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五回 樂羊子怒中山羹 西門豹喬送河伯婦

類別︰集部 作者︰馮夢龍(明)、蔡元放(清) 書名︰東周列國志

    話說趙無恤被豫讓三擊其衣,連打三個寒噤,豫讓死後,無恤視衣砍處,皆有血跡,自此患病,逾年不痊。

    無恤生有五子,因其兄伯魯為己而廢,欲以伯魯之子周為嗣。而周先死,乃立周之子浣為世子,無恤臨終,謂世子趙浣曰︰“三卿滅智氏,地土寬饒,百姓悅服,宜乘此時,約韓、魏三分晉國,各立廟社,傳之子孫,若遲疑數載,晉或出英主,攬權勤政,收拾民心,則趙氏之祀不保矣!”言訖而瞑。

    趙浣治喪已畢,即以遺言告于韓虎,時周考王之四年。晉哀公薨,子柳立,是為幽公。韓虎與魏、趙合謀,只以絳州、曲沃二邑為幽公俸食,余地皆三分入于三家,號曰三晉。幽公微弱,反往三家朝見,君臣之分倒置矣。

    再說齊相國田盤,聞三晉盡分公家之地,亦使其兄弟宗人,盡為齊都邑大夫,遣使致賀于三晉,與之通好,自是列國交際,田,趙,韓,魏四家,自出名往來,齊、晉之君拱手如木偶而已。

    時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以續周公之官職,揭少子班,別封于鞏,因鞏在王城之東,號曰東周公,而稱河南曰西周公。此東西二周之始,考王薨,子午立,是為威烈王。

    威烈王之世,趙浣卒,子趙籍代立;而韓虔嗣韓,魏斯嗣魏,田和嗣田,四家相結益深,約定彼此互相推援,共成大事。

    威烈王二十三年,有雷電擊周之九鼎,鼎俱搖動。

    三晉之君,聞此私議曰︰“九鼎乃三代傳國之重器,今忽震動,周運其將終矣。吾等立國已久,未正名號,乘此王室衰微之際,各遣使請命于周王,求為諸侯,彼畏吾之強,不敢不許,如此,則名正言順,有富貴之實,而無篡奪之名,豈不美哉?"于是各遣心腹之使,魏遣田文,趙遣公仲連,韓遣俠累,各齎金帛及土產之物,貢獻于威烈王,乞其冊命。威烈王問于使者曰︰”晉地皆入于三家乎?"魏使田文對曰︰“晉失其政,外離內叛,三家自以兵力征討叛臣,而有其地,非攘之于公家也。"威烈王又曰︰”三晉既欲為諸侯,何不自立,乃復告于朕乎?"趙使公仲連對曰︰“以三晉累世之強,自立誠有余,所以必欲稟命者,不敢忘天子之尊耳,王若冊封三晉之君,俾世篤忠貞,為周藩屏,于王室何不利焉?"威烈王大悅,即命內史作策命,賜籍為趙侯,虔為韓侯,斯為魏侯,各賜黼冕圭璧全副。田文等回報,于是趙、韓、魏三家,各以王命宣布國中,趙都中牟,韓都平陽,魏都安邑,立宗廟社稷,復遣使遍告列國。列國亦多致賀,惟秦國自棄晉附楚之後,不通中國,中國亦以夷狄待之,故獨不遣賀。

    未幾,三家廢晉靖公為庶人,遷于純留,而復分其余地。晉自唐叔傳至靖公,凡二十九世,其祀遂絕。髯翁有詩嘆雲︰

    六卿歸四四歸三,南面稱侯自不慚。

    利器莫教輕授柄,許多昏主導奸貪。

    又有詩譏周王不當從三晉之命,導人叛逆,詩雲︰

    王室單微似贅瘤,怎禁三晉不稱侯?

    若無冊命終成竊,只怪三侯不怪周。

    卻說三晉之中,惟魏文侯斯最賢,能虛心下士。

    時孔子高弟卜商,字子夏,教授于西河,文侯從之受經;魏成薦田子方之賢,文侯與之為友。成又言︰“西河人段干木,有德行,隱居不仕。"文侯即命駕車往見,干木聞車駕至門,乃逾後垣而避之,文侯嘆曰︰”高士也!"遂留西河一月,日日造門請見,將近其廬,即憑軾起立,不敢倨坐。干木知其誠,不得已而見之,文侯以安車載歸,與田子方同為上賓。

    四方賢士聞風來歸,又有李克、翟璜、田文、任座一班謀士,濟濟在朝。當時人才之盛,無出魏右,秦人屢次欲加兵于魏,畏其多賢,為之寢兵。

    文侯嘗與虞人期定午時,獵于郊外,其日早朝,值天雨寒甚,賜群臣酒,君臣各飲,方在浹洽之際,文侯問左右曰︰“時及午乎?"答曰︰”時午矣。"文侯遽命撤酒,促輿人速速駕車適野,左右曰︰“雨,不可獵矣,何必虛此一出乎?”文侯曰︰“吾與虞人有約,彼必相候于郊;雖不獵,敢不親往以踐約哉。"國人見文侯冒雨而出,咸以為怪,及聞赴虞人之約,皆相顧語曰︰”我君之不失信于人如此。"于是凡有政教,朝令夕行,無敢違者。

    卻說晉之東有國名中山,姬姓,子爵,乃白狄之別種,亦號鮮虞。自晉昭公之世,叛服不常,屢次征討,趙簡子率師圍之,始請和,奉朝貢。

    及三晉分國,無所專屬,中山子姬窟,好為長夜之飲,以日為夜,以夜為日,疏遠大臣,狎昵群小,黎民失業,災異屢見。

    文侯謀欲伐之,魏成進曰︰“中山西近趙,而南遠于魏,若攻而得之,未易守也,"文侯曰︰”若趙得中山,則北方之勢愈重矣。"翟璜奏曰︰“臣舉一人,姓樂名羊,本國谷邱人也,此人文武全才,可充大將之任。"文侯曰︰”何以見之?"翟璜對曰︰“樂羊嘗行路,得遺金,取之以歸,其妻唾之曰︰”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此金不知來歷,奈何取之,以污素行乎?“

    樂羊感妻之言,乃拋金于野,別其妻而出。游學于魯、衛,過一年來歸,其妻方織機,問夫︰“所學成否?"樂羊曰︰”尚未也。“妻取刀斷其機絲。樂羊驚問其故?妻曰︰”學成而後可行,猶帛成而後可服。今子學尚未成,中道而歸,何異于此機之斷乎?“樂羊感悟,復往就學,七年不返。今此人見在本國,高自期許,不屑小仕,何不用之?"文侯即命翟璜以輅車召樂羊,左右阻之曰︰”臣聞樂羊長子樂舒,見仕中山,豈可任哉?"翟璜曰︰“樂羊,功名之士也;子在中山,曾為其君招樂羊,羊以中山君無道不往。主公若寄以斧鉞之任,何患不能成功乎?”文侯從之。

    樂羊隨翟璜入朝見文侯,文侯曰︰“寡人欲以中山之事相委,奈卿子在彼國何?"樂羊曰︰”丈夫建功立業,各為其主,豈以私情廢公事哉?臣若不能破滅中山,甘當軍令!“文侯大喜曰︰”子能自信,寡人無不信子!"遂拜為元帥,使西門豹為先鋒,率兵五萬,往伐中山。

    姬窟遣大將鼓須,屯兵楸山,以拒魏師。

    樂羊屯兵于文山,相持月余,未分勝負。樂羊謂西門豹曰︰“吾在主公面前,任軍令狀而來,今出兵月余,未有寸功,豈不自愧?吾視楸山多楸樹,誠得一膽勇之士,潛師而往,縱火焚林,彼兵必亂,亂而乘之,無不勝矣!"西門豹願往。

    其時八月中秋,中山子姬窟遣使齎羊酒到楸山,以勞鼓須,鼓須對月暢飲,樂而忘懷。約至三更,西門豹率兵壯餃枚突至,每人各持長炬一根,俱枯枝扎成,內灌有引火藥物,四下將楸木焚燒。鼓須見軍中火起,延及營寨,帶醉率軍士救火,只見衽九荊 檣澆災 瘓紉煌反Α>寫舐遙 男脛 壩 形罕 蓖膠蟊甲擼 隼盅蚯鬃砸由膠笙 矗 猩獎蟀埽 男 勒降猛眩 賈漣籽蜆兀 罕餱吩諍螅 男肫囟摺@盅虺ザ比耄 蚪雲啤br />
    鼓須引敗兵見姬窟,言樂羊勇智難敵。須臾,樂羊引兵圍了中山。

    姬窟大怒。大夫公孫焦進曰︰“樂羊者,樂舒之父,舒仕于本國。君令舒于城上說退父兵,此為上策!"姬窟依計,謂樂舒曰︰”爾父為魏將攻城,如說得退兵,當封汝大邑!"樂舒曰︰“臣父前不肯仕中山,而仕于魏,今各為其主,豈臣說之可行哉,"姬窟強之。樂舒不得已,只得登城大呼,請其父相見。樂羊披掛登于車巢車,一見樂舒,不等開口,遽責曰︰”君子不居危國,不事亂朝。汝貪于富貴,不識去就,吾奉君命吊民伐罪,可勸汝君速降,尚可相見!"樂舒曰︰“降不降在君,非男所得專也。但求父暫緩其攻,容我君臣從容計議!"樂羊曰︰”吾且休兵一月,以全父子之情,汝君臣可早早定議,勿誤大事!"樂羊果然出令,只教軟困,不去攻城。姬窟恃著樂羊愛子之心,決不急攻,且圖延緩,全無主意。過了一月,樂羊使人討取降信,姬窟又叫樂舒求寬,樂羊又寬一月,如此三次。

    西門豹進曰︰“元帥不欲下中山乎,何以久而不攻也?"樂羊曰︰”中山君不恤百姓,吾故伐之,若攻之太急,傷民益甚,吾之三從其情,不獨為父子之情,亦所以收民心也。"

    卻說魏文侯左右見樂羊新進,驟得大用,俱有不平之意,及聞其三次輟攻,遂譖于文侯曰︰“樂羊乘屢勝之威,勢如破竹,特因樂舒一語,三月不攻,父子情深,亦可知矣,主公若不召回,恐勞師費財,無益于事。"文侯不應,問于翟璜,璜曰︰”此必有計,主公勿疑。"自此群臣紛紛上書,有言中山將分國之半與樂羊者,有言樂羊謀與中山共攻魏國者,文侯俱封置篋內,但時時遣使勞苦,預為治府第于都中,以待其歸。

    樂羊心甚感激,見中山不降,遂率將士盡力攻擊,中山城堅厚,且積糧甚多,鼓須與公孫焦晝夜巡警,拆城中木石,為捍御之備,攻至數月,尚不能破,惱得樂羊性起,與西門豹親立于矢石之下,督令四門急攻,鼓須方指揮軍士,腦門中箭而死,城中房屋牆垣,漸已拆盡。

    公孫焦言于姬窟曰︰“事已急矣!今日止有一計,可退魏兵。"窟問︰”何計?"公孫焦曰︰“樂舒三次求寬,羊俱听之,足見其愛子之情矣,今攻擊至急,可將樂舒綁縛,置于高竿,若不退師,當殺其子,使樂舒哀呼乞命,樂羊之攻,必然又緩。"姬窟從其言,樂舒在高竿上大呼︰”父親救命!"樂羊見之,大罵曰︰“不肖子!汝仕于人國,上不能出奇運策,使其主有戰勝之功;下不能見危委命,使君決行成之計。尚敢如含乳小兒,以哀號乞憐乎?”言畢,架弓搭矢,欲射樂舒。

    舒叫苦下城,見姬窟曰︰“吾父志在為國,不念父子之情,主公自謀戰守,臣請死于君前,以明不能退兵之罪。"公孫焦曰︰”其父攻城,其子不能無罪,合當賜死。"姬窟曰︰“非樂舒之過也。"公孫焦曰︰”樂舒死,臣便有退兵之計。"姬窟遂以劍授舒,舒自剄而亡。公孫焦曰︰“人情莫親于父子,今將樂舒烹羹以遺樂羊,羊見羹必然不忍,乘其哀泣之際,無心攻戰,主公引一軍殺出,大戰一場,幸而得勝,再作計較。"姬窟不得已而從之,命將樂舒之肉烹羹,並其首送于樂羊曰︰”寡君以小將軍不能退師,已殺而烹之,謹獻其羹,小將軍尚有妻孥,元帥若再攻城,即當盡行誅戮。"樂羊認得是其子首,大罵曰︰“不肖子!事無道昏君,固宜取死。"即取羹對使者食之,盡一器,謂使者曰︰”蒙汝君饋羹,破城日面謝,吾軍中亦有鼎鑊,以待汝君也。"使者還報,姬窟見樂羊全無痛子之心,攻城愈急,恐城破見辱,遂入後宮自縊。公孫焦開門出降,樂羊數其讒諂敗國之罪,斬之。

    撫慰居民已畢,留兵五千,使西門豹居守。盡收中山府藏寶玉,班師回魏,魏文侯聞樂羊成功,親自出城迎勞曰︰“將軍為國喪子,實孤之過也。,"樂羊頓首曰︰”臣義不敢顧私情,以負主公斧鉞之寄。"樂羊朝見畢,呈上中山地圖,及寶貨之數,群臣稱賀。文侯設宴于內台之上,親捧觴以賜樂羊,羊受觴飲之,足高氣揚,大有矜功之色。宴畢,文侯命左右挈二篋,封識甚固,送樂羊歸第。左右將二篋交割。樂羊想道︰“篋內必是珍珠金玉之類,主公恐群臣相妒,故封識贈我。"命家人抬進中堂,啟篋視之,俱是群臣奏本,本內盡說樂羊反叛之事,樂羊大驚曰︰”原來朝中如此造謗,若非吾君相信之深,不為所惑,怎得成功?"次日,入朝謝恩,文侯議加上賞,樂羊再拜辭曰︰“中山之滅,全賴主公力持于內,臣在外稍效犬馬,何力之有?"文侯曰︰”非寡人不能任卿,非卿亦不能副寡人之任也。然將軍勞矣,盍就封安食乎?"即以靈壽封羊,稱為靈壽君,罷其兵權。

    翟璜進曰︰“君既知樂羊之能,奈何不使將兵備邊,而縱其安閑乎?"文侯笑而不答。

    璜出朝以問李克,克曰︰“樂羊不愛其子,況他人哉,此管仲所以疑易牙也。"翟璜乃悟。

    文侯思中山地遠,必得親信之人為守,乃保無虞,乃使其世子擊為中山君。擊受命而出,遇田子方乘敝車而來,擊慌忙下車,拱立道旁致敬,田子方驅車直過,傲然不顧。擊心懷不平,乃使人牽其車索,上前曰︰“擊有問于子,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笑曰︰”自古以來,只有貧賤驕人,那有富貴驕人之理?國君而驕人,則不保社稷;大夫而驕人,則不保宗廟;楚靈王以驕亡其國,智伯瑤以驕亡其家。富貴之不足恃明矣!若夫貧賤之士,食不過藜藿,衣不過布褐,無求于人,無欲于世。惟好士之主,自樂而就之,言听計合,勉為之留;不然,則浩然長往,誰能禁焉?武王能誅萬乘之紂,而不能屈首陽之二士,蓋貧賤之足貴如此!"太子擊大慚,謝罪而去。

    文侯聞子方不屈于世子,益加敬禮。

    時鄴都缺守,翟璜曰︰“鄴介于上黨、邯鄲之間,與韓、趙為鄰,必得強明之士以守之,非西門豹不可。"文侯即用西門豹為鄴都守。

    豹至鄴城,見閭里蕭條,人民稀少,召父老至前,問其所苦。

    父老皆曰︰“苦為河伯娶婦。"豹曰︰”怪事,怪事,河伯如何娶婦?汝為我詳言之。"父老曰︰“漳水自沾嶺而來,由沙城而東,經于鄴,為漳河。河伯即清漳之神也,其神好美婦,歲納一夫人,若擇婦嫁之,常保年豐歲稔,雨水調均,不然神怒,致水波泛溢,漂溺人家。"豹曰︰”此事誰人倡始?"父老曰︰“此邑之巫覡所言也,俗畏水患,不敢不從,每年里豪及廷掾與巫覡共計,賦民錢數百萬,用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之費,其余則共分用之。"豹問曰︰”百姓任其瓜分,寧無一言乎?"父老曰︰“巫覡主祝禱之事,三老、廷掾有科斂奔走之勞,分用公費,固所甘心。更有至苦,當春初布種,巫覡遍訪人家女子,有幾分顏色者,即雲︰”此女當為河伯夫人。‘不願者,多將財帛買免,別覓他女。有貧民不能買免,只得將女與之。巫覡治齋宮于河上,絳帷床席鋪設一新,將此女沐浴更衣,居于齋宮之內。卜一吉日,編葦為舟,使女登之,浮于河,流數十里,乃滅。人家苦此煩費,又有愛女者,恐為河伯所娶,攜女遠竄,所以城中益空。"豹曰︰“汝邑曾受漂溺之患否?"父老曰︰”賴歲歲娶婦,不曾觸河神之怒。但漂溺雖免,奈本邑土高路遠,河水難達,每逢歲旱,又有干枯之患。"豹曰︰“神既有靈,當嫁女時,吾亦欲往送,當為汝禱之。"

    及期,父老果然來稟,西門豹具衣冠親往河上,凡邑中官屬、三老、豪戶、里長、父老,莫不畢集。百姓遠近皆會,聚觀者數千人。

    三老、里長等引大巫來見,其貌甚倨,豹觀之,乃一老女子也。小巫女弟子二十余人,衣裳楚楚,悉持巾櫛、爐香之類,隨侍其後,豹曰︰“勞苦大巫,煩呼河伯婦來,我欲視之。"老巫顧弟子使喚至,豹視女子,鮮衣素襪,顏色中等,豹謂巫嫗及三老眾人曰︰”河伯貴神,女必有殊色,方才相稱,此女不佳,煩大巫為我入報河伯,但傳太守之語,‘更當別求好女,于後日送之!’"即使吏卒數人,共抱老巫投之于河,左右莫不驚駭失色。豹靜立俟之。良久曰︰“嫗年老不干事,去河中許久,尚不回話,弟子為我催之。"復使吏卒抱弟子一人,投于河中。少頃又曰︰”弟子去何久也?"復使弟子一人催之,又嫌其遲,更投一人,凡投弟子三人,入水即沒。豹曰︰“是皆女子之流,傳語不明,煩三老入河,明白言之。"三老方欲辭,豹喝︰"快去,即取回覆。"吏卒左牽右拽,不由分說,又推河中,逐波而去。

    旁觀者皆為吐舌,豹簪筆鞠躬,向河恭敬以待,約莫又一個時辰,豹曰︰“三老年高,亦復不濟,須得廷掾、豪長者往告。"那廷掾、里豪嚇得面如土色,流汗浹背,一齊皆叩頭求哀,流血滿面,堅不肯起。西門豹曰︰”且俟須臾。"眾人戰戰兢兢,又過一刻,西門豹曰︰“河水滔滔,去而不返,河伯安在?枉殺民間女子,汝曹罪當償命。”

    眾人復叩頭謝曰︰“從來都被巫嫗所欺,非某等之罪也!”豹曰︰“巫嫗已死,今後再有言河伯娶婦者,即令其人為媒,往報河伯。"于是廷掾、里豪、三老干沒財賦,悉追出散還民間,又使父老即于百姓中,詢其年長無妻者,以女弟子嫁之,巫風遂絕。百姓逃避者,復還鄉里,有詩為證︰

    河伯何曾見娶妻,愚民無識被巫欺。

    一從賢令除疑網,女子安眠不受虧。

    豹又相度地形,視漳水可通處,發民鑿渠各十二處,引漳水入渠,既殺河勢,又腹內田畝,得渠水浸灌,無旱干之患,禾稼倍收,百姓樂業。今臨漳縣有西門渠,即豹所鑿也。

    文侯謂翟璜曰︰“寡人听子之言,使樂羊伐中山,使西門豹治鄴,皆勝其任,寡人賴之。今西河在魏西鄙,為秦人犯魏之道,卿思何人可以為守?"翟璜沉思半晌,答曰︰”臣舉一人,姓吳名起,此人大有將才,今自魯奔魏,主公速召而用之,若遲則又他適矣!“文侯曰︰”起非殺妻以求為魯將者乎?聞此人貪財好色,性復殘忍,豈可托以重任哉?"翟璜曰︰“臣所舉者,取其能為君成一日之功,若素行不足計也!”文侯曰︰“試為寡人召之!”

    不知吳起如何在魏立功?且看下回分解。

    譯文︰

    話說無恤讓豫讓劍刺其袍,豫讓砍了三劍,無恤連打了三個寒噤。豫讓 死後,無恤見寶劍所砍之處血痕點點,心中害怕,從此染病不起。無恤因自 己是取代長兄伯魯而立,心中頗感歉疚。他雖生子五人,卻打算立伯魯之子 周為繼承人,周後來不幸早喪,無恤又立周之子浣為繼承人。無恤臨終,對 趙浣說︰“三家聯兵滅掉智氏,地廣勢重,又深受百姓擁戴。你可與韓、魏 兩家相約,三家將晉國平分,各立朝堂,將它傳給子孫後代。如果遲疑過久, 晉國一旦出現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我們趙家的宗廟就難保了。“說完死去。 趙浣先為無恤治喪,然後將其遺言告訴了韓虎。這時晉哀公已死,其子柳繼 位,稱幽公。韓虎與魏、趙兩家合謀,只把絳州、曲沃二城留給幽公作封地。 三家將晉國的其他土地盡數瓜分,號稱三晉。這是周考王四年的事。

    齊國相國田盤听說三家分晉,也讓自己的兄弟族人紛紛到各地做了城邑 大夫,並派人代自己去向晉三家祝賀。從此,晉、齊兩國與各國諸侯間交際 來往都由韓、趙、魏、田四家出面,兩國國君形同虛設。周考王將其弟揭封 到河南王城,讓他接替周公之職,又將揭的兒子班另封到鞏地。鞏地在王城 的東面,故稱班為東周公,稱揭為西周公,這就是東周、西周兩個諸侯國的 由來。考王去世,太子午繼立,稱威烈王。威烈王在位時,晉趙浣去世,趙 浣之子趙籍代之,韓虔繼承韓氏之位,魏斯繼承魏氏之位,田和繼承田氏之 位,四家加緊聯絡,約定有困難時彼此援手幫助,共成大事。威烈王二十三 年,周朝九鼎被雷電擊中,鼎身搖動不止。晉國三家聞訊,聚在一起商議道︰

    “九鼎是周室的鎮國之室,如今遭擊震動,看來周室的氣數真的要盡了。我 們三家立國已久,但一直未曾有正式的名號,現在何不乘周室衰微,各派使 者到周王那里朝拜,請求他分封我們,周室害怕我們強大,肯定會答應我們 的請求。到那時,我們名正言順,既有國君之實,又無謀權篡位之名,豈不 美哉!“于是三家便各派心腹之人為使,魏家派出田文,趙家派出公仲連, 韓家派出俠累,帶著重金與土產之物,貢獻給威烈王,請求周王冊封。威烈 王見到三家的使者問道︰“晉國的土地都已歸入三家的手中了嗎?“魏家使 者田文答道︰“晉君昏庸無能,致使眾叛親離,三家以自己的武力討伐叛臣 智氏,將其封地奪去,這並不算侵奪晉君的土地。“威烈王又說︰“晉三家 想做諸侯,稱君自立就是了,何必再來請示孤王?“趙家使臣公仲連答道︰

    “憑著三家的強大,稱君自立已是綽綽有余,現在之所以派臣等前來請示大 王,實是出于對周室的尊重。大王若肯冊封,晉三家願世代對周室效忠。“ 威烈王聞听此言大喜,當即命令內史下詔,冊封趙籍為趙侯,韓虔為韓侯, 魏斯為魏侯,並向三家贈賜了諸侯的服飾信符。田文等人回晉報告,趙、韓、 魏三家宣讀周王詔書,曉喻天下,趙氏建都于中牟,韓氏建都于平陽,魏氏 建都于安邑,各自設立了自己的朝堂宗廟。各國諸侯聞訊,紛紛派人前來祝 賀。不久,三家下令將晉靖公廢掉,讓他作為平民遷居純留,三家將晉國的 土地分了個干干淨淨。晉國從唐叔開國傳到靖公,共有二十九世,到此終絕。 有詩嘆道︰

    六卿歸四四歸三,南面稱侯自不慚; 利器莫教輕授柄,許多昏主導奸貪。

    又有詩譏諷周王不應冊封三家,助臣叛逆,詩道︰

    王室單微似贅瘤,怎禁三晉不稱侯?

    若無冊命終成竊,只怪三侯不怪周。

    三晉之中,以魏文侯魏斯最為賢明,能禮賢下士。這時孔子的得意弟子

    卜商、字子夏正在西河設館授徒,魏文侯便拜在他門下,向他學習儒家典籍。 魏成向文侯舉薦賢士田子方,文侯將田子方召來,與他結為好友。魏成又向 文侯說︰西河人段干木隱居不仕,是位大賢人。“文侯于是命人駕車前去拜 訪,段干木見文侯車駕到來,連忙越過後牆回避。文侯贊嘆說︰“真是一位 高士啊!“便在西河停留了一個月,天天到段干木門前求見。段干木被他的 誠心打動,不得已與他相見,文侯將段干木請到安邑,把他與田子方一同奉 為上賓。四方的賢才之士聞听文侯禮賢下士,紛紛前來投靠,除了田子方、 段干木外,魏文侯還任用了李克、翟璜、田文、任座等一班謀士,魏國朝堂 上才智之士之多,為當時天下第一。秦國曾多次打算興兵伐魏,只因害怕魏 國人才濟濟,這才作罷。魏文侯曾與掌管山澤獵場的官員約好午後圍獵,不 料這日早朝時天上突然下起大雨,氣溫驟降,文侯向群臣賜酒,君臣共飲。 飲酒興致正高,文侯問左右道︰“午時到了嗎?“左右說已到。文侯說︰“我 與掌管山澤獵場的官員約好午後出獵,他們一定在郊外等候多時了,今日下 雨,雖不能如約圍獵,但我卻不能不按時赴約。“城中百姓見文侯冒雨出行, 都感到很奇怪,等听說文侯赴約一事,紛紛稱嘆道︰“我們國君如此重諾守 約,真是個大信人!“從此魏國凡有法令宣布,百姓無不敬遵嚴守,沒有人 敢違犯懈怠。

    卻說晉國之東,有一個中山國,姬姓,爵位為子爵,是白狄族的一支, 又稱鮮虞。中山國自晉昭公以後,時常反叛,晉君曾多次發兵征伐。等到三 家分晉,中山國就斷絕了對晉的歲貢朝拜。中山國國主姬窟,喜愛徹夜狂飲, 常以晝為夜,以夜為晝。他疏遠大臣,寵幸奸佞小人,致使百姓十分不滿, 國家動蕩不寧。魏文侯想攻滅中山國,召集群臣商議此事。魏成奏道︰“中 山國離東面的趙國近,離南面的魏國遠,我們即使派兵將它攻下,也未必能 守得住。“文侯說︰“可如果讓趙國吞並了中山國,他們的勢力定會壓倒我 們。“翟璜奏道︰“臣舉薦一個人,他姓樂名羊,是本國b邱人,此人文武 全才,是個做大將的材料。“文侯問︰“何以見得?”翟璜答道︰“樂羊曾 在路上撿得別人丟失的重金,他將金子帶回家,他的妻子啐他說︰ ‘志士不 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這金子不知來歷,你怎能將它帶回家,來 玷污你的名聲呢?‘樂羊心中羞愧,將金子扔到荒野,然後與他的妻子告別, 到魯、衛兩國去游學。一年後樂羊歸來,他的妻子正在織布,見他回來問道︰

    ‘你學業已成了嗎?‘樂羊答︰‘還沒有。’他的妻子取刀將未織完的布絲

    一刀割斷,樂羊問他的妻子為何如此,他的妻子說︰ ‘你學成而歸,就如布

    帛織成,可裁剪做衣服,如今你學業未成,半途而廢,與這織機上被割斷的

    布絲又有什麼不同!‘樂羊被妻子的話感動,再次出門求學,七年不回。如

    今他就在本國隱居,此人自視極高,不屑做小官,主公何不將他召來重用?“

    文侯當即下令讓翟璜去召樂羊,群臣中有反對說︰“樂羊的兒子樂舒現在在

    中山國做官,主公怎能任樂羊為將攻打中山?“翟璜道︰“樂羊是個胸懷大

    志的人。他的兒子在中山國,曾為中山國國君召用樂羊,樂羊認為中山國君

    昏庸無能,不是個有作為的君主,所以拒不出仕。主公現在若將軍國大事交

    付給他,何愁不能取得成功呢?“文侯听從翟璜建議,樂羊果然隨翟璜入朝

    來拜見文侯,文侯說︰“我本來想把攻滅中山國的重任委托給你,只可惜你

    的兒子在中山國做官。“樂羊答道︰“大丈夫建功立業,各為其主,臣怎能 因為父子私情而荒廢國家大事?臣此去如不能將中山國滅掉,甘受軍法處 置!“文侯大喜道︰“你如此自信,我怎能不相信你!”遂命樂羊為元帥, 西門豹為先鋒,率兵五萬,進攻中山國。

    姬窟听說魏國來攻,急命大將鼓須領兵駐扎楸山,準備抗擊魏軍,樂羊 率魏軍駐扎文山,兩軍相持一個月,未分勝負。樂羊對西門豹說︰“我在主 公面前立下軍令狀,現在出兵一個月多卻寸功未建,真令人羞愧!我看楸山 上樹木繁茂,如果能有一個孤膽英雄,率一支人馬深入敵軍腹心,放火燒山, 敵人必亂陣腳,我們乘亂進兵,定會大獲全勝。“西門豹願領兵前往。這時 正是八月中秋,姬窟派人給楸山守軍送來酒肉,鼓須等人對月飲酒,戒備松 懈。三更時分,西門豹率兵偷襲,士卒每人手持引火之物,將山林四下點燃。 鼓須見軍中起火,忙帶醉率人救火,無奈大火滿山漫延,無從下手。中山兵 見大火無法撲救,不由心中慌亂,鼓須知前營有魏軍偷襲,急忙率兵向山後 撤退,不料正與樂羊大軍相逢,兩軍混戰一陣,中山兵大敗逃走。鼓須拼死 逃出,來到白羊關,魏軍緊追而來,鼓須只得棄關而逃,樂羊指揮魏國大軍 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地。鼓須領殘兵見到姬窟,告訴他樂羊如何智勇雙全, 難以敵擋。不久,樂羊領魏軍包圍了中山國都,姬窟將群臣召來商議退敵之 計,大夫公孫焦說︰“樂羊是樂舒的父親,樂舒在本國為官。主公可讓樂舒 到城上游說他的父親,讓樂羊撤軍回去,這是我們退兵的上上之策。“姬窟 將樂舒召來說︰“你的父親率魏軍攻城,你如能說服他撤軍,寡人定有重賞。“ 樂舒為難道︰“臣的父親先前不肯出仕中山國,如今做了魏軍統帥,兩軍陣 前,各為其主,臣怎能說得動他?“姬窟再三強求,樂舒只得登上城樓,大 聲呼叫,請求父親出陣相見。樂羊披掛上陣,一見樂舒,不等他開口,就大 聲責備道︰“君子不居住危難之國,不侍奉無道之君,你貪圖榮華富貴,不 知審時度勢,我今日奉魏君之命討伐中山國,你趕快勸你們國君投降,只有 這樣我們父子才能相見。“樂舒說︰“投降不投降在于國君,並不是孩兒所 能決定的,現在只求父親暫緩攻城,讓我們君臣慢慢商議一下。“樂羊 說︰

    “我姑且下令休兵一月,以成全我們的父子之情,你們君臣須盡早將此事商 定,不要耽誤我的大事。“樂羊果然下令魏軍,對中山國圍而不攻。姬窟利 用樂羊的愛子之心,有意拖延時日,再三派樂舒去向樂羊求情,樂羊都應允 了。轉眼三個月過去,魏軍先鋒西門豹心中狐疑,向樂羊問道︰“元帥將攻 城之期一緩再緩,難道我們不想攻滅中山國了嗎?“樂羊說︰“中山國君不 愛護百姓,我們這才興兵討伐,若強攻硬打,百姓士卒死傷必多,我再三同 意延緩攻城,並不僅是因為父子之情,而是為了贏得民心。“西門豹心中十 分佩服。

    再說魏文侯手下的官員見樂羊剛被舉薦就得如此重用,心中十分不服,

    這時听說樂羊三次停兵攻城,便向文侯進讒言道︰“我軍屢戰屢勝,勢如破

    竹,樂羊卻只因樂舒一句話,就停兵三月不攻,可見他是多麼看重父子之情。

    主公若不將他召回,我國必會勞民傷財,徒勞無功。“文侯不置可否,私下

    卻將翟璜召來詢問。翟璜說︰“樂羊智謀過人,他必有自己的破敵之計,請

    主公不要多疑。“此後群臣紛紛上書,有的說中山國要將國土一半贈給樂羊,

    有的說樂羊與中山國合謀,準備反戈攻魏,魏文侯將群臣奏折收在箱中,卻

    時常派出使者去樂羊軍中犒勞慰問,並讓人為樂羊在魏都修建府第,準備等

    候他率軍凱旋。樂羊聞听此訊,心中十分感激,他見中山國不肯投降,便下

    令魏軍發起攻擊。中山國都城城牆堅厚,儲糧甚多,城內又有鼓須、公孫焦 全力督戰,魏軍連攻數日,無法破城進入。樂羊大怒,與西門豹親自冒著箭 雨指揮攻城,鼓須被魏軍射死在城頭。公孫焦找到姬窟說︰“事情緊急,眼 下只有一計可退魏兵。“姬窟急問何計。公孫焦說︰“樂舒三次游說其父, 請求寬緩攻城,樂羊都一口答應,可見樂羊的愛子之心。現在我們可將樂舒 綁在高竿上,威脅樂羊,說他若不退兵,我們就將他的兒子殺死,這樣一來, 樂羊必會下令停止攻城。“姬窟應允。樂舒被綁在高竿上,大聲呼叫︰“父 親救命!“樂羊見此情景,大罵道︰“不肖之子,你在中山國做官,卻既不 能為你的國君出謀劃策,破敵取勝,又不能勸君審時度勢,趁早歸降,現在 還敢像黃口小兒一樣啼哭乞憐嗎?“說著就要開弓將樂舒射死。樂舒叫苦下 城,見到姬窟說︰“我父親一心為國,全不顧父子之情,臣請求主公賜我一 死,以謝不能退敵之罪。“公孫焦說︰“父親率兵攻城,兒子不能無罪,應 該賜死。“姬窟不願說︰“這又不是樂舒的過錯。”公孫焦說︰“樂舒一死, 臣就有退兵之計。“姬窟把寶劍交給樂舒,樂舒自刎而死。公孫焦道︰“人 情沒有比父子更親的了,現在可將樂舒煮成羹湯派人給樂羊送去,樂羊見到 羹湯,心頭必會大亂,我們便可乘他悲傷哀痛之機,領兵殺出,這樣也許可 將魏軍擊退。“姬窟不得已,只得听從公孫焦的話,派人將羹湯和樂舒的首 級一同送給樂羊,並讓人傳話說︰“寡人因小將軍不能退敵,已將他處死煮 成羹湯,現在特派人獻給元帥。小將軍在城中還有妻兒,元帥如再下令進攻, 寡人就將他們全部處死。“樂羊看到兒子的首級,大聲罵道︰“不肖之子, 你不明大義,侍奉無道昏君,本就該有這樣的結果。“當即取出羹湯,當著 中山國使者的面吃下,然後對他說︰“承蒙你們國君送來羹湯,我一定在城 破之日向他面謝,我軍中也有大鍋等著他!“使者回城報告,姬窟見樂羊不 為所動,加緊攻城,擔心城破後被他羞辱,遂逃入後宮吊死。公孫焦開門投 降,樂羊以讒諂誤國之罪將他斬首。樂羊在城中安撫百姓完畢,留下五千兵 馬,讓西門豹鎮守中山,自己統率大軍班師回魏。

    魏文侯聞听樂羊得勝凱旋,親自率群臣到城外迎接,說︰“將軍為國喪

    子,我心中十分不忍。“樂羊叩頭說︰“主公將軍國大事委托給我,臣怎敢 顧私情而荒廢國家大事?“文侯在宮中高台上為樂羊設宴慶功,親手將一大 杯酒賜給樂羊,樂羊接酒飲下,趾高氣揚,臉上流露出居功自傲之色。酒席 結束,文侯命左右將兩個密封的箱子賜給樂羊。樂羊心想︰“箱中一定是金 玉財寶,主公怕群臣嫉妒,所以才將它密封。“樂羊回到家將箱子打開,發 現里面全是朝臣寫給文侯的奏折,奏折紛紛指責自己有反叛之心,樂羊大驚 道︰“原來朝中竟有人如此誹謗陷害我!如不是主公對我深信不疑,我怎麼 會有今日的成功?“第二天,樂羊上朝謝恩,文侯要對他封賞,他連忙辭謝 說︰“攻滅中山國,全賴主公在朝內主持,臣在外稍效犬馬之勞,怎敢居功?“ 文侯說︰“只有我能任用將軍,也只有將軍才能輔佐我完成這一功業,將軍 不必過謙。“文侯將靈壽賜給樂羊作封地,稱他為靈壽君,同時解除了他的 兵權。翟璜不解問道︰“主公既知樂羊才智過人,為何不讓他領兵鎮邊反而 讓他閑居享樂呢?“文侯笑而不答。翟璜出朝又問李克,李克說︰“人之常 情,親莫如父子,樂羊連自己的孩子都不愛,對別人又能怎樣?這就和管仲 當年懷疑易牙一樣。“翟璜這才恍然大悟。文侯認為中山國離魏都遙遠,非 得有親信之人領兵鎮守,才能保得安寧,于是便封世子擊為中山君。世子擊 領命出朝,正遇上田子方乘坐破車而來,擊慌忙下車,站在道旁向田子方致

    意,田子方卻驅車而過,理也不理,擊心中不滿,命人將他的車攔過,自己 上前問道︰“我想問問先生,是富貴的人有資格驕傲呢,還是貧賤的人有資 格驕傲?“田子方答道︰“自古以來,只有貧賤的人能驕傲,哪有富貴人驕 傲的道理?國君如驕傲自大,國家社稷難保,大夫如驕傲自大,宗廟也保不 住,楚靈王因驕國亡,智伯瑤因驕族滅,可見人決不能依仗富貴就可驕傲自 大。至于貧賤之士,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土布短衣,于人無求,與世無 爭,只因有的君主仁賢謙虛,他才肯來朝輔助,否則他拂袖而去,隱居深山, 誰又能將他攔住?周武王能夠誅殺萬乘之尊的商紂王,卻不能使首陽的兩個 孤苦老人伯夷、叔齊屈服,世子你說貧賤者應不應該驕傲呢?“世子擊心中 慚愧,向田子方謝罪而去。文侯听說田子方不向太子屈身,心中對他更加敬 重。

    此時鄴城太守之位空缺,翟璜向文侯奏道︰“鄴城位于上黨、邯鄲之間, 與趙、韓兩國相鄰,必須得有精明能干的官員鎮守,此職非有西門豹充任不 可。“文侯準奏。西門豹來到鄴城,發現當地城鄉蕭條,人煙稀少,心中感 到奇怪,便派人將村中幾位老翁請來,詢問原由。眾人都說︰“只因每年為 河伯娶新娘,才致使鄉親們如此貧苦。“西門豹說︰“奇怪,奇怪,河伯又 怎能娶妻,你們給我詳細說說。“老翁說︰“漳水自沾嶺而來,由沙城向東 流去,經過鄴城。河伯就是清漳河的河神。河神喜歡美貌女子,每年必須給 他送去一個美女做夫人,這樣才可保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否則河神發怒, 就會使河水泛濫,將村落人家淹沒。“西門豹說︰“這事是誰起頭干的?” 老翁說︰“是城中叫覡的巫婆說的,百姓害怕水患,不得不听從。此事每年 都由村里富豪、鄉吏、三老和巫婆出面,從民間收錢上百萬。他們用其中二 三成為河伯娶妻,其余的就私下分了。“西門豹問︰“百姓任其搜刮,難道 就沒有怨言嗎?“眾人說︰“巫覡主持祭神,富豪、鄉吏、三老有奔走聚錢 之勞,鄉親們雖不喜歡,卻也罷了。更有甚的是每到春天播種時,巫婆到處 尋訪民間女子,見到有幾分姿色的人,就說 ‘這個女子可做河伯夫人‘。有 錢的人不願獻出自家女子,就多破費些錢財,另找別的女子代替,家貧的就 只好將女子交給他們擺布。巫婆派人在河邊修建華麗的宮舍,為新娘沐浴更 衣,然後選擇吉日良辰,用葦桿編成小舟,讓新娘坐上,漂在水面,小舟漂 流幾十里就沒入水中了。鄉親們交不起這一費用,又怕自己的女兒被河神娶 去,便都紛紛攜女逃走,所以現在此地人煙稀少。“西門豹又問道︰“你們 這里遭過水災嗎?“老翁說︰“幸賴每年按時為河神娶妻,不曾觸怒河神, 但水災雖免除了,無奈本地地勢高遠,河水無法上達,因而每遇少雨之年, 時又常有旱災發生。“西門豹說︰“河神既有靈驗,等為河伯娶妻時,我也 和你們一道去送親。“到了娶親之日,村中老翁果然來稟告西門豹。西門豹 衣冠整齊地來到河邊,看到鄉吏、富豪、三老和其他頭面人物早已來到,有 人將主持娶親儀式的巫婆引見給西門豹,西門豹抬眼一看,見是一個老年婦 人,便對她說︰“麻煩你將河伯的新娘叫來,我想看一看。“老巫婆轉身讓 身後的弟子去將新娘帶來。西門豹見那個新娘容色中等,搖頭對眾人說︰“河 伯是尊貴之神,必須有絕色女子才能與他相配。這個女子相貌太差,請大巫 師為我去報告河伯,就說等另找到貌美女子,再給他送去。“說著便命令手 下士卒將老巫婆抱起,拋入水中,眾人見此情景,不由大驚失色。西門豹在 河邊等了很久,說道︰“老巫婆年歲太大,真不中用,去了這麼久還不回來 回話。讓她的弟子去為我催一催。“士卒抱起老巫婆的一個弟子扔到水中。

    一會兒,西門豹又說︰“這個弟子怎麼去了這麼久?“又讓人將另一個弟子 扔入水中。西門豹又等了一陣子,對眾人說︰“這些女流之輩,連句話都傳 不清,請三老去向河神說個明白。“三老正想推脫,西門豹大聲喝道︰“快 去快回,不要耽擱。“三老也被推入河中,隨波而去,西門豹鞠躬行禮,恭 恭敬敬地等在河邊。約莫又過了一個時辰,西門豹開口說道︰“三老年事已 高,也說不清楚,請鄉吏、富豪為我走一趟吧。“鄉吏、富豪們嚇得面無人 色,汗流浹背,紛紛跪地磕頭求饒,直磕得滿臉是血。西門豹大聲說道︰“河 水滔滔,一去不返,河伯在哪里?你們枉殺民間女子,罪當償命?“眾人又 磕頭哀求說︰“我們也是被巫婆欺騙,請太守饒命?“西門豹又說︰“老巫 婆已死,今後誰再敢說為河伯娶親,我就讓他做媒人,先去報告河伯。“西 門豹查抄鄉吏、富豪、三老的財產,把他們搜刮來的錢財全部退還給百姓, 又讓幾位老翁去為村中壯年無妻的人說媒,將老巫婆的十幾個女弟子嫁給他 們,盛行當地的巫風漸漸絕跡。逃難在外的百姓聞听此訊,紛紛返回故里。 有詩為證︰

    河伯何曾見娶妻?愚民無識被巫欺。

    一從賢令除疑網,女子安眠不受虧。

    西門豹勘測地形,發動民福 謖暮恿饔蚩 聳 榔角 認魅趿甦

    水的流勢,又使沿岸莊稼得到灌溉,從此百姓衣食豐足,鄴城大治。現在臨

    漳縣有西門渠,就是西門豹當年率人開鑿的。一日,文侯對翟璜說︰“我听

    從了先生的話。起用樂羊攻打中山國,起用西門豹治理鄴城,兩人都十分勝

    任。西河位于我國西邊,是秦人入侵魏國的必經之路,先生你看派誰鎮守西

    河最好?“翟璜沉思半響,答道︰“臣舉薦一人,此人姓吳名起,有將帥之

    才。他剛從魯國來到魏國,主公應趕快將他召來重用,否則時間一遲,他就

    會被別國所用。“文侯說︰“是不是那個為做上魯國將軍而殺死妻子的吳起?

    听說此人貪財好色,性情殘暴,我怎能重用這種人?“翟璜說︰“臣舉薦人

    才,是為讓他們發揮一技之長,為主公建功立業,至于他們平素的為人作風,

    則不在臣的考慮之內。“文侯說︰“你替我將他召來。”


如果你對東周列國志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東周列國志》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