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唐朝下

類別︰子部 作者︰唐•張彥遠 書名︰歷代名畫記

    王維,字摩詰,太原人。年十九,進士擢第,與弟縉並以詞學知名。官至尚書、右丞,有高致,信佛理。藍田南置別業,以水木琴書自娛。工畫山水,體涉今古。人家所蓄,多是右丞指揮工人布色原野,簇成遠樹,過于樸拙,復務細巧,翻更失真。清源寺壁上畫輞川,筆力雄壯,常自制詩曰︰“當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不能舍余習,偶被時人知。”誠哉是言也。余曾見破墨山水,筆跡勁爽。

    張,官至刑部員外郎,明易象,善草隸,工丹青,與王維、李頎等為詩酒、丹青之友。尤善畫山水。王維答詩曰︰“屏風誤點惑孫郎,團扇草書輕內史。”李頎詩曰︰“小王破體閑文策,落日黎花照空壁。書堪記室妒風流,畫與將軍作偷小!畫,一作書)

    劉方平,工山水、樹石,F國公李勉甚重之。

    王熊,官至潭州都督,嘗與張燕公唱和詩句,善湘中山水,似李將軍。(意緒不卑,但筆跡輕細)

    王象有,畫《鹵簿圖》,傳于代。或雲是熊兄弟。

    田琦,雁門人。武德功臣兵部尚書德平之子,善寫貌人物,官至汝南太守。尤善八分小篆,寫《洪崖子橘術圖》,傳于代。(本一作僮)

    竇師綸,字希言、納言,陳國公抗之子。初為太宗秦王府恣議、相國錄事參軍,封陵陽公。性巧絕,草創之際,乘輿皆闕。敕兼益州大行台檢校。修造凡創瑞錦宮綾,章彩奇麗,蜀人至今謂之陵陽公樣。官至太府卿,銀、方、邛三州刺史。高祖、太宗時內庫瑞錦對雉、斗羊、翔鳳、游麟之狀,創本師綸,至今傳之。

    江都王緒,霍王元軌之子,太宗皇帝猶子也。多才藝,善書畫。鞍馬擅名,垂拱中官至金州刺史。

    時有李逖者,工畫蠅蝶蜂蟬之類。

    李平鈞,宗室也。淮安王神通之曾孫,為江陵府法曹參軍、汴州陳留令。平鈞工山水、小篆。平鈞之叔李權工八分,叔樞工小篆。

    崔陽元、李炅、張惟亙、李滔、張通、耿昌言、弟昌期,已上七人並工山水雜畫。通尤精贍。

    周古言,中宗時善寫貌及婦女。(有《宮禁寒食圖》、《秋思圖》傳于代)

    時有嚴杲、楊德本,並吳人,善雜畫。

    貝俊(一作具俊)、李韶、魏晉孫、蒯廉,已上四人並工花鳥。俊尤工鷹鶻,蒯廉最為妙。

    白F,官至同州澄城令。工花鳥鷹鶻,觜爪鮮利,甚得其趣。F善歌,常醉酣歌闋,便畫自娛。

    韓嶷,工婦女雜畫,善布色。

    時有宇文肅,善小畫、金玉鐫刻之樣、禽獸葩葉之能。高江、車道政二人並善寫貌。道政兼善佛事,跡簡而筆健。

    嗣滕王湛然,貞元四年為殿中監兼禮部尚書,回鶻使。善畫花鳥蜂蝶,官至檢校兵部尚書、太子詹事,年八十四。

    齊皎,高陽人。父,檢校兵部郎中。皎善外番人馬,工山水,學小楷、古篆,善射,曉音律。建中四年,官至澤州刺史,年五十五。彥遠大父高平公有重沒,皎每以書畫及篇章求知焉。至今予家篋笥中猶有齊君少年時書畫。觀其意趣雖高,筆力未勁,後見其功用至者,則雄壯矣。(一本雲名皎)

    皎弟映,性雅正,好學,善山水。貞元元年,為中書舍人。二年拜中書侍郎平章事、河間縣男。三年貶官夔州,七年為桂府觀察使,轉江西觀察使。十一年贈禮部尚書,謚曰“忠”,年四十八。初映于東都舉進士,應宏詞。彥遠曾祖魏國公為河南尹兼留守,愛其藝,每加獎焉。奏為河南府參軍。及魏公罷相為左僕射,映已拜相矣。魏公再入中樞,映已貶官夔州。(一本名映)

    朱審,吳興人。工畫山水,深沉環壯,險黑磊落,湍瀨激人,平遠極目。建中年頗知名。

    王宰,蜀中人,多畫蜀山,玲瓏窳窆,f差巧峭。

    畢宏,大歷二年為給事中。畫松石于左省廳壁,好事者皆許之。改京兆少尹,為左庶子。樹石擅名于代,樹木改步變古,自宏始也。

    楊公南,名炎,華陰人。孝著三代,門樹六闕。風骨俊秀,神情爽邁。善山水,高奇雅贍。大歷四年為中書門下侍郎,建中元年遷左僕射流貶,年五十五。余觀楊公山水圖,想見其為人,魁岸灑落也。

    史瓚,官至省郎,善畫鞍馬人物。

    裴,字士明,河東人。以明經進。畫山水極有思。貞元中為吏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四年為太子賓客、左散騎常侍。五年為兵部侍郎、河南尹。貞元元年,年七十五,贈兵部尚書。

    韋鑒,工龍馬,妙得精氣。

    鑒弟鑾,工山水松石,雖有其名,未免古拙。

    鑒子鷗,工山水,高僧、奇士、老松、異石,筆力勁健,風格高舉。善小馬、牛羊、山原。俗人空知鷗善馬,不知松石更佳也。咫尺千尋,駢柯攢影,煙霞翳薄,風雨颼颼,輪錁∞搿8侵 甕    塘 礎《天竺胡僧圖》、《渡水僧圖》、《小馬放牧圖》並傳于代)

    張,字文通,吳郡人。初相國劉晏知之,相國王縉奏檢校祠部員外郎、鹽鐵判官。坐事,貶衡州司馬,移忠州司馬。尤工樹石、山水,自撰《繪境》一篇,言畫之要訣,詞多不載。初畢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見驚嘆之,異其唯用禿毫,或以手摸絹素,因問所受。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畢宏于是閣筆。彥遠每聆長者說以宗黨常在予家,故予家多畫。曾令畫八幅山水障,在長安平原里。破墨未了,值朱亂京城騷擾,亦登時逃去。家人見畫在幀,蒼忙掣落,此障最見張用思處。又有士人家有張松石幛,士人雲亡兵部李員外約好畫成癖,知而購之,其家弱妻已練為衣里矣,唯得兩幅雙松一石在焉。嗟惋久之,作《繪練紀》,述張畫意極盡,此不具載。(見《李約員外集》)

    陳曇,字玄成,國初丞相叔達之後。明經出身。河南尹嚴武薦為參軍,昭義軍節度使李抱真闢為從事。貞元十四年官至衡州刺史、邕管經略使兼御史中丞。工山水,有情趣,但峰巒少奇,往往繁碎。

    顧況,字逋翁,吳興人。不修撿操,頗好詩詠,善畫山水。初為韓晉公江南判官,又為著作佐郎。久次不遷,乃嘲誚宰相,為憲司所劾。貞元五年貶饒州司戶,居茅山以壽終。有《畫評》一篇,未為精當也。

    鄭審,事具彥遠所撰《彩箋詩集》。

    沈寧,亦善樹石山水,有格律。師張而少劣。

    劉商,官至檢校禮部郎中、汴州觀察判官。少年有篇,詠高情工,畫山水樹石。初師于張,後自造真為意。自張貶竄後,嘗惆悵賦詩曰︰“苔石蒼蒼臨澗水,溪風裊裊動松枝。世間惟有張通會,流向衡陽那得知?”或雲商後得道。

    劉整,任秘書省正字,善山水,有氣象。時有劉之奇,亦能山水。

    邊鸞,善畫花鳥,精妙之極。至于山花園蔬,亡不遍寫。為右衛長史。花鳥冠于代,而有筆跡。

    于錫,善畫花鳥及雞。

    強穎,善水鳥。

    梁廣,工花鳥,善賦彩,筆跡不及邊鸞。

    陳庶,揚州人。師邊鸞花鳥,尤善布色。

    陳恪,工山水,師張鄭,有氣韻。人物、鞍馬、蟲禽並精于積,善山水,妙過于父。(一雲陳格)

    戴重席,工子女,極精細。

    周P,字景玄,官至宣州長史。初效張萱畫,後則小異,頗極風姿。全法衣冠,不近閭里。衣裳勁簡,彩色柔麗。菩薩端嚴,妙創水月之體。(《蜂蝶圖》、《按箏圖》、《楊真人陸真人圖》、《五星圖》傳于代)

    趙博文,尚書左丞涓之子也。畫子母犬兔,善寫貌。應進士不第。兄博宣亦解畫。

    太原王F,終劍南刺史。師P畫子女、菩薩,但不及P之精密。余大父高平公首末提獎之。

    鄭寓,善果之後也。學P畫天王菩薩,有思。

    韓輳 痔 澹 僦兩 瞎飴淮蠓頡 愣 髁降瀾詼仁埂 篤蛻渫 秸率攏 飩 U暝 輳 炅 澹  擔 幀爸宜唷薄9グЮ欏 虜蕁 踴  牡眯嗡啤EQ蜃羆選br />
    戴嵩,韓晉公之鎮浙右署為巡官。師晉公之畫,不善他物,唯善水牛而已。田家川原亦有意。

    嵩弟嶧,亦善水牛。

    李漸,官至沂州刺史。善番人、番馬、騎射、射雕、放牧。川原之妙,筆跡氣調,古今亡儔。

    子仲和,能繼其藝而筆力不及其父。今相國令狐公奕代為相,家富圖畫,即沂州外孫家有小畫,人馬幛是尤得意者。憲宗曾取置禁中,後卻賜還,嘗以示余。

    蕭,畫山水甚有意思。為桂州觀察使。

    周太素,終尚書郎。善畫花鳥、佛像。

    曲庭,善山水。格不甚高,但細巧耳。

    蕭悅,協律郎。工竹一色有雅趣。

    張志和,字子同,會稽人。性高邁不拘檢,自稱煙波釣徒,著《玄真子》十卷。書跡狂逸,自為漁歌,便畫之甚,有逸思。蕭宗朝官至左金吾衛錄事參軍。本名龜齡,詔改之。顏魯公與之善,陸羽等嘗為食客。

    侯莫陳廈,字重構,工山水,用意極精。

    會稽僧道芬、鄭町處士(滎陽人)、梁洽處士、天台項容處士、青州吳恬處士(一名玢,字建康),已上並畫山水。道芬格高,鄭町淡雅,梁洽美秀,項容頑澀,吳恬險巧。恬有《畫山水錄》,記平生所畫,在絹素者,凡百余面傳之。好事自雲︰“初夢寐有神人,指授畫法。”恬好為頑石,氣象深險,能為雲而氣象蓊裕。

    王默師項容,風顛酒狂,畫松石山水,雖乏高奇,流俗亦好。醉後以頭髻取墨抵于絹畫。王默早年授筆法于台州鄭廣文處。貞元末于潤州歿,舉柩若空,時人皆雲化去。平生大有奇事。顧著作知新亭監時,默請為海中都巡。問其意,雲要見海中山水耳。為職半年解去,爾後落筆有奇趣。顧生乃其弟子耳。彥遠從兄監察御史厚與余具道此事,然余不甚覺默畫有奇。

    張彥遠,河東人,能文工字,學隸書外,多喜作八分書。其家既出累世縉紳之後,且復好事,故藏積圖書,如鐘、張、衛、索、王、羲、獻而下,每至成軸。其大父稔已有書名。初得鐘繇筆意,壯歲遂仿獻之,暮年人許有羲之風度。蓋凡三變而後有成,此其遺風余澤,沾馥後人者特非一日。彥遠既世其家,乃富有典刑,而落筆不愧。作者觀其為論,以為書非小道,本以助人倫、窮物理,神化不能以藏其秘,靈怪不能以遁其形。則知盤礡胸次者固已,吞雲夢者八九矣。其流于筆端,自應過人。矧夫歷代奇觀,一一到眼。而手傳心受處,復有家學耶。嘗作《法書要錄》一十卷,具載古人論書語。且以完傳列之,又以九等品第書學人物,自漢至唐上下千百載間,其大筆名流,幾不逃彀中矣。更撰《歷代名畫記》,為十卷,自序其右雲︰“得此二書,則書畫之事畢矣。”觀其編次之善,果非虛語。又嘗以八分,錄前人詩什數章,至其仿古出奇,亦非凡子可到。

    右《宣和書譜》本傳。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雲︰彥遠字愛賓。


如果你對歷代名畫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歷代名畫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