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魏二十三 ◇ 已迁主讳议

类别:集部 作者:(清)严可均 书名:全三国文

    高皇讳,明皇帝既,儒者迁高皇主。尚书来访:「宜复讳不?及引殷家乃或同名。答曰:「殷家以甲乙为字,既二名不偏讳,且殷质故也。《礼》所谓「舍故而讳新」。诸侯则五代不讳,天子之制,恐不得与诸侯同。五代则不讳也。《春秋》:「鲁讳具敖二山」,五代之后,可不复为讳。然已易其名,则故名不复讳也。犹汉元后父名禁,改禁中为省中,至今遂以省中为称,非能为元后讳,徒以名遂行故也。春秋时,晋范献子适鲁,名其二山,自以为不学。当献子时,鲁不复为二名讳,而献子自以为犯其讳,直所谓不学者也。《礼》曰:「诗书临文庙中皆不讳。」此乃谓不讳见在之庙,不谓已毁者也。文王名昌,武王名发。成王时颂曰:「克昌厥后,骏发尔私。」箕子为武王陈《洪范》曰:「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厉王名胡。其子宣王时诗曰:「胡不相畏,先祖手摧。」其孙幽王时诗曰:「哀今之人胡为虺蜴?」此则诗书不讳明验也。案汉氏不名讳,常曰臣妾不得以为名字,其言事不讳,盖取诸此也。然则《周礼》其不讳时,则非唯诗书临文庙中,其余皆不讳矣。今可太祖以上去单乃不讳,讳三祖以下。尽亲如《礼》,唯诗书临文庙中不讳。自此以後,虽百代如汉氏故事,臣妾唯不得以为名字。其言事不讳,所谓「魏国于汉,礼有损益,质文随时」,亦合尊之大义也。(《通典》一百四)


如果你对全三国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全三国文》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