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养生心法

类别:子部 作者:明·洪基 书名:摄生总要

    脾好音乐,夜食多则脾不磨。《周礼》曰:乐以侑食。盖脾好音声丝竹。耳才闻,脾即磨矣。是以音声,皆出于脾。而夏月夜短,晚饭少吃,尤宜忌之,恐难消化故也。饮酒虽可以陶情性,通血脉,自然招风,败肾烂肠。腐胁莫过于此。饱饭之后,尤宜戒之。饮酒不宜粗及速,恐伤破肺。肺为五脏之华盖,尤不可伤。当酒未醒,大渴之际,不可吃水及啜茶,多被酒引入肾脏,为停毒之水,遂令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水肿、消渴、挛襞之疾。大抵茶之为物,四时皆不可多吃,令人下焦虚冷。唯饱食后吃一两盏不妨。盖能消食故也,饥则尤宜忌之。凡坐卧处,始觉有风,宜速避之,不可强忍。且年老之人,体竭内疏,风邪易入。始初不觉,入乃损人。故虽暑中,不可当风取凉,醉后操扇。昔有人学得寿之道于彭祖,而苦患头痛。彭祖视其寝处有穴,当其脑后,遂令塞之。后遂无患。五味稍薄,令人爽神;稍多,随其脏腑,各有损伤。故酸多伤脾,辛多伤肝,咸多伤心,苦多伤肺,甘多伤肾。此乃五行自然之理,初伤不觉,久乃成患不浅。

    久视伤心损血,久坐伤脾损肉,久卧伤肺损气,久行伤肝损筋,久立伤肾损骨。孔子所谓居必迁坐,以是故也。人之劳倦,有生于无端,不必持重执轻,迄迄终日。惟是闲人,多生此病。盖闲乐之人,不多运动气力,绝食坐卧,经脉不通,血脉凝滞使然也。是以贵人貌乐而心劳,贱人心闭而貌苦。贵人嗜欲不时,或昧于必犯,饮食珍馐,便乃寝卧,故尝须用力,但不至疲极。所贵荣卫通流,血脉调畅。譬如流水不污,户枢不蠹也。

    卧入侧身屈膝,益人气,觉宜舒展,则精神不散。盖舒卧则格魔引魅。孔子寝不尸,盖谓是欤。发多梳则去风明目,故道家晨梳,尝以百二十为数。浴多则损人心腹,令人倦怠。寝不言者,为五脏如钟磬,然不悬则不可发声。睡留灯烛,令人神不安。

    夏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心旺肾衰,肾化为水,至秋乃凝,乃冬始坚,尤宜保惜。故夏月不问老少,悉吃暖物,至秋即不患霍乱吐泻。腹中常暖者,诸疾自然不生,盖血气壮盛也。月令仲夏之月,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暴怒,薄滋味,保致和,禁嗜欲,定心气。虽盛暑冲热,若以冷水洗面手,即令人五脏干枯,少津液,况沐浴乎?凡枕冷物,大损人目。

    冬月天地闭,血气藏,纵有病亦不宜出汁。昔有三人冒雾早行,一人空腹,一人食粥,一人饮酒。空腹者死,食粥者病,饮酒者健。盖酒能御霜露,避邪气故也。路中忽遇飘风、露雷晦暝,宜入室避之,不尔损人。当时未觉,久则成患。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水之在口,曰华池,亦曰玉泉。《黄庭经》曰:玉泉清水灌灵根,子若修之命长存。

    《胎息论》曰:凡服食,须半夜子后,床上瞑目盘坐,面东呵出腹内旧气三两口,然后停息,便于鼻内微纳清气数口。舌下有二穴通肾窍,用舌拄上腭,存息少时,津液自出,灌漱满口,徐徐咽下,自然灌注五脏,此为气归丹田矣。如子后丑前不及,但寅前为之亦可,卧中为之亦可,但枕不甚高可也。

    汉蒯京年百二十岁,且甚壮,言朝朝服,往东扣齿二七,名曰炼精。

    后汉王真常漱舌下玉泉咽之,谓之胎息。孙真人曰:发宜多栉,手宜在面,齿宜数叩,津宜常咽,气宜精炼。此五者,即《黄庭经》所谓“子欲不死修昆仑”尔。

    热摩手心熨两眼,每二七遍,使人眼目自然无障翳,明目去风无出于此,亦能补肾气也。频拭额上,谓之修天庭,连发际二七遍,面上自然光泽。如有点者,宜频拭之。又以中指于鼻梁两边,揩二三十数,令表里俱热,所谓灌溉中岳,以润于肺。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郭,以补肾气,以防聋。

    大凡入坐,尝以两手按,左右纽肩数十,则血气通畅,不生诸疾。

    古人以色欲之事,譬之凌杯盛汤,羽苞畜火,可不慎乎?


如果你对摄生总要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摄生总要》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