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之四

类别:子部 作者:明·张信民 书名:印正稿

    会曰:诸生歌许大乾 坤,许大身诗。先生曰:诗言一毫无愧,使不是贫。可见不闻道者之谓贫。故曰:富莫富于蓄道德。贵莫贵于圣贤,贫莫贫于不闻道,贱莫贱于不知耻。知言哉,夫 自反无愧,则顺亦乐,逆亦乐,便是赤手扶元化,不混世尘之枢轴,我辈勉之。又歌莫负男儿过一生。诗先生曰:俗言前生今生来生,谓之三生。前生来生人未见, 所见者只今生耳,且人生百岁。七十者稀,倘虚浪过去,至于四十五十而无闻。莫是辜负一生,殊为可惜。诗中云:肩往圣担,主斯文盟、立乾坤、清波涛,自任何 大也。能完其大,则不问贫富,皆可扶元化矣,始为不负男儿一生。

    会曰:鲁乐尹问格物之 说。先生曰:昔阳阴先生言念所到,必有事,事所在,旧为物。格其不过,以旧于走,是为格物。以泾野篇内容。一日与门第子论格物,众多未达适茶至内,一人不 俟逊让,先取一杯饮之。以先生曰:年有长幼,沏茶自当让之,若因替先饮,全不逊让,便是不能格茶之物。众皆有惺。即此推之,则格物之皆明矣!大抵圣人之 学,是求于内,不是求于外。故格物只是格我心之物。何等简易。鲁生曰:晚生自耳辛先生,有以书辩感发,一介不取。即欲出衙门何如。先生曰:余亦闻一代书闻 请学,即欲不为状。余曰:亦不必然。昔嚴君平卖卜。遇父请命,便与之言慈。遇子请命,便与之言孝。感发甚多,如写状者遇有理与之分豁。无理迎机动化,其感 化亦岂少乎,则无地非学,无人非学也。何必弃去。鲁生喜甚。

    有言好看闲书者,先生曰:是亦无伤也。一书中有言行好的人。即有言行不好的人。我取其好者为法,不好者为戒。即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意也。如此方谓善看书。

    会曰:陈宗正偕李子葛 子入会,先生曰:昨思川求见顾学圣人,夫圣人岂有甚高难行之事乎,不过全其为人耳。观其字义,口耳之王便为圣人,故口于人同,而不与人同言非礼。则口高出 人上,而为耳与人同,而不与人同听非礼,则耳高出人上,而为耳之王,以至心思行事俱与人同,而尽性则与人奮,所以人上如之以圣明其不离于人,下此则为凡人 愚人而已。今欲学圣,只求为人。画我人理,圣即在是,何假远求哉,然欲画人理,不过一言一行,求合乎理而已,如三友业典当,便在典当上做工夫,轻利息,平 出入,正大当生,不为罔人利己,不为奢靡放荡,学宁外是。

    会日讲不睿为俗人时时 贵志一条先生曰,此只看志向何如。有一俗念即为俗人,便责志曰,此又落在世俗窠日中了,便猛起不为,龙常常如此,何患不经人也。有友问浩然之气先生曰,心 慊之谓浩然。盖即之理而安。则心慊,心慊则内直,虽敛气致柔,亦浩也。不慊则内屈,虽好则使气,亦馁也,论理不论气,此不动心之要法,所以为约,所以为浩 然也,以悻悻当之左矣。

    会日有问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当从何说,先生曰先生正当云孔子空空颜子屡空,就心体上说,人心尿自空虚。只为功名富贵,是非荣辱,生死念头,柴栅其中,所以不得空,圣心太虚 无物,空不得空。有友以老不能学道为解者先生曰信如此言,果以人老便无学耶,伯玉行年丑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行年六十而化。武公九十,进德不倦,何论老 少,诗云瑟兮问兮,但须严审武毅,自老当益壮耳。世称八価,此寓言也。盖谓不论文武老少贵贱男人皆可人道之意,岂以易简之学,反以老诿乎。

    会日先生曰昨阅惊座新 书内云一商贸吴城,人侧解腰缠六十金,置短墙上,去而忘之。行百武许始觉觅之,意必为人所得,至则一丐者守焉,举以与之分其半不受,与五金亦不受,且为肩 至舟中酬酒而去,夫人至丐者,贫极矣。尚能底节如此,世有衣冠之士,苟贪务得,反拜丐者下风,诚可愧死。或曰此古人事,今何能及先生曰,今人而行古之道, 则古人矣。何论古今,若只能言而行不逮,何以为学。

    会日先生曰忆昔游成均 时,有曲周冀年丈讳爌者,容色枯槁,步履艰难,询之,则曰余病虚劳诸药不效,奈何,余曰,弟有妙剂,可以药兄,只清心寡欲四字耳。彼时言之,不知其果能行 之否,后数年谒选,又见之于长安街中,B进谢余曰:受兄教爱多矣。余不知所谓。曰:兄曾记以清心寡欲四字悔弟乎。自领教后,用之病遂愈,从今之年,皆兄赐 也。敢不谢教,夫清心寡欲,养德也。而遂能已病,则养德养身,只是一事,岂不信然。

    会日讲愿车马衣轻裘一 章,先生曰:此见圣贤万物一体之学,车裘在我犹在人,何不可公于人。善劳在我犹在人,何可以矜于人。若夫子则老少朋友,浑为一身,安信与怀,浑为一心,所 以必安必信必怀而后快。不然,不知如何负痛也者。非恻隐情B,何以有此。无在无老少朋友,则无在无安信怀的心,随其分位,无不可行,此学固人人皆能也。若 于车裘而挟以自私,于善劳而挟以傲众,则视人之疾痛BB,了不相关,欲其安信怀得乎。故一体则视人如己。触之既动,恻隐之发。自不容已,如不能一体,则惟 知有己,不知有人,触之不应,一膜之外,皆秦越也。知恻隐则知一体,知一体则知学矣。

    慎动曰:共端所言, 与吾儒似不相远但其无父无君之教,与吾儒大不相同,所以吾儒每辞而关之。先生曰:释迦亦有妻子,老聃亦有君臣,但其教欲出世,日渐流落不好,恐君臣累,便 绝了君臣;恐父子累,便绝了父子;恐夫妇昆弟朋友累,便绝了夫妇昆弟朋友。一味以虚无寂灭为高,然究竟不能离此五者,若吾儒君臣还其为君臣,父子还其为父 子,夫妇昆弟朋友还其夫妇昆弟朋友,乃是经世之学,只因物付物。天下国家一齐都理了,故曰:所恶于智者,为其鉴也。智者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彼共端者 流,岂不自谓明心见性。推之天下国家便行不去,盖共端以槁木死灰为心,吾儒以视听言动为心,共端以知觉运动为性,吾儒以万物一体为性,此吾儒共端之辨也。

    会日有奉佛教者亦来 听讲,先生曰:汝之教何如?曰:惟持齐讲经。先生曰:吾儒非无齐也。如斋戒神明,心斋坐忘,把世俗名利色心一切都淡,惟澄然保个素心。虽饮酒而不及淫,虽 食肉而不使胜食气,于用酒肉之中,得不因于酒肉之妙,这便是不齐之齐,汝教持室者。或齐于外。未必齐于内。齐于共见。未必齐于共知。能有是乎。至于诵经亦 只是口中诵念。如求吾儒六经即我。我即六经者。未之有闻也。其人骤然良久,乃曰,我闻父母故当孝顺,亦不可不朝夕焚香敬天地,契着皇王水土,一不可不敬皇 王,不然,便惹下罪了。先生曰,汝怕惹罪,是求福利耳。不知存心养性,所以事天也。修德砥行。所以敬君也。然亦只孝顺足当之。能尽孝,则为天地之完人,为 朝廷之良民。福利孰大乎。反是而逆天犯君,岂焚香拜礼所能祷而免其罪耶。其人悚然有醒。

    会日王像学贤贽求孰 弟子礼拜毕。先生曰,道已之道,学道已之事。恐怠惰心生。故须有所师承,以为敢惮。然指引者师之功。而时时刻厉。乃自己的事。冯则中曰,父子云为仍由己, 而由人乎哉,岂不在己。少顷,张本德率尔言曰,乡间莲花盛开。众默然不答,先生顾谓向学曰,此便是当学处。见此人言不中节,便自省曰,我得毋如是之率易 乎。德毋如是之支离乎。果能时时刻厉。凡见人一言一行,皆以自反。无在不以此用功。则学在是矣。即以莲论,人之所以取在盛开,而吾所取不在于是,长于污 池,吾取其善下,生有多孔。吾取其中虚,出泥不污。吾取其清操,挺劲卓正。吾取其直节,亭亭独秀。吾取其不倚,夫妇香芬。吾取其令闻,以此言莲。则连诚花 中君子,而以莲之德为我之德,则连亦为我用矣。此周子所以不容己于观也,斯有所谓善观莲者也。有讲朝闻道一节先生诘之曰,如何是闻道,知闻道,则知夕死之 可。俱说不透,先生曰,闻非耳闻,是心闻。一向用功,茫茫荡荡。未知旨归。一旦一解悟,如会子志唯一贯。阳明之悟致良知是也。盖悟则一悟俱悟,德立道明。 尽道而生人之理完矣,即死有何不可。先正诗云,也知生死原无二。理生顺方能道死安。其不可也明矣。有以四书五经通监性理无一字不知为闻道者。先生曰,昔上 蔡见明道先生,与通鉴不遗一字。明道先生曰,贤可谓玩物丧志。上蔡闻之。不觉汗流浃背曰,不几枉过了一生。可见闻道不在记诵词章已也。


如果你对印正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印正稿》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