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教官

类别:子部 作者:清·顾炎武 书名:日知录集释

    汉成帝阳朔二年诏曰,古之立太学,将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渊源,宜皆明于古今,温古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否则学者无述焉,为下所轻,非所以遵道德也。丞相、御史其与中二千石、二千石,杂举可充博士位者,使卓然可观。

    元仁宗时,方以科举取士。虞集上议曰,师道立则善人多。【原注】周子通书。今天下学士,猥以资格授强,加之诸生之上,而名之曰师,有司弗信也,生徒弗信也。如此而望师道之立,能乎?今莫若使守令,求经明行修为成德之君子者,身师尊之,以教于其郡邑。其次则求夫操履近正而不为诡异骇俗者,确守先儒经义师说,而不敢妄为奇论者,众所敬服而非乡愿之徒者。其次则取乡贡至京师罢归者。当今之世,欲求成德之人,如上一言者而不可遽得。若其次之三言,则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亦未至乏才也。而徒用其又次之一言,则亦不过以资格授之,而耄鄙之夫遂以学官为糊口之地,教训之员名存而实废矣。明初教职多由儒士荐举。景泰二年,始准会试不中式举人考授。

    天顺三年十二月庚申,建安县老人贺炀言,朝廷建学立师,将以陶熔士类。奈何郡邑学校师儒之官,真材实学者百无二三,虚靡廪禄,猥琐贪饕,需求百计,而受业解惑莫措一辞。师范如此,虽有英才美质,何由而成?至于生徒之中,亦往往玩愒岁年,佻达城阙,待次循资,滥升监学,侵寻老耋,授以一官。但知为身家之谋,岂复有功名之念?是则朝廷始也聚群鸮而饮啖,终也纵群狼以牧人。苟不严行考选,则人材日陋,士习日下矣。上是其言,命巡按御史同布按二司分巡官,照提调学校例考之。

    太仓陆世仪言,今世天子以师傅之官为虚衔,而不知执经问道。郡县以簿书期会为能事,而不知尊贤敬老。学校之师以庸鄙充数,而不知教养之法。党塾之师以时文章句为教,而不知圣贤之道。儇捷者谓之才能,方正者谓之迂朴。盖师道至于今而贱极矣。即欲束修自厉,人谁与之?如此而欲望人才之多,天下之治,不可得矣。又言,凡官皆当有品级,惟教官不当有品级,亦不得谓之官。盖教官者,师也。师在天下则尊于天下,在一国则尊于一国,在一乡则尊于一乡,无常职,亦无定品,惟德是视。若使之有品级,则仆仆亟拜,非尊师之礼矣。至其官服亦不可同于职官,当别制为古冠服,如深衣幅巾及忠靖巾之类,仍以乡国天下为等。庶师道日振,儒风日振,而圣人之徒出矣。按宋史黄祖爵言,抱道怀德之士,多不应科目,老于韦布。乞访其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其卓行尤异者,州以名闻,是亦乡举里选之意。【原注】松江府志言,洪武初,杨孟载为松江府学教授,与丘克庄、全希贤同官。当时分教有司得自延聘,皆极州里之选,后并至大官。而朱子亦云,须是罢堂除及注授教官,请本州岛乡先生为之,年未四十,不得任教官。昔入主论即已及此。

    孟县志曰,【原注】县人张淑誉撰。高皇帝定天下,诏府卫州县各立学,置师一人或二人,必择经明行修者署之。有能举其职而最书于朝者,或擢为国子祭酒及翰林侍从之职。英宗以后,始着为令,府五人,州四人,县三人,例录天下岁贡之士为之,间有由举人进士除授者。而其至也,州县长官及监司之临者,率以簿书升斗之吏视之,不复崇以体貌,是以其望易狎,而其气易衰。即有一二能诵法孔子,以师道闻,而得荐擢者,亦不过授以州县之吏而止。其取之也太滥,其待之也太卑,而其禄之也太轻,无怪乎教术之不兴,而人才之难就矣。【汪氏曰】史称晏殊知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

    士风之薄始于纳卷就试,师道之亡始于赴部候选,梁武帝所谓驱迫廉撝,奖成浇竞者也。有天下者,能反此二事,斯可以养士而兴贤矣。【王给事曰】欲端士习,当严教官之考核。考核严,则教官之督率必勤,而士风自正。


如果你对日知录集释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日知录集释》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