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唐、宋文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类别:集部 作者:吴乘权、吴大职选编 书名:古文观止

    原文: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2]。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3],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4]。其嵚然相累而下者[5],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6],若熊罴之登于山[7]。

    丘之小不能一亩[8],可以笼而有之[9]。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10],货而不售[11]。”问其价,曰:“止四百[12]。”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13],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14],伐去恶木[15],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16],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17],瀯瀯之声与耳谋[18],悠然而虚者与神谋[19],渊然而静者与心谋[20]。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21],虽古好事之士[22],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23],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24]!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注释:

    [1]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西小丘,在愚溪河畔,距钴鉧潭二十五步,以奇石闻名。

    [2]湍(tuān)而浚(jùn)者:又急又深的溪流。鱼梁:用石筑起的堤堰,中间留有孔道,把竹制的渔具放在里面,可以捕鱼。

    [3]突怒偃蹇(yǎn jiǎn):突怒,突起挺立;偃蹇,高耸貌。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戎之佚女。”

    [4]殆(dài):几乎,表推测的副词。

    [5]嵚(qīn)然:高峻耸立的样子。相累,相互连缀。

    [6]冲然:突起向前的姿态。角列,象兽角那样并列挺立。

    [7]熊罴(pí):两种猛兽,罴是熊的一种。

    [8]不能:不足。

    [9]笼而有之:用笼子装起来,极言其小,夸张手法。有,这里有藏的意思。

    [10]唐氏之弃地:唐氏:以唐姓喻唐朝。弃地,废弃之地,借以自况。

    [11]货而不售:想卖掉而卖不出去。货,这里有出卖的意思,古代买、卖都称“售”

    [12]止四百:止同“只”。四百:四百文。唐朝的货币单位是“贯”和“文”,一贯相当于一千文。

    [13]李深源、元克己:都是柳宗元的朋友,当时正与柳同游。

    [14]刈(yì):割。秽(huì)草:杂草。

    [15]恶木:荆棘 。

    [16]举:全,都,表范围副词。熙熙然:和乐的样子。回:运,在这里,与下文“献”同义。回巧献技:展现出各种各样的技巧。

    [17]清泠(líng):清凉明净。谋:协,合。这里是“和谐”的意思。

    [18]瀯瀯(yíng):溪水奔流回荡的声音。

    [19]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虚,这里指开阔空灵的境界。神:心神。

    [20]渊然而静:深广而谧静。

    [21]匝(zā):周,满。不匝旬;不满十天。异地:奇异之地,即风景胜地,指钴鉧潭和小丘。

    [22]古之好事者:这里指酷爱山水的古人。

    [23]沣:沣邑,周文王的都城,在今陕西户县东。镐(hào):镐京,周武王的都城,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鄠(hù):今陕西户县。杜:杜陵,在陕西长安县西南。这四个地方都在唐代都城长安附近,是当时比较繁华的地方。

    [24]是其:这难道。 遭:遭遇,遭际,得到赏识,交了好运。

    译文:

    访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水流湍急处疏浚为捕鱼的堰(鱼梁,在河中用土石垒成堰,中间留缺口,可放鱼笱捕鱼)。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形怪状的,多到数不清;(嵚然,高耸的样子。累,重叠) 那高耸的石头一个挨着一个向下倾斜的,就好像牛马从山上奔下来到小溪里去饮水一样;那向上的石头就像兽角一样排列着、倾斜着(冲然,向上前进的样子。角列,像兽角一样并列),就好像熊罴在攀登向上。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只要四百钱。”(唐朝货币多用“文”和“贯”。一贯是一千文,这里可能说的是四百文。若是四百贯,一贯能化铜六什,那价钱就太高了。而四百文则价钱低廉。)我同情小丘的遭遇,而买下了它。当时与我同游的李深源、元克己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外的收获。   

    于是又取来了器具,铲除杂草,砍掉乱树,用火焚烧了。(顿时),佳树挺立出来,秀美的竹林也呈现在眼前,奇特的山石显露。从这中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耸,云气飘浮,溪水流淌,鸟兽自在地漫游;万物安闲快乐,山峦回环,云水流动,(这些美好的景象)全都呈现在这小丘之下。铺席躺下,满目是清幽山水,满耳是清越的流水之声,令人神思飞扬在悠远空旷的天空,心灵与这深沉静谧的天地融汇在一 起。(“悠然而虚”、“渊然而静”,既是小丘所形成的景观境界,也是观赏人本着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客观自然相结合以后产生的一种心境)     不到十天得到了二处胜景,即使是古时喜好风景的人,也未必有此幸运啊!      

    唉,凭着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沛、镐、鄠、杜都是长安附近的地名,多是豪门贵族居住之地。这里指长安贵游之地。)那些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出价每日增加一千两,却益发难买到手。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经过都看不上它,求价仅四百文,却多年卖不出去,只有我与深源、克己一见喜爱,就得到了。这难道是缘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  

    赏析:

    本文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九篇山水游记的第三篇。文章描绘了西小丘的奇形异态及周围优美景色,并借小丘的被弃,慨叹自己的不幸遭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精雕细刻,具体入微,或拟人,或比喻,或寄情,或述志,尽态极妍,生动传神。文章从得小丘写到购小丘、修小丘、赏小丘、伴小丘,最后贺小丘,线索明晰,感情递进,构思精巧,特别是以“废弃”之地自况堪为“九记”中所独具。读者从作者对小丘的身份、地位、价值、处境的描写中,处处触到作者感情的脉搏,感受到作者的隐衷。这在托场言志,寄情山水的作品中实是奇葩异卉。


如果你对古文观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古文观止》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