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 梁本紀第二

類別︰史部 作者︰歐陽修(宋) 書名︰新五代史

    開平元年春正月壬寅,天子使御史大夫薛貽矩來勞軍。宰相張文蔚率百官來勸進。夏四月壬戌,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戊辰,大赦,改元,國號梁。封唐主為濟陰王。升汴州為開封府,建為東都,以唐東都為西都。廢京兆府為雍州。賜東都一日。契丹阿保機使袍笏梅老來。

    五月丁丑朔,以唐相張文蔚楊涉為門下侍郎,御史大夫薛貽矩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戊寅,渤海、契丹遣使者來。乙酉,封兄全昱為廣王,子友文博王,友郢王,友璋福王,友貞均王,友徽建王,佷友諒衡王,友能惠王,友誨邵王。甲午,改樞密院為崇政院,太府卿敬翔為使。是月,潞州行營都指揮使李思安及晉人戰,敗績。六月甲寅,平盧軍節度使韓建守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秋七月己亥,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後;皇高祖黯謚曰宣元,廟號肅祖,祖妣範氏謚曰宣僖;曾祖茂琳謚曰光獻,廟號敬祖,祖妣楊氏謚曰光孝;祖信謚曰昭武,廟號憲祖,祖妣劉氏謚曰昭懿;考誠謚曰文穆,廟號烈祖,妣王氏謚曰文惠。八月丁卯,同州蟲生。隰州黃河清。九月,括馬。冬十月己未,講武于繁台。十一月壬寅,赦亡命背軍髡黥刑徒。

    二年春正月丁酉,渤海遣使者來。己亥,卜郊于西都。弒濟陰王。二月辛未,契丹阿保機遣使者來。三月壬申朔,如西都。丙子,如懷州。丁丑,如澤州。戊寅,封鴻臚卿李崧介國公,為二王後。壬午,匡國軍節度使劉知俊為潞州行營招討使。癸巳,改卜郊。張文蔚薨。夏四月癸卯,楊涉罷,吏部侍郎于兢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承旨禮部侍郎張策為刑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壬子,至澤州。五月己丑,潞州行營都虞候康懷英及晉人戰于夾城,敗績。戊戌,立唐三廟。契丹遣使者來。六月壬寅,忠武軍節度使劉知俊為西路行營招討使,以伐岐。己酉,殺右金吾衛上將軍王師範,滅其族。丙辰,劉知俊及岐人戰于漠谷,敗之。秋九月丁丑,如陝州,博王友文留守東都。冬十月丁未,至自陝州。十一月癸巳,張策罷,左僕射楊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二月己亥,以介國公為三恪,國公、萊國公為二王後。

    三年春正月甲戌,如西都。復然燈以祈福。庚寅,享于太廟。辛卯,有事于南郊,大赦。丙申,群臣上尊號,曰睿文聖武廣孝皇帝。二月壬戌,講武于西杏園。甲子,延州高萬興叛于岐,來降。三月辛未,渤海國王大遣使者來。甲戌,如河中。山南東道節度使楊師厚為潞州四面行營招討使。劉知俊取丹州。夏四月丙午,知俊克延、、坊三州。五月己卯,至自河中,殺佑國軍節度使王重師。六月庚戌,劉知俊執佑國軍節度使劉捍,叛附于岐。辛亥,如陝州。乙卯,冀王友謙為同州東面行營招討使。劉知俊奔于岐。丹州軍亂,逐其刺史宋知誨。秋七月,商州軍亂,逐其刺史李稠,稠奔于岐。乙丑,克丹州,執其首惡王行思。乙亥,至自陝州。甲申,襄州軍亂,殺其留後王班。房州刺史楊虔叛附于蜀。八月辛亥,降死罪囚。辛酉,均州刺史張敬方克房州,執楊虔。閏月癸酉,契丹遣使者來。己卯,閱稼于西苑。九月壬寅,行營招討使左衛上將軍陳暉克襄州,執其首惡李洪。丁未,保義軍節度使王檀為潞州東面行營招討使。辛亥,韓建、楊涉罷。太常卿趙光逢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工部侍郎杜曉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辛酉,李洪、楊虔伏誅。冬十一月甲午,日南至,告謝于南郊。己酉,搜訪賢良。鎮國軍節度使康懷英伐岐。十二月,懷英克寧、慶、衍三州。及劉知俊戰于升平,敗績。

    四年春正月壬辰朔,始用樂。丁未,講武于榆林。二月己丑,閱稼于谷水。秋八月丙寅,如陝州。河南尹張宗]留守西都。辛未,護國軍節度使楊師厚為西路行營招討使以伐岐。九月己丑,至自陝州。辛亥,搜訪賢良。冬十一月己丑,寧國軍節度使王景仁為北面行營招討使以伐趙。趙王王熔、北平王王處直叛附于晉,晉人救趙。十二月癸酉,頒律令格式。

    乾化元年春正月丁亥,王景仁及晉人戰于柏鄉,敗績。庚寅,赦流罪以下囚,求危言正諫。癸巳,天雄軍節度使楊師厚為北面行營招討使。夏四月壬申,契丹阿保機遣使者來。五月甲申朔,大赦,改元。癸巳,幸張宗]第。秋八月戊辰,閱稼于榆林。渤海遣使者來。戊寅,大閱于興安鞠場。九月辛巳朔,御文明殿,入閣。庚子,如魏州。張宗]留守西都。冬十月丙子,大閱于魏東郊。十一月,高萬興取鹽州。壬辰,至自魏州。乙未,回鶻、吐蕃遣使者來。二年春二月丁巳,光祿卿盧使于蜀。甲子,如魏州,張宗]留守西都。次白馬,殺左散騎常侍孫騭、右諫議大夫張衍、兵部郎中張俊。戊寅,如貝州。三月丙戌,屠棗強。丁未,復如魏州。夏四月己巳,至自魏州。戊寅,如西都。五月丁亥,德音降死罪已下囚。罷役徒,禁屠及捕生。渤海遣使者來。是月,薛貽矩薨。六月,疾革,郢王友反。戊寅,皇帝崩。

    嗚呼,天下之惡梁久矣!自後唐以來,皆以為偽也。至予論次五代,獨不偽梁,而議者或譏予大失《春秋》之旨,以謂“梁負大惡,當加誅絕,而反進之,是獎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予應之曰︰“是《春秋》之志爾。魯桓公弒隱公而自立者,宣公弒子赤而自立者,鄭厲公逐世子忽而自立者,衛公孫剽逐其君而自立者,聖人于《春秋》,皆不絕其為君。此予所以不偽梁者,用《春秋》之法也。”“然則《春秋》亦獎篡乎?”曰︰“惟不絕四者之為君,于此見《春秋》之意也。聖人之于《春秋》,用意深,故能勸戒切,為言信,然後善惡明。夫欲著其罪于後世,在乎不沒其實。其實嘗為君矣,書其為君。其實篡也,書其篡。各傳其實,而使後世信之,則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爾。使為君者不得掩其惡,然後人知惡名不可逃,則為惡者庶乎其息矣。是謂用意深而勸戒切,為言信而善惡明也。桀、紂,不待貶其王,而萬世所共惡者也。《春秋》于大惡之君不誅絕之者,不害其褒善貶惡之旨也,惟不沒其實以著其罪,而信乎後世,與其為君而不得掩其惡,以息人之為惡。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後知予不偽梁之旨也。”

    譯文︰

    開平元年春正月壬寅,唐天子派御史大夫薛貽矩來慰勞軍隊。

    宰相張文蔚率百官來勸朱溫即帝位。

    夏四月壬戌,朱溫改名為朱晃。

    甲子,即星帝位。

    戊辰,大赦,改變年號,國號叫梁。

    封唐主焉濟陰王,。

    升汴州為開封府,把它建成東都,以唐的束都洛陽為西都。

    廢京兆府,改名為雍州。

    賜束都大聚飲一天。

    契丹阿保機派袍笏梅老來。

    五月丁丑初一,封唐宰相張文蔚、楊涉為門下侍郎,御史大夫薛貽矩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戊寅,渤海、契丹派遣使者來。

    乙酉,封哥哥朱全昱為廣王,兒子朱友文為博王,朱友為郢王,朱友璋為福王,朱友貞為均王,朱友徽為建王,佷兒朱友諒為衡王,朱友能為惠王,朱友誨為邵王。

    甲午,改樞密院為崇政院,太府卿敬翔為崇政院使。

    這月,潞州行營都指揮使李思安同晉人作戰,大敗。

    六月甲寅,平盧軍節度使韓建守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秋七月己亥,追尊祖父為皇帝,祖母為皇後︰皇高祖朱黯謐號叫宣元,廟號叫肅祖,祖母範氏謐號叫宣僖;曾祖筮芭燮謐號叫光獻,廟號叫敬祖,曾祖母楊氏謐號叫光孝;祖父朱信謐號叫昭武,廟號叫憲祖,祖母劉氏謐號叫昭懿;父親朱誠謐號叫文穆,廟號叫烈祖,母親王氏謐號叫文惠。

    八月丁卯,同州生好妨蟲。

    隰州黃河變清。

    丸月,搜求馬匹。

    冬十月己未,在繁台演兵。

    十一月壬寅,赦免亡命背叛的軍人、受髡刑黥刑的犯人。

    二年春正月丁酉,渤海派遣使者來。

    己亥,在西都卜日子的吉凶以便舉行郊祭。

    s濟陰王。

    二月辛未,契丹阿保機派遣使者來。

    三月壬申初一,入西都。

    丙子,前往懷州。

    丁丑,前往澤州。

    戊寅,封鴻臚卿李崧為萊國公,作為二王的後代。

    壬午,匡國軍節度使劉知俊為潞州行營招討使。

    癸巳,另行佔卜舉行郊禮的時間。

    張文蔚逝世。

    夏四月癸卯,楊涉罷門下侍郎。

    吏部侍郎于兢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承旨禮部侍郎張策為刑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壬子,到達澤州。

    五月己丑,潞州行營都虞候康懷英同晉人在夾城作戰,戰敗。

    戊戌,為唐立三廟。

    契丹派遣使者來。

    六月壬寅,忠武軍節度使劉知俊焉西路行營招討使以討伐岐。

    己酉,殺右金吾衛上將軍王師範,殺了他的整個家族。

    丙辰,劉知俊同岐人在漠谷作戰,打敗了他們。

    秋九月丁丑,入陝州。

    博王朱友文留守束都。

    冬十月丁未,自陝州到達束都。

    十一月癸巳,張策罷任,左僕射楊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二月己亥,以介國公為三恪,邯國公、萊國公為二王的後代。

    三年春正月甲戌,入西都。

    又燃燈求福。

    庚寅,在太廟祭獻。

    辛卯,在南郊祀天,大赦天下。

    丙申,祥臣奉上尊號,稱作睿文聖武廣孝皇帝。

    二月壬戌,在西杏園講武。

    甲子,延州高萬興背叛岐來投降。

    三月辛未,渤海國王大謹讓派遣使者來。

    甲戌,入河中。

    山南束道節度使楊師厚為潞州四面行營招討使。

    劉知俊奪取丹州。

    夏四月丙午,劉知俊攻克延州、墉州、坊州。

    五月己卯,從河中到達西京,殺佑國軍節度使王重師。

    六月庚戌,劉知俊捉住佑國軍節度使劉捍,背叛梁而依附岐。

    辛亥,入陝州。

    乙卯,冀王朱友謙為同州束面行營招討使。

    劉知俊逃奔到岐州。

    丹州軍隊叛亂,驅逐丹州刺史宋知誨。

    秋七月,商州軍隊叛亂,驅逐商州刺史李稠。

    李稠逃奔到岐州。

    乙丑,攻克丹州,捉住首惡王行思。

    乙亥,從陝州到達洛陽。

    甲申,襄州軍隊叛亂,殺了襄州留後王班。

    房州刺史楊虔叛變依附蜀國。

    八月辛亥,犯死罪的囚犯堿罪。

    辛酉,均州刺史張敬方攻克房州,捉住楊虔。

    閏八月癸酉,契丹派遣使臣來。

    己卯,在西苑閱視莊稼。

    九月壬寅,行營招討使左衛上將軍陳暉攻克襄州,捉到首惡李洪。

    丁未,保董里節度使王檀為潞州束面行營招討使。

    辛亥,韓建、楊涉免職。

    太常卿趙光逢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工部侍郎杜曉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辛酉,李洪、楊虔被處死。

    冬十一月甲午,冬至日,在南郊告謝上天。

    己酉,搜訪賢良的人。

    鎮國軍節度使康懷英討伐岐州。

    十二月,康懷英攻克窒州、廈州、魚叢。

    同劉知俊在升平作戰,戰敗。

    四年春正月壬辰初一,開始用樂。

    丁未,講武于榆林。

    二月己丑,在谷水閱 莊稼。

    秋八月丙寅,入陝州。

    河南尹張宗]留守西都。

    辛未,護國軍節庋使楊師厚為西路行營招討使討伐岐州。

    九月己丑,自陝州至洛陽。

    辛亥,搜訪賢良人才。

    冬十一月己丑,寧國軍節度使王景仁為北面行營招討使攻趙。

    趙王王、北平王王處直叛變依附晉,晉人救趙。

    十二月癸酉,頒布律令格式。

    干化元年春正月丁亥,王景仁同晉人在柏鄉作戰,被打敗。

    庚寅,赦免流放罪以下的囚犯,征求直言正諫。

    癸巳,天雄軍節度使楊師厚為北面行營招討使。

    夏四月壬申,契丹阿保機派遣使臣來。

    五月甲申初一,大赦天下,更改年號。

    癸巳,駕臨張宗爽府宅。

    秋八月戊辰,在榆林閱視莊稼。

    渤海派遣使臣來。

    戊寅,在興安球場進行大規模閱兵。

    九月辛巳初一日,到文明殿,入合。

    庚子,入魏州。

    張宗]留守西都。

    冬十月丙子,帝在魏州束郊大規模閱兵。

    十一月,高萬興攻取鹽州。

    壬辰,帝自魏州到京。

    乙未,回鵲、吐蕃派遣使臣來。

    二年春二月丁巳,光祿卿盧毗出使蜀。

    甲子,前往魏州。

    張宗]留守西都。

    途中駐白馬,殺左散騎常侍孫鷺、右諫議大夫張衍、兵部郎中張y。

    戊寅,帝入貝州。

    三月丙戌,毀棗強城,屠殺其百姓。

    丁未,又入魏州。

    夏四月己巳,自魏州至束都。

    戊寅,入西都。

    五月丁亥,頒行德音,死罪以下囚犯堿罪。

    放免服役人工,禁止屠殺及捕捉動物。

    渤海遣使者來。

    這月,薛胎矩逝世。

    六月,皇帝病危急。

    郢王朱友謀反。

    戊寅,皇帝駕崩。

    唉,天下的人厭惡梁已經很久了!從後唐以來,都以梁為偽朝。

    到我論定編次五代歷史,獨不以梁為偽朝,而議論的人或許譏笑我很不符合《春秋》的主旨,認為“梁有很大的罪惡,應當加以誅絕。

    反而升作正式朝代,這是褒獎篡奪,不是《春秋》的志意”。

    我回答說︰“這是《春秋》的志意。

    魯桓公殺隱公而自立,宣公殺子赤而自立,鄭厲公驅逐世子忽而自立,衛國公孫剽逐衛君衍而自立,聖人在《春秋》中,都沒有不以他們為君主。

    這就是我之所以不以梁為偽朝,是用的《春秋》的義法。”“那麼《春秋》也褒獎篡奪嗎?”回答說︰“只有不斬絕以上四人的君主地位,在這里表現出《春秋》的旨意。

    聖人夜《春秋》中,用意深刻,能勸勉告誡都很切實;所說真實可信,然後能善惡昭彰。

    想要在後代使他們的罪惡顯著,就在于不掩沒真實情況。

    實際上曾是君主,就記載他是君主。

    實際上是篡位,就記載他篡位。

    分別記載他的真實情況,使後代相信它,那麼四位君主的罪惡,就不可能掩蓋。

    使作君主的人不能掩蓋他的罪惡,然後人們知道惡名無法逃脫,那麼作惡的人或許能停止作惡。

    這就叫做用意深刻而勸勉告誡都很切實,所說真實可信然後善惡昭彰。

    桀、紂,不需等待貶他們的王號,而萬代都共同厭惡他們。

    《春秋》對大惡的君主不斬絕的原因,就在于這不妨礙褒善貶惡的主旨。

    只有不掩沒真實情況來使他罪惡顯明,為後代所相信,記載他曾作君主而不能掩蓋他的罪惡,用以使人停止作惡。

    能懂得《春秋》的這種意旨,然後知道我不以梁為偽朝的旨意。”


如果你對新五代史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新五代史》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