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八 晉本紀第八

類別︰史部 作者︰歐陽修(宋) 書名︰新五代史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其父臬捩雞,本出于西夷,自邪歸唐,從邪入居陰山。其後,晉王李克用起于雲、朔之間,臬捩雞以善騎射,常從晉王征伐有功,官至持荽淌貳t 婕ι磋  湫帳 希 恢 淶眯罩 家病

    敬瑭為人沈厚寡言,明宗愛之,妻以女,是為永寧公主,由是常隸明宗帳下,號左射軍。莊宗已得魏,梁將劉錛憊Ы迤劍  誄劬戎 1醇罷螅 鎪冢 磋┬允 嗥錆衢貿芻鰨   孕W 譫雲潯扯持  以酥,酥,夷狄所重,由是名動軍中。十五年,莊宗戰于胡柳,前鋒周德威戰死,敬瑭以左射軍從明宗復擊敗梁兵。明宗戰胡盧套、楊村,為梁兵所敗,敬瑭常脫明宗于危。

    趙在禮之亂,明宗討之,至魏而兵變,明宗初欲自歸于天子,明己所以不反者。敬瑭獻計曰︰“豈有軍變于外,上將獨無事者乎?且猶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願得騎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門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明宗然之,與之驍騎三百,渡黎陽為前鋒,明宗遂入汴。莊宗自洛後至,不得入,而兵皆潰去。莊宗西還,明宗以敬瑭為前鋒趣汜水,且收其散卒。莊宗遇弒,明宗入立,拜敬瑭保義軍節度使,賜號“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兼六軍諸衛副使。在陝為政以廉聞。是時,諸侯多不奉法,鄧州陶 、亳州李皆以贓污論死,明宗下詔書褒廉吏普州安崇阮、持菡磐蚪  菟鐫賴紉苑硤煜攏 躍磋┤ 住

    天成二年十月,從幸汴州,為御營使,拜宣武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六軍副使如故,改賜“耀忠匡定保節功臣。”三年四月,徙鎮天雄,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唐尹。五月,拜駙馬都尉。董璋反東川,為行營都招討使,不克而還。復兼六軍諸衛副使。徙鎮河陽三城,未行,而契丹、吐渾、突厥皆入寇,是時,秦王從榮統六軍,敬瑭疑其必及禍,不欲為其副,乃自請行。及制出,不落副使,輒復辭行。明宗數責大臣問誰可行者,範延光、趙延壽等卒以敬瑭為請,乃拜河東節度使、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蕃漢馬步軍總管,落六軍副使,乃行。

    明年,明宗崩,愍帝即位,加中書令。三月,徙鎮成德。清泰元年五月,復鎮太原,來朝京師。潞王從珂反于鳳翔,愍帝出奔,遇敬瑭于道。敬瑭殺帝從者百余人,幽帝于衛州而去。廢帝即位,疑敬瑭必反。

    天福元年五月,徙鎮天平,敬瑭果不受命,謂其屬曰︰“先帝授吾太原使老焉,今無故而遷,是疑吾反也。且太原地險而粟多,吾當內檄諸鎮,外求援于契丹,可乎?”桑維翰、劉知遠等共以為然。乃上表論廢帝不當立,請立許王從益為明宗嗣。廢帝下詔削奪敬瑭官爵,命張敬達等討之,敬瑭求援于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門,與唐兵戰,敬達大敗。敬瑭夜出北門見耶律德光,約為父子。

    十一月丁酉,皇帝即位,國號晉。以幽、涿、薊、檀、順、瀛、莫、蔚、朔、雲、應、新、媯、儒、武、寰州入于契丹。己亥,大赦,改元。掌書記桑維翰為翰林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樞密使事。閏月丙寅,翰林學士承旨、尚書戶部侍郎趙瑩為門下侍郎,桑維翰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甲戌,趙德鈞及其子延壽叛于唐來降,契丹鎖之以歸。己卯,次河陽,節度使萇從簡叛于唐來降。辛巳,至自太原。盧文紀、姚罷。甲申,大赦,殺張延朗、劉延朗,赦房薄J 亂矣希 綰友簟W方低醮隅嫖 恕6『ュ 究輾氳蘭婷畔率湯傘く 惺槊畔縷秸率隆<撼螅 苤 富郵故 亓か逼浯淌分M妗P撩  籩毖浴9鎪齲 蛑菅濫詼加鶯蠣厙碇鵪浣詼雀筆估鈦彗M 蘺越 盆I殺其將楊漢賓。庚子,天平軍節度使王建立殺其副使李彥。旱。

    二年春正月癸亥,安遠軍節度使盧文進叛降于吳。丁卯,天雄軍節度使範延光殺齊州防御使秘瓊。戊寅,兵部侍郎李崧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封唐宗室子為公,及隋公為二王後,以周介公備三恪。二月丁西,契丹使太子解里來。三月庚辰,如汴州。夏四月丁亥,赦囚,蠲民租賦。趙瑩使于契丹。辛卯,宣武軍節度使楊光遠進助國錢。契丹使宮苑使李可興來。五月壬戌,御札求直言。丁丑,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後︰高祖謚曰孝安,廟號靖祖,祖妣秦氏謚曰孝安元;曾祖彬謚曰孝簡,廟號肅祖,祖妣安氏謚曰孝簡恭;祖昱謚曰孝平,廟號睿祖,祖妣來氏謚曰孝平獻;考紹雍謚曰孝元,廟號獻祖,妣何氏謚曰孝元懿。六月癸未,契丹使夷離畢來。天雄軍節度使範延光反。丁酉,傳箭于義成軍節度使符彥饒。丁未,楊光遠為魏府四面行營都部署。東都巡檢張從賓反,留守判官李遐死之,奉國都指揮使侯益、護聖都指揮使杜重威討之。從賓寇河陽,殺皇子重V;寇河南,殺皇子重信。秋七月,從賓陷汜水關,殺巡檢使宋廷浩。壬子,右衛大將軍尹暉叛奔于吳,不克,伏誅。右監門衛大將軍婁繼英叛降于張從賓。義成軍亂,殺戍將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白奉進。甲寅,戍將奉國指揮使馬萬執符彥饒歸于京師,命殺之于赤岡。乙卯,楊光遠為魏府行營都招討使。辛酉,杜重威克汜水關。壬申,楊光遠克博州。丙子,安州屯防指揮使王暉殺其節度使周瑰,右衛上將軍李金全討之。八月丙申,靜難軍節度使安叔千進添都馬。乙巳,赦非死罪囚及張從賓、符彥饒、王暉余黨。九月,楊光遠進粟。冬十月辛巳,禁造甲兵。

    三年春二月戊戌,諸鎮皆進物以助國。三月壬戌,回鶻可汗王仁美使翟全福來。丁丑,禁私造銅器。秋七月辛酉,以皇業錢作受命寶。八月戊寅,馮道及左僕射劉d為契丹冊禮使。壬午,澶州刺史馮暉降。丙戌,許御署官選。己丑,蠲水旱民稅。辛丑,歸伶官于契丹。九月己酉,赦範延光。己未,歸靜鞭官劉守威,金吾勘契官王殷、司天雞叫學生殷暉于契丹。于闐使馬繼榮來,回鶻使李萬金來。己巳,赦魏州,蠲民稅。是月,宣徽南院使劉處讓為樞密使。冬十月戊寅,契丹使中書令韓頻來奉冊曰英武明義皇帝。庚辰,升汴州為東京,以洛陽為西京,雍州為晉昌軍。戊子,右金吾衛大將軍馬從斌使于契丹。己未,契丹使梅里來。戊戌,大赦。庚子,封李聖天為大寶于闐國王。十一月辛亥,升廣晉府為都。壬戌,除鑄錢令。十二月丙子,封子重貴為鄭王。

    四年春正月,盜發唐愍皇帝墓。辛亥,澶州防御使張從恩為樞密副使。旌表深州民李自倫門閭。三月乙巳,回鶻使其都督拽里敦來。丙辰,頒《調元歷》。靈州戍將王彥忠以懷遠城反。己未,彥忠降,供奉官齊延祚殺之。夏四月辛巳,封回鶻可汗王仁美為奉化可汗。甲申,廢樞密使。秋七月丙辰,復禁鑄錢。閏月壬申,桑維翰罷。八月己亥朔,河決博平。西戎寇涇州,彰義軍節度使張彥澤敗之,執其首領野離羅蝦獨。九月丁丑,契丹使粘木孤來。癸未,封李從益為郇國公以奉唐後。丙戌,高麗王建使其廣評侍郎邢順來。冬十一月乙亥,立唐高祖、太宗、莊宗、明宗、愍帝廟于西京。戊子,契丹使遙折來,吐蕃罷延族來附。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德音除民公私債。己丑,回鶻使石海金來。夏四月甲子,契丹興化王來。五月丙戌,安遠軍節度使李金全叛附于唐。六月癸卯,李c遣其將李承裕入于安州,金全奔于唐,安遠軍節度使馬全節及承裕戰,敗之。丁巳,克安州,承裕奔于雲夢,全節執而殺之。秋八月丁酉,閱稼于西郊。己未,西京留守楊光遠殺太子太師範延光。九月丁卯,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和凝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辛巳,閱稼于沙台。冬十月丁未,契丹使舍利來。十一月丙子,冬至,始用二舞。

    六年春正月戊寅,封唐叔虞為興安王,台駘為昌寧公。二月戊申,停買宴錢。三月,除民二年至四年以前稅。夏四月己未,契丹使述括來。五月,吐渾首領白承福來。秋七月壬午,突厥使薛同海來。八月壬辰,如都,開封尹鄭王重貴留守東京,宣徽南院使張從恩東京內外兵馬都監。壬寅,大赦。甲寅,光祿卿張澄使于契丹。九月乙亥,前安國軍節度使楊彥詢使于契丹。丁丑,吐渾使白可久來。河決中都,入于沓河。冬十月,河決滑、濮、鄆、澶州。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反。十一月丁丑,西京留守高行周為南面軍前都部署以討之。十二月丙戌朔,鄭王重貴為廣晉尹,徙封齊王。先鋒都指揮使郭金海及安從進戰于唐州,敗之。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反。天平節度使杜重威為鎮州行營招討使。丙申,契丹遣使者來。戊戌,杜重威及安重榮戰于宗城,敗之。

    七年春正月丁巳,克鎮州,安重榮伏誅,赦廣晉。庚午,契丹使達剌來。三月,歸德軍節度使安彥威塞決河于滑州。閏月,天興蝗食麥。夏五月乙巳,尊皇太妃劉氏為太後。六月丙辰,吐渾使念丑漢來。乙丑,皇帝崩于保昌殿。  

    譯文︰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他的父親臬捩雞,本來出自西夷,自從朱邪歸順唐朝,跟隨朱邪入陰山居住。

    以稜,晉王李克用在雲州、朔州之間興起,臬捩雞因為善于騎馬射箭,常常跟隨晉王征伐有功,官至沼州刺史。

    臬捩雞生敬瑭,姓石,不知道他是怎樣開始得到石姓的。

    石敬瑭為人沉厚少言語,明宗很喜歡他,以女兒作他的妻子,這就是永寧公主,從此常屬明宗帳下,叫左射軍。

    莊宗已得魏州,梁的將領劉郭緊急攻打清平,莊宗快馬援救,軍隊未來得及擺成陣勢,就被劉郡襲擊,石敬瑭帶十多名騎兵橫握長矛奔馳攻擊,援救莊宗回來。

    莊宗拊著他的背稱他豪壯,親手給他酥吃,給酥吃是夷狄看重的,從此名動軍中。

    十五年,莊宗在胡柳作戰,前鋒周德威戰死,石敬瑭率左射軍跟隨明宗重新擊敗梁兵。

    明宗在胡盧套、楊村作戰,被梁軍打敗,石敬瑭常使明宗脫離危險。

    趙在禮叛亂,明宗征討,到魏州後發生兵變,明宗本想自己回到天子那里,說明自己沒有反叛。

    石敬瑭獻計說︰“哪有在外發生軍變,最高將領獨自無事的呢?而且猶豫不決是兵家大忌,不如急速前進。

    希望能給我三百騎兵先攻打汴州,夷門是天下的要害,奪得夷門可以成就大事。”明宗認為對,給了他三百騎兵,渡過黎陽作前鋒,明宗于是進入汴州。

    莊宗從洛陽隨後到達,不能入,而兵士都潰散離去。

    莊宗西回,明宗以石敬瑭為前鋒奔赴汜水,並收集莊宗逃敬的士卒。

    莊宗被殺,明宗入京即位,任命石敬瑭為保義軍節度使,賜號“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兼六軍諸衛副使。

    在陝州為政以廉潔聞名。

    這時,很多諸侯不守法,鄧州陶圮、毫州李鄴都因貪贓被處死,明宗下詔書表彰廉潔的官吏普州安崇阮、沼州張萬進、耀州孫岳等以激勵天下,而以石敬瑭為首。

    天成二年十月,隨帝到汴州,為御營使,授宣武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六軍副使仍保留;改賜“耀忠匡定保節功臣”稱號。

    三年四月,改鎮天雄,任命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唐尹。

    五月,任命為駙馬都尉。

    董璋在柬川反叛,為行營都招討使,沒有攻克東川而回。

    又兼六軍諸衛副使。

    改鎮河陽三城,未赴任,而契丹、吐渾、突厥都入侵,這時,秦王李從榮統率六軍,石敬瑭估計他必定遭災禍,不想作他的副手,于是自己請求去抵抗。

    當韶書頒出,仍未去掉六軍諸衛副使的職務,就再次辭行。

    明宗多次咨詢大臣,問誰可去抵抗,範延光、趟延壽等最後都請派石敬瑭去。

    于是任命他為河東節度使、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蕃漢馬步軍總管,去掉了六軍副使職務,這前去抵抗。

    第二年,明宗去世,愍帝即位,加授中書令。

    三月,改鎮成德。

    清泰元年五月,再鎮太原,來京城朝見。

    潞王李從珂在鳳翔反叛,愍帝出奔,在路上遇見石敬瑭,石敬瑭殺了愍帝的一百多個隨從,把愍帝囚禁在衛州後離去。

    廢帝即位,懷疑石敬瑭必定反叛。

    天福元年五月,改鎮天平,石敬瑭果然不接受命令,對他的僚屬說︰“先帝給我太原讓我養老,現今無故遷我到天平,是懷疑我要反叛。

    而且太原地勢險要,糧食很多,我將對內向各鎮發布文告,對外向契丹求援兵,行嗎?”桑維翰、劉知遠等都認為對。

    于是上表論廢帝不當立,請求立許王李從益為明宗的繼承人。

    廢帝下詔書削奪石敬瑭的官爵,命張敬達等征討,石敬瑭向契丹求援。

    九月,契丹耶律德光自雁門進入,與唐兵作戰,張敬達大敗。

    石敬瑭晚上出北門與耶律德光相見,約為父子關系。

    十一月丁酉,石敬瑭即皇帝位,國號為晉。

    將幽、涿、薊、檀、順、瀛、莫、蔚、朔、雲、應、新、媚、儒、武、寰州納入契丹版圖。

    己亥,大赦天下,更改年號。

    掌書記桑維翰為翰林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樞密使事。

    閏十一月丙寅,以翰林學士承旨、尚書盧部侍郎趙瑩為門下侍郎,桑維翰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甲戌,趙德鈞及其兒子趟延壽叛唐來降,契丹囚禁他們而回。

    己卯,到達河陽,節度使萇從簡叛唐來降。

    辛巳,從太原至京。

    將盧文紀、姚顎罷職。

    甲申,大赦天下,殺了張延朗、劉延朗,赦免了房嵩。

    十二月乙酉,進入河陽。

    事後貶王從珂為庶人。

    丁亥,司空馮道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己丑,曹州指揮使石重立殺了刺史鄭玩。

    辛卯,皇帝親筆下令求直言。

    癸巳,鎮州牙內都虞候秘瓊驅逐節度副使李彥琦。

    同州裨將門鐸殺同州主將楊漢賓。

    庚子,天平軍節度使王建立殺了他的副使李彥餮。

    天旱。

    二年春正月癸亥,安逮軍節度使盧文進反叛降昊。

    了卯,天雄軍節度使範延光殺了齊州防御使秘瓊。

    戊寅,兵部侍郎李崧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

    封唐宗室子弟為公,以隋都公為杞、宋二王後,以周介公備薊、祝、陳三恪。

    二月丁酉,契丹使臣皇太子解里來朝。

    三月庚辰,進入汴州。

    夏四月丁亥,赦免囚犯,減免百姓租賦。

    趟瑩出使到契丹。

    辛卯,宣武軍節度使楊光速進獻助國錢。

    契丹使臣宮苑使李可興來。

    五月壬戌,皇帝親筆下令求直言。

    丁丑,追尊先祖及父親為皇帝,祖母及母親焉皇後︰高祖謐號叫孝安,廟號叫靖祖,高祖母秦氏謐號叫孝安元;曾祖郴謐號叫孝簡,廟號叫肅祖,曾祖母安氏謐號叫孝簡恭;祖父昱謐號叫孝平,廟號叫睿祖,祖母來氏謐號叫孝平獻;父紹雍謐號叫孝元,廟號叫獻祖,母何氏謐號叫孝元懿。

    六月癸未,契丹使臣夷離畢來朝。

    天雄軍節度使範延光反叛。

    丁酉,傳箭給義成軍節度使符彥饒。

    丁未,楊光速為魏府四面行營都部署。

    東都巡檢張從賓反叛,留守判官李遐戰死,奉國都指揮使侯益、護聖都指揮使杜重威討伐張從賓。

    張從賓進犯河陽,殺皇子石重信;進犯河南,殺皇子石重火。

    秋七月,張從賓攻陷汜水關,殺巡檢使宋廷浩。

    壬子,右衛大將軍尹暉反叛,逃奔到昊,未成,被處死。

    右監門衛大將軍婁繼英反叛,投降張從賓。

    義成軍叛亂,殺了守將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白奉進。

    甲寅,守將奉國指揮使馬萬捉住符彥饒送到京城,下令在赤岡殺了他。

    乙卯,楊光速為魏府行營都招討使。

    辛酉,杜重威攻克汜水關。

    壬申,楊光速攻克博州。

    丙子,安州屯防指揮使王暉殺了節度使周,右衛大將罩李金全討伐王暉。

    八月丙申,靜難軍節度使安叔千進獻添都馬。

    乙巳,赦免不是死罪的囚犯及張從賓、符彥鐃、玉墮的余黨。

    九月,楊光速進獻糧食。

    冬十月辛巳,禁止制造鏜甲兵器。

    三年春二月戊戌,各鎮都進獻物品以助朝廷。

    三月壬戌,回鵲可汗王仁美的使臣翟全福來朝。

    丁丑,禁止私造銅器。

    秋七月辛酉,以皇業錢造受命寶。

    八月戊寅,馮道及左僕射劉晌為契丹冊禮使。

    壬午,澶州刺史馮暉投降。

    丙戌,允許選任御署官。

    己丑,減免遭受水旱災害的百姓的賦稅。

    辛丑,向契丹進奉樂官。

    九月己酉,赦免範延光。

    己未,將靜鞭官劉守威、金吾勘契官王殷、司天鸚叫學生殷暉送給契丹。

    于闐使臣馬繼榮來朝,回使臣李萬金來朝。

    己巳,赦魏州,減免百姓賦稅。

    同月,宣徽南院使劉處讓焉樞密使。

    冬十月戊寅,契丹使臣中書令韓頰來進奉冊命叫英武明義皇帝。

    庚辰,升汴州為束京,以洛陽為西京,雍州為晉量里。

    戊子,右金吾衛大將軍馬從斌出使到契丹。

    己未,契丹使臣梅里來。

    戊戌,大赦天下。

    庚子,封李聖天為大寶于闐國王。

    十一月辛亥,升廣晉府為塑壑。

    壬戌,廢除鑄錢令。

    十二月丙子,封兒子重豈為鄭王。

    四年春正月,強盜掘唐愍皇帝墳墓。

    辛亥,遭業防御使張從恩為樞密副使。

    立牌坊表彰深州百姓李白倫一家。

    三月乙巳,回鵲使臣都督拽里墊來朝。

    丙辰,頒布《調元歷》。

    靈州守將王童璺據懷遠城反叛。

    己未,王彥忠投降,供奉官齊延祚殺了他。

    夏四月辛巳,封回鵲可汗王仨耋為奉化可汗。

    甲申,廢除樞密使。

    秋七月丙辰,再次禁止鑄錢。

    閏七月壬申,桑維翰罷戰。

    八月己亥初一,黃河在博平決口。

    西戎進犯涇州,彰義軍節度使張彥澤打敗了西戎,捉住了他們的首領野離羅蝦獨。

    九月丁丑,契丹使臣粘木孤來。

    癸未,封李從益為郇國公以承繼唐室一脈。

    丙戌,高麗王王建的使臣廣評侍郎邢順來朝。

    冬十一月乙亥,在西京建立唐高祖、唐太宗、唐莊宗、唐明宗、唐愍帝的廟宇。

    戊子,契丹使臣逼折來。

    吐蕃罷延族來歸附。

    五年春正月丁卯初一,下恩詔廢除老百姓的公私債務。

    己丑,回鵲使臣石海金來朝。

    夏四月甲子,契丹興化王來。

    五月丙戌,安速軍節度使李金全反叛,歸附南唐。

    六月癸卯,李升派遣他的將領李承裕入安州,李金全逃奔到南唐,安遠軍節度使馬全節同李承裕作戰,打敗了李承裕。

    丁巳,馬全節攻克安州,李承裕逃奔到雲夢,馬全節捉住並殺了他。

    秋八月丁酉,在西郊觀看禾稼。

    己未,西京留守楊光速殺了太子太師範延光。

    九月丁卯,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和凝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辛巳,在沙台觀看禾稼。

    冬十月丁未,契丹使臣舍利來。

    十一月丙子,冬至,開始用二舞。

    六年春正月戊寅,封唐叔虞為興安王,封台胎為昌寧公。

    二月戊申,停收買宴錢。

    三月,免除百姓二年至四年以前的賦稅。

    夏四月己未,契丹使臣述括來。

    五月,吐渾首領白承福來朝。

    秋七月壬午,突厥使臣薛同海來朝。

    八月壬辰,進入鄴都,開封尹鄭王石重貴留守東京,宣徽南院使張從恩為束京內外兵馬都監。

    壬寅,大赦天下。

    甲寅,光祿卿張澄出使到契丹。

    九月乙亥,前安國軍節度使楊彥詢出使到契丹。

    丁丑,吐潭使臣白可久來朝。

    黃阿在中都決口,流入沓河。

    冬十月,黃河在滑、濮、鄆、澶四州決口。

    山南束道節度使安從進反叛。

    十一月丁丑,任西京留守高行周為南面軍前都部署以討伐安從進。

    十二月丙戌初一,鄭王石重貴為廣晉尹,改封為齊王。

    先鋒都指揮使郭金海同安從進在唐州作戰,打敗了安從進。

    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反叛。

    天平節度使杜重威為鎮州行營招討使。

    丙申,契丹派遣使臣來。

    戊戌,杜重威同安重榮在宗城作戰,打敗了安重榮。

    七年春正月丁巳,攻克鎮州,安重榮被處死,赦免廣晉。

    庚午,契丹使臣達剌來。

    三月,歸德軍節度使安彥威在滑州堵住了黃河決口。

    閏三月,天興蝗蟲吃麥苗。

    夏五月乙巳,尊皇太妃劉氏為太後。

    六月丙辰,吐渾使臣念丑漢來朝。

    乙丑,皇帝在保昌殿駕崩。


如果你對新五代史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新五代史》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