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论左宗棠家书二篇

类别:子部 作者:清·刘声木 书名:苌楚斋五笔

    湘阴左文襄公宗棠,于同治癸亥正月龙游城外大营,谕其子书云:「霖儿知悉:郭叔处递到尔前后两书,一切均悉。所谓重经济而轻文章,亦有所见,然文章亦谈何容易。且无论古之所谓文章者何若,即说韩柳欧苏之古文,李杜之诗,皆尽一生聪明学问,然后得以名世,古今能几及者究有几人。又无论此等文章,即八股文,排律诗,若要作得妥当,语语皆印心而出,亦一代可得几人,一人可得几篇乎。今之论者,动谓人才之不及古昔,由于八股误之,至以八股人才相诟病。我现在想寻几个八股人才,与之讲求军政,学习吏事,亦了不可得。间有一二由八股得科名者,其心思,较之他人,尚易入理。与之说几句《四书》,说几句大注,即目前事物,随时指点,是较未读书之人,容易开悟许多。可见真作八股者,必体玩书理,时有几句圣贤话头留在口边,究是不同也。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但须时时返躬自问:我口边是如此话说,我胸中究有者般道理否?我说人家作得不是,我自己作事时又何如?即如看人家好文章,亦要仔细去寻思路,摩他笔路,仿他腔调。看时就要着想:要是我做者篇文字,必会是如何,他却不然,所以比我强。先看通篇,次则分起,节节看下去,一字一句都要细心体会,方晓得他的好处,方学得他的好处,亦是不容易的。心思能如此用惯,则以后遇大小事到手,便不至粗浮苟且。我看尔喜看书,却不肯用心,我小来亦有此病,且曾自夸目力之捷,究竟未曾仔细,了无所得,尔当戒之。子弟之资分各有不同,总是书气不可少,好读书之人自有书气,外面一切嗜好不能诱之。世之所贵读书寒士者,以其用心苦,境遇苦,可望成材也。若读书不耐苦,则无所用心之人,遇境不耐苦,则无所成就之人。我在军中作一日是一日,作一事是一事。日日检点,总觉得自己多少不是,多少欠缺,方知陆清献公诗『老大始知气质驳』一句,真是阅历后语。少年志高言大,我最欢喜,却愁心思一放,便难收束。以后恃才傲物,是己非人,种种毛病,都从此出。如学生荒疏之后,看人好文章,总觉得不如我,渐成目高手低之病。人家背后讪笑,自己反得意也。尔当识之。」又于同治乙丑于延平行营,谕其子子重孝廉孝威书中有云:「至科第一事,无足重轻,名之立与不立,人之传与不传,并不在此。儿言欲早得科第,免留心帖括,得及早为有用之学,如其诚然,亦见志趣之不苟,然吾不能无疑科第之学,本无与于事业。然欲求有以取科第之具,则正自不易,非熟读经史,必不能通达事理,非潜心玩索,必不能体认入微。世人说八股人才毫无用处,实则八股人才亦极不易得,明代及国朝乾隆二三十年以前,名儒名臣,有不从八股出者乎!罗慎斋先生以八股教人,其八股亦多不可训,然严乐园先生从之游,卒为名臣,尝言得力于先生,在一『思』字。盖以慎斋教人作八股,必沉思半日,然后下笔,其识解必求出寻常意见之外,乃首肯也。今之作者,但知涂泽敷衍,揣摩腔调,并不讲题中实理虚神,题解分章法服法,与僧众诵经念佛何异。如是而求人才出其中,其可得哉!儿从师学时俗八股尚未有成,遽望以此弋取科第,所见差矣。至谓俟得科第后,再读有用之书,然则从前所读何书,将来更读何书耶。如果能熟精传注,则由此以窥圣贤蕴奥,亦复非难。不然则书自书,人自人,八股自八股,学问自学问,科第不可必得,而学业迄无所成,岂不可惜。试细思之。至交游,必择胜我者,一言一动,必慎其悔,尤为切近之图。断不可旷言高论,自蹈轻浮恶习,不可胡思乱作,致为下流之归。儿当谨记吾言,不复多告。」云云。语见《左文襄公家书》,宣统十二年,岁次庚申冬月,其子子异方伯孝同上海仿宋字排印本。声木谨案:文襄功业,在当时,有曾左胡李四家并称之说,事迹载国史及《咸丰以来功臣别传》诸书。其家书告诫子侄之言,皆镂心刻骨而出,披肝沥胆而谈,而字字确凿,语语谆实,千载下,如闻见其声音笑貌,非可伪为。今虽时移事变,其书固可旷百世而不废也。所论学文读书之法,比之《曾文正公家训》,诚为不逮,然亦有独到之处,不可磨灭。其论工八股文者,「其心思,较之他人,尚易入理」,及「时有几句圣贤话头留在口边,究是不同」等语,至为精审,亦非文正所能及。其它亦议论崇宏,识见卓越,迥非占毕小儒,所能几及。吾尝谓古今大人物,必有不可磨灭之精神意气,存于天壤间,家书亦其一矣。


如果你对苌楚斋五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苌楚斋五笔》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