厚,了解他的惟有我,根据他的品行,谥号叫元懿。”皇帝又亲自为他作碑文和写挽歌,都是词美而情哀,其隆重之程度没有先例。皇帝返回京城,于是亲自到冯诞的坟墓,停下车来哀悼。命令彭城土元勰下诏各官脱去朱红的官服,穿单衣用头巾裹住头发哭祭冯诞,位尊者以朋友的身份,位低者以下属的身份。乐安长公主忠贞敦厚有礼节,生有二个儿子。

    长子冯穆,字孝和,继承冯熙的爵位,因为避讳皇子元愉封爵,改封扶风郡公。娶孝文帝女顺阳畏公主为妻,拜为驸马都尉。历任员外通直散骑常侍,、冯穆与其叔辅兴不和。辅兴去世,赠官相州刺史,将要下葬之时,而冯穆乘高车骑良马,恭敬地接受官职,宾朋满座,误笑风生,被御史中尉、东平王元匡所弹劾。后来任金紫光禄大夫,在河阴遇害,赠司空、雍州刺史。子冯同,宇景昭,继承爵位昌黎王。不久因为异姓罢去王爵,仍继承扶风郡公。子冯峭,字子汉,齐朝受禅,按例降爵。

    冯穆弟冯颢,继承父亲冯诞长乐郡公的爵位。

    冯修弟冯聿,字宝兴,是废后同母的兄长。官任黄门郎,封信都伯?后来因为妹妹的关系被废黜,罢免为长乐百姓。宣武帝时,死于河南尹任上。

    冯聿同母弟弟冯风,从小养在宫中,文明太后特别爱护思念。几年之中赐爵位至北平王,拜为太子中庶子,出入宫中,恩宠与二位哥哥相当。孝文帝亲政以后,恩宠稍藏,降为侯爵。幽后立,再度当官。幽后去世后,又成了无权的散官。冯风去世,赠青州刺史。

    崔光兼任黄门,与冯聿一起当值。崔光常常对冯聿说:“您家富贵太盛,最终一定要衰败的。”冯聿说:“我家有什么地方对不起天下之人,你这样咒我!”崔光说:“以古推今,不可不慎。”当时冯熙为太保,冯诞为司徒、太子太傅,冯修为侍中、尚书,冯聿任职黄门,废后在位,宠爱还没有衰减。一年后,冯修因罪被废,冯熙、冯诞去世,皇后被废,冯聿离去。当时人认为兴盛久了一定会衰败。

    李惠,中山人,是思皇后的父亲。父李盖,从小就有名,历任殿中都官二尚书、左将军,封马南郡公。起初,太武帝的妹妹武威长公主是故凉王沮渠牧犍的妻子,太武帝平定凉州,得到公主通消息的帮助,所以给予的恩遇比较多,诏令李盖娶她为妻。李盖的妻子与氏被离弃。后来李盖加侍中、驸马都尉、殿中都官尚书、右仆射。在官任上丢世,追赠征南大将军、定州刺史,封中山王,谥号为庄。

    李惠二十岁时继承父爵,娶襄城王韩颓的女儿为妻,生有两个女儿,长女即是皇后。李惠历任散骑常侍、侍中、征西大将军、秦益二州刺史,进封爵位为王。转任雍州刺史、征南大将军,加任长安镇大将。李惠善于思考。雍州厅堂上有燕子争巢,相斗已有多日,李惠派人捕获,试命公府主簿来决断此事,都推辞。李惠于是让部卒用柔软的竹片赶燕子,不久一只飞去,一只留下,李惠笑着对部下说:“这留下的燕子自以为筑巢功大,那飞去的燕子受打有点疼,就走了。”部下都佩服他观察仔细。有背着盐和背着柴的人,一同在树荫下休息,要上路时,二人争夺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背用的。李惠把这二人叫出去,看着州主簿说:“凭这张羊皮能够问出谁是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的。李惠下令把羊皮放在地上,用杖击打,看见有少量盐屑,说:“知道寅情了。”让这二人看这盐屑,背柴的人跪下认罪。他所观察研究的多如这一类,从此官吏百姓都不敢欺诈。后来任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王爵如故。历任各官都有政绩。

    李惠素被文明太后所忌,诬陷李惠将要叛变南逃,把他杀了。李惠的两个弟弟李初、李乐与李惠的几个儿子同时被杀。续弦妻子梁氏也死在青州,他的家财全部被役收。李惠本来役有什么罪行,天下都为他感到冤枉。

    李惠的堂弟李凤担任定州刺史安乐王长乐的主簿。后来长乐因为有罪被赐死,当时有算卦的河间人邢瓒告发李凤,说长乐图谋不轨,李凤是出主意的人,于是也被杀死。只有李凤的弟弟道念与李凤的儿子以及侄子都逃脱,后来遇赦复出。太和十二年,孝文帝将要给舅家封爵,下诏访寻在世者。而李惠的亲属害怕再次遭受杀戮,没有出来应韶。惟有道念敢于先到宫中,申明后妹以及李凤兄弟子女中活在世者。于是赐李凤子李屯为栢人侯,安祖为浮阳侯,兴祖为安喜侯,道念为真定侯,堂弟寄生为高邑子,都加将军衔。十五年,安祖兄弟四人,以外戚的身份被垒帝召见。下诏说:“你们的先辈有过失,得罪于当时。然而官一定要用有才干的,任用亲戚不是振兴国家的措施。外戚的得宠起于末世r、从今以后,没有杰出的才干,不能不按照班次提拔升迁。既然没有特殊的才能,可暂且回去。”后降低爵位,安祖等人改侯为伯,并且去掉将军称号。

    皇帝待冯氏过厚,待李氏过薄,舅舅家设有受重用的,朝野上下,都在私下议论,太常高间,在宫中公开论说。到宣武帝时宠信外戚,都官居显位。只有孝文帝的舅家,都没有受到恩惠。景明末年,特下诏任命兴祖为中山太守。正始初年,下诏追封李惠为使持节、骠骑将车、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刺史、中山公。太常考察他的品行,上奏说:根据谧法,武而不遂曰壮,谥号壮公。

    李兴祖由中山太守升任燕州刺史,死于任上。以哥哥安祖的儿子侃晞为子,袭爵为南郡王。后以异姓免去王爵,改为博陵郡公。侃晞受到庄帝的恩宠,拜散骑常侍、尝食典御,皇帝希望摆脱汆朱荣的控制,侃晞与鲁安等人在官内持刀杀死余朱荣。等到庄帝逃亡在外,侃晞投奔了梁朝。

    高肇宇首文,是文昭皇太后之兄。自己说原本是勃海郡蓓人。五世祖高颅,于西晋永嘉年间,因避战乱到了高丽。父亲高扬,字法修。孝文帝初年,高扬与他的弟弟乘信以及乡人韩内、冀富等一起由高丽回到魏,拜为厉威将军,封河问子;乘信任明威将军。都以宾客的礼节相待。于是娶高扬的女儿,就是文昭皇后,后来生宣武帝。高扬去世。景明初年,宣武帝思念舅家,征召高肇兄弟等。录尚书事、北海王元详等上奏,高扬宜赠官左光禄大夫,赐爵勃海公,谥号曰敬。他的妻子盖氏,宜追封清河郡君。皇帝同意。又诏令高扬嫡孙高猛继承勃海公的爵位,封高肇为平原郡公,高肇弟弟高颢为澄城郡公,三人同日受封。开始宣武帝还未与舅家相兄,将要拜爵之时,赏赐给他们服饰,在华林都亭接见高肇、高额。高肇、高显都很惊慌,举动失仪。几天之中,富贵显赫。这一年,咸阳王元禧被杀,他的财物珍宝、奴婢、田地房屋大多落入高家。不久,高肇任尚书右仆射、冀州大中正,娶宣武帝姑高平公主为妻,升任尚书令。高肇出生于东夷,当时的人都看不起他,等到他官居要位,总领百官,处理政事孜孜不倦,世人都说他有能力。宣武帝初年,六辅权贵专政,后来由于咸阳王元禧阴谋举兵反叛,因此把权力交给高肇。高肇虽无亲族,结交朋友颇多,依附于他的一个月之内就提拔,背叛他的就陷害以大罪。因为北海王元详官位比他高,就罗织罪名把他杀了。又劝说宣武帝防备各个同姓王,把他们卫护起来如同囚禁一样。当时顺皇后突然去世,世人以为是高肇害死的。皇子元昌去世,众人都说王显在医疗上有过失,这是秉承了高肇的意旨。到了京兆王元愉出任冀州刺史时,怕高肇弄权,竟至谋反。高肇又进谗言杀了彭城王元勰。从此朝野上下怒目而视,既恨又怕。此后高肇独揽大权,任免官吏等大事都由他决定。他曾与清河王元悍在云龙门廊下忽然争执起来,引起混乱。太尉、高阳王元雍制止了这场纠纷。高后被立为皇后后,更加受到恩宠。高肇既任中枢要职,每件事都由他决定,本来没有多少学识,所以一举一动常常违背礼节法度,他又喜欢改变先朝的旧制,削碱官吏秩禄,废黜有功之臣,因而使得朝廷内外怨声载道。

    延昌初年,改任司徒。虽然贵为三公,仍由于变更职位而郁郁不乐,大家都嗤笑他。父兄封赠已经很久了,竟然不改葬。三年,乃诏令其回乡安葬,高肇小送葬,只派其侄高猛改服去代郡,迁葬回乡。当时人认为高肇无知,暗中讥笑他。到北魏大举征讨蜀地,任命高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进行指挥。与都督甄琛等二十余人到皇宫向宣武帝辞行,亲自接受作战方略。这一天,高肇所骑的骏马,停在神兽门外,不知什么原因骛倒,卧在水渠中,马鞍和器具分散。大家都感到奇怪,高肇对这件事很讨厌。

    延昌四年,宣武帝去世,大赦,停止征讨的军队。明帝给高肇以及征南将军元暹等去书信,告知噩耗。高肇闻讯之后,不只是思慕,也担忧自身之祸,整天痛哭,形容憔悴。将要到达,住在涟涧的驿亭,家里人夜晚去探望他,都不敢正面相对,直到宫阙之下,穿着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大声痛哭,登上太极殿,悲哀到达极点。太尉高阳王先住在西栢堂,处理政务,与领军于忠一起,暗中商议想要除掉他。潜派壮士直寝邢豹、伊盆生等十余人在舍人省下等候,高肇向皇帝的棺木哭罢,在百官面前引入西廊,清河王元泽、任城王元澄以及各王等都悄悄议论他。高肇进入省中,壮士把他掐住并刺杀了他,下诏书揭露他的罪恶,说他是自杀身死。他的亲朋党羽,都不加以追查,削除他的官职爵位,用士的礼节下葬。到了傍晚,把他的尸体从侧门送回家中。起初高肇率领军队西征,行进到函谷时,车子的中轴从中间折裂,跟随的人都认为不会平安地回来。灵太后临朝听政,下令特赠他为营州刺史。永熙二年,孝武帝追赠他为使持节、侍中、中外诸军事、太师、大丞相、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

    高肇的儿子高植,从中害侍郎升为济州刺史,率领州的军队打败元愉的部下将领。有战功,应当受到封赏,高植不受,说:“我家受皇上重恩,为国家效力,是理所当然的,何必要晋升官爵呢?”言词恳切一片至诚。他历任青、相、朔、恒四州刺史,最后去世。高植前后任职五个州,都以清正能干著称,在当时号为良刺史。赠安北将军、冀州刺史。

    高肇的长兄高琨,早年去世。继承高扬的爵位封勃海郡公,赠都督五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冀州刺史。下诏令他的儿子高猛接续。

    高猛字豹儿,娶长乐公主为妻,即宣武帝同母的妹妹。拜为驸马都尉,历任中书令,又外出担任雍州刺史,有能干的名声。又召入任殿中尚书,后去世。赠官司空、冀州刺史。孝武帝时,再次赠官太师、大丞相、录尚书事。长乐公主没有生儿子,高猛原先在外有儿子,不敢让公主知道,临终时才告诉公主,儿子年龄已将近三十岁了。于是召他来作为丧主。不久去世,没有后代。

    高琨的弟弟高偃,字仲游。太初十年,去世。正始年间,赠官安东将军、都督、青州刺史,谥号庄侯。景明四年,宣武帝娶他的女儿为贵嫔,于顺皇后去世后,永平元年,立为皇后。二年,朝廷大臣上奏请皇后的母亲王氏封为武邑郡君。

    高偃的弟弟高寿,早卒。高寿的弟弟就是高肇。高肇的弟弟高颢,任侍中、壶丽国大中正,早年去世。

    胡国珍字世玉,是安定临泾人。祖父胡略,任后秦姚兴手下勃海公姚逵的平北府咨议参军。父胡深,任赫连屈丐的给事黄门侍郎。太武帝攻克统万,胡深因为降服的功劳,赐爵武始侯。后来拜任河州刺史。

    胡国珍少年好学,崇尚清正节俭。太和十五年继承爵位,按照条例降为伯。女儿被选入宫中为嫔妃,生了明帝,即是灵太后。孝明帝即位,任命国珍为光禄大夫。灵太后临朝听政,加官侍中,封为安定郡公。追封国珍之妻皇甫氏为京兆郡君,设置守墓人十卢。尚书令、任城王元澄上奏,认为安定公应该出入朝廷,参预国政。皇帝下诏请他入朝处理政务。不久进位中书监、仪同三司,任侍中和过去一样。赐给绢,每年八百匹,妻梁氏四百匹,男女姊妹各有一定数量。胡国珍与太师高阳王元雍、太傅清河王元惮、太保广平王元怀入居门下省,共l司理政。下诏按照汉朝车千秋、晋朝安平王之例,给人力车子一辆,可以从宫殿的边门一直坐到宣光殿,并且可以带坐几和手杖。后来与侍中崔光一起给皇帝讲解经书,在宫廷当值。胡国珍上奏虑当实行的刑法政令,皇帝下诏都予以施行。

    延和初年,加胡国珍使持节、都督、雍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灵太后认为胡国珍年老,不想要他在外地,又要给予方面大员的荣耀,竟然没有出行。迁司徒公,侍中如旧。拜官仪式在其府第举行,灵太后、明帝率领百官出席,宴饮极其热烈。又追封京兆郡君为秦太上君。太上君于景明三年在洛阳去世,距此时已经有十六年了。太后认为太上君的坟墓太小,为之增高加大,新筑坟墓的门和高大建筑物,竖起碑表。侍中崔光等上奏说:“汉高祖的母亲当初谥号叫昭灵夫人,后来称昭灵后;薄太后的母亲叫灵文夫人。都有三百户守卫陵园,并设官员主管。如今秦太上君还没有谥号,陵墓孤立,即是秦君名,也应有谥号,设置祭扫者与守卫者,以慰人情之常。请上谥号孝穆,权且置墓地守卫者三十家,设立主管的官吏。”太后听从这个意见。封胡国珍续娶的妻子梁氏为趟平郡君。元叉的妻子拜为女侍中,封新平郡君,又改封冯翊君。胡国珍的儿子胡祥娶长安县公主为妻,就是清河王元惮的女儿。

    胡国珍年纪虽大,但依然信佛如常,定时斋戒礼拜。出入宫廷侍从皇帝,仍能够骑马。神龟元年四月匕日,跟着所建成的佛像,从府第到闾板门走了四五里。八日,又站立观像,到晚上才坐下。因为过度劳累受熟,于是卧病在床。灵太后亲自服侍汤药和膳食,十二日去世,终年八十岁。赐给东园温明秘器,五时朝服各一件,衣服一套,赠给布五千匹,钱一百万,蜡一千斤。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太后回到宫中,在九龙殿穿上丧服,于是就住在九龙殿。明帝穿小功的丧服,在太极殿东堂哀悼。又下诏七七四十九天之中由一千个和尚斋戒,斋令七人出家;去世一百天之时一万人斋食,十四人出家。当初有巫师说将要有凶事,劝他设法镇邪去灾。胡国珍拒绝了,说吉凶早已注定,只有修德才能消炎。临终之时,与太后诀别,说“你们母子要好好治理天下”.情意深厚至于再三。又指着儿子胡祥说:“我只有这一个儿子,我死以后再不要逼迫他”。灵太后因为他喜欢游戏,时时对他加以训斥,所以胡国珍要这样说。

    开始胡国珍想象祖父、父亲一样,归葬故乡;后因为前代诸胡姓多葬在洛阳,所以有葬于洛阳的心愿。崔光曾经当着太后的面问胡国珍:“您将来去世以后,是在这里安葬?还是回到长安安葬?”胡国珍说:“当陪葬在天子山陵之地。”等到病危时,太后问到后事,竟然说还葬安定。说完就神志不清了。太后问清河王元悍与崔光等人,商议去留的问题。元惮等都认为后者不足为据,请依照他早先的说法。太后还记得崔光过去与胡国珍讲过的话。遂葬于洛阳。太后虽然听从大家的议论,仍深深念及他临终时说的话,说:“我父亲之追慕双亲,也就同于我思念父母亲。”追加他假黄铁、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又领太尉公、司州牧,号为太上秦公,加九锡,以特殊之礼安葬,用九旒挛辖,佩剑的勇士一百人,前后两部用鸟羽装饰的车盖和乐队,治丧用的辑椋车,谥号文宣公。赐给杂帛三千段,粟一千五百石。又下诏胡国珍祖父、父亲、兄长、侄子均予封赠,持节到安定监督安排丧事。灵太后迎接太上君棺柩回到府第,与胡国珍一起下葬,赠与逝者的衣衾与胡国珍相同。到胡国珍的牌位入庙,下诏太常权且给以轩悬的乐曲,六佾之舞蹈。

    起初,胡国珍没有儿子,以哥哥胡真的儿子僧洗为继子。后来娶赵平君,生儿子胡祥,字符吉,继承封爵。根据惯例,世袭照例都要减去食邑,只有胡祥独独得到全封。赵平君去世,赏给东园秘器,明帝服小功的丧服,在东堂举行哀悼,灵人后服齐衰的丧服,为期一年。葬在太上君墓的左边,不能合葬。胡祥历任殿中尚书、中书监、侍中,改封为平凉郡公。去世后,追赠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谥号孝量。

    胡僧洗字湛辉,封为爰德县公,任中书监、侍中,改封为濮阳郡公。僧洗自从永安年问以后遭贬,不再参预朝政。天平四年,去世。下诏赏给东园秘器,赠官太师、太尉公、录尚书事+雍州刺史,谥号为孝。

    胡真长子胡宁,字惠归,继承国珍先有的爵位,改封为临泾伯,后又进封为公。曾任岐、泾二州刺史,去世后,谥号为孝穆。女儿为清河王元直的妃子,生孝静皇帝。武定初年,赠官太师、太尉公、录尚书事,谥号为孝昭。

    儿子胡虔,字僧敬。元叉废除灵太后,胡虔当时担任干牛备身,与备身张车渠等商议除掉元叉。事情暴露,元叉杀掉张车渠等人,胡虔受到牵连远徙边地。灵太后重新掌握朝政,征入任吏部郎中?太后喜欢用家人的礼节与亲族一起宴饮歌舞,胡虔时常进行劝阻,由于这个原因,后来宴饮戏谵之会大多不参加。出任泾州刺史,封为安阳县侯。兴和三年,因为是皇帝的大舅,越级升任司空公。去世后,赠官太傅、太尉公、尚书仆射、徐州刺史,谥号为宣。下葬这一天,文武百官都来致祭,乘着车子一直送到城外。子名胡长粲。

    胡长粲在北齐做官,屡经升迁至章武太守,为政清正平静,很受百姓的拥护。授任兼并省尚书左丞,当官态度严肃,办事无所回避。尚书左仆射趟彦深参预机要,中书舍人裴泽常在左右,都以殿门受拜,被弹劾。趟彦深等都颇有怨言,长粲并不介意。后主即位后,长粲受命与黄门冯子琮出入宫中,专门掌管向皇帝的报告。武成帝回到邺,后主在晋阳,长粲仍然奉命留后。后主跟从武成帝回到邺,仍然奉命在京省判度支尚书,审议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礼制。武成帝去世后,与领军娄定远、录尚书趟彦深、左仆射和士开、高文迁、领军綦连猛、高阿那肱、右仆射唐邕,共同主持朝政,时人称为“八贵”。后来定远、文逼调任外地,唐邕专掌外兵,綦连猛、高阿那肱别任武职,胡长粲常在皇帝左右,宣布诏令。又跟从皇帝到达晋阳。后主幼年即位,各种事务都委托给他。长粲尽心辅佐,很得好评。又任命为侍中。母丧之后,给假朔驾乘驿马奔丧。不久有诏令仍任原职。陇东王长仁一心想进入机要,当政者不许。长仁怀疑长粲参与了谋划,很恨他,把他的阴私告诉太后,请求把他调到地方任职。太后把这事告诉后主,不得已,调任外地。授趟州刺史。告辞时,流下眷恋的眼泪,后主也伤心地勉励他。到了趟州,留心各种事务,被官吏所想念。因为洗发未干而卧,以致手不得上举,哑不能言,在赵州去世。后主为之伤心,文武百官为之感叹,都痛惜他的去世。追赠司空公、尚书左仆射、瀛州刺史,谥号为文贞公。

    胡长粲温和儒雅,为官清正廉洁。但刚刚担任要职,就为儿子叔泉娶清河人崔德俭的女儿为妻。在晋阳决定以妻弟王逖和德俭双双为司徒主簿,当时人们因为这个讥讽他。他又生性好色,喜欢一个侍婢,他的妻子王氏嫉妒,亲手把这个侍婢杀了,他为此多年不与妻子相见。亲戚为其语说:“自我不见,至今已三年。”后娶李氏为妾,仍和王氏分居,也没有定期相见之礼。一个姓公孙的寡妇已经克死了三个丈夫,长粲不信会克己,硬要纳为妾,令与李氏同住,不到一年,长粲死去。儿子仲操,任陈留太守。次子叔泉,官通直散骑侍郎。

    起先,有方士上言说,金星食昴宿,应当大赦。和士开向皇帝上奏,下诏给犯人减刑以响应之。尚书左仆射徐之才熟悉往事,对士开说:“上天显示征兆,可以预见吉凶,有成灾的,有不成灾的。昴宿的分野在赵,有说趟地有灾的。古时候,王侯各在自己的封邑,所以其分野有炎,正应在它的君长身上。如今我们徒有封地之名,都不去封国。刺史专门负责一地,善恶所指,近来大多以刺史为验证。”不久长粲就在趟州去世。

    胡宁的弟弟胡盛,字归兴,官居左卫将军,赐爵江阳男。历任幽、瀛二州刺史,为政清正平静,官吏百姓都喜爱他。调任冀州刺史,在任上去世。赠官司徒公、录尚书事、定州刺史,追封阳平郡公,谥号为懿穆。明市后来娶他的女儿为皇后。

    太后的舅舅皇甫集,字符会,又字文都,是安定朝那人。封为泾阳县公,官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右卫大将军,赠侍中、司空公,谥号为静。

    皇甫集的弟弟皇甫度,字文亮,封安定县公,屡经升迁任尚书左仆射,兼领左卫将军。皇甫度愚鲁,每次与别人讲话,自称为仆射,当时人把他比作毛嘉。正光初年,元叉调他出任都督、瀛州刺史。皇甫度不愿离京,多次上表推辞,于是担任右光禄大夫。孝昌元年,任司空、领军将军,加官侍中。元叉调出后,担心随时会被杀,皇甫度与妻子陈氏,多次接受他的财物,遂为之周旋。皇甫度没有儿子,收养哥哥皇甫集的儿子子熙为子。子熙的嫂子是赵郡太守裴佗的女儿。裴佗回到京城,皇甫度问裴佗外地有什么消息,裴佗说:“一路上听到的只是您收受元叉的金银绢帛,远近的人没有不感叹的。您应当杀这个罪人,以告慰天下。”陈氏听说后厌恶他。又兼理吏部的事务,调任司徒,兼任尚书令,汝有接受任命。不久转任太尉,专谋私利,日甚一日。调任授官的时候,都是自己伸手要。灵太后知道他无能,但因为是舅舅,不便驳回。每地所任之官,他是最贪的。余朱荣攻入洛阳,他向西投奔哥哥的儿子华州刺史皇甫邕,不久和皇甫邕一起被人所杀。

    杨腾,弘农人,西魏文帝的舅舅。父亲握量曾任琅邪郡守,封华阴男。杨腾的妹妹为京兆王元愉的妃子,所以杨腾能够交结权贵。景明初年,继承爵位。后来担任襄城太守,很有声望。文帝即位,为开府仪同三司,外出镇守河东。去世后,赠司窄、雍州刺史,谥号为贞襄。儿子杨盛。

    乙弗绘,河南洛阳人,西魏文帝皇后的哥哥。文帝即位,为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封魏昌县公,又担任吏部尚书。

    赵猛,太安狄那人。姊姊是北齐文穆皇帝的继室,生赵郡公高琛。趟猛方正直奭,很有才干。北齐神武帝起义,他因参预的功劳被封为信都县伯。屡经升迁至南营州刺史。去世后,赠官司空公。

    胡长仁字孝隆,安定临泾人,北齐武成皇后的长兄。父亲胡延之,任魏中书令、兖州刺史。大宁年问,赠官司空公。

    胡长仁因为是皇帝的亲戚,历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令。武成帝去世后参与朝政,封为陇东郡王。左丞郦孝裕、郎中陆仁惠、卢元亮与他交往密切。胡长仁每次上朝,郦孝裕必定并行。朝廷政务繁忙,文件堆积,令史想要咨问胡长仁,每天有百余次。郦孝裕与他暗中商量,退朝也一起回去,陆仁惠、卢元亮也乘机一同前往,三人共同处理朝政,大家称他们为“三佞”。胡长仁私自出游到处追寻。郦孝裕劝他谋求进取,和士开深恨他,于是上奏授任郦孝裕为章武郡守,卢元亮为淮南郡守,陆仁惠为幽州长史。郦孝裕又对胡长仁说:“郡千您装作有病,和士开一定来探望,乘此机会杀了他。入宫见太后,不过罢官百日,便可以代其处。”和士开探知他的阴谋,调任郦孝裕为北营州建德郡守。胡长仁每次晋见大臣都谋求领军的职位。将相文武大臣认为皇帝年幼,外戚家族不可专断朝政,所以不允许。以本官兼任吏部尚书。胡长仁喜好作威作福,常感到不满足。先前尚书胡长粲有事上奏宫中,胡长仁怀疑他离间自己,苦苦请求太后把他调出京城。

    天统五年,跟随皇帝从并州返回邺,夜晚从滏口出发,皇帝认为夜间的时刻还早,停在路旁。胡长仁后到.以为是一起还邺的权贵,于是派遣门客程牙骑着马去问是谁。皇帝命中尚食陈德信去问是什么人,程牙不回答而走。皇帝下令左右侍从追射,把他捉住了,命令手下壮士猛打,抽打二百马鞭,程牙一夜就死了。和士开因这件事,就让陈德信列出胡长仁倚仗皇亲国戚骄横强暴无所畏惧的罪状。由于这个原因,调任齐州刺史。到太后所住的昭阳宫告别时,列队引见,胡长仁不敢说话,只是不断流泪。到任以后,请求暂时回京,有关官府不向上报。胡长仁因此又怨又愤,密谋令冀州人李揩墙去行刺和士开,他的弟弟长咸向上报告。和士开秘密与祖孝征商议逭件事,祖孝征援引汉文帝杀薄昭的故事,于是皇帝派张固、刘桃枝快马赶往齐州,责备胡长仁阴谋杀害辅政大臣,并赐死。

    起先,太白星食昴宿,占卜者说:“昴宿的分野在趟,不利于胡王。”胡长仁没有多久就死了。胡长仁喜欢歌舞,饮酒敷斗不醉。自到齐州后,每次喝酒以后,必定长叹不已,情不自禁地流泪,左右之人都感到惊异。

    不久北齐后主娶胡长仁的女儿为后,重加赠封。胡长仁的儿子君壁,继承陇东王的爵位。君璧的弟弟君璋,以及胡长仁的弟弟长雍等,前后七人都受赐爵位,全家尊贵。皇后被废以后,他们全都被黜退。

    隋文帝外祖父家吕氏,出身低微。平齐以后,已经找不到下落了。开皇初年,济南郡向上报告,有男子名吕永吉,自称有一姑姑字苦桃,嫁给杨忠为妻。经过验证,知道是舅舅的儿子。这才追赠外祖父吕双周为上柱国、太尉、八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封为齐郡公,谥号为敬。外祖母姚氏为齐敬公夫人。下诏一起改葬,在齐州立庙,设守坟的十户人家,命吕永吉继承爵位,留在京城。到大业中期,授官上党郡太守,吕永吉天性平庸,任官不处理事务。后来免官,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叔父吕道贵,尤其愚钝呆滞,说话粗俗。起先从乡里征召到达长安,皇帝看见后悲伤哭泣。吕道贵全无忧伤之意,只是连连呼喊皇帝的名宁说:“种末一定不假,很像苦桃姊姊。”后来多次犯忌讳,一做事就违反规矩。皇帝感到很耻辱,于是命令高频给他丰厚的给养,不允许再接触朝廷官员.拜上仪同三司,出任济南太守,命他立即赴任,不许入朝。吕道贵回到本郡,自高自大,每次与人说话,自称是皇帝的舅舅。多次带领仪仗、侍卫,回到故乡,与故人一起游乐宴饮,下属都很恨他。后来郡治废止,在家中去世,子孙湮泼无闻了。

    论曰:三皇五帝那样高明的君主,能防微杜渐深思远虑,所以舅舅外甥的封国,很少执掌国家政务重任,母后的家族,也没有听说败亡的。到了汉朝、晋朝,颠覆一个接着一个,都是因为进封不按礼制,所以他们的灭亡也迅速。从北魏到隋朝,经历四代,得失的踪迹,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清楚。如果希望不至于倾覆宗庙,终致亡国,周、隋这个时代,可以作为鉴戒。如果隋文帝在建国之初,不吸取以前的教训,让独孤氏权力和以前汉朝的吕氏、霍氏相等,那么在仁寿年间之前就败亡了,如果萧氏的势力与梁氏、窦氏相当,岂能保全到隋炀帝大业年间之后。如今或者不毁坏旧有的基业,或者更加光大前人的建树,难道不是因为处之以道,远离权势所造成的吗!


如果你对北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北史》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