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諸位賢弟足下︰九弟到家,偏走各親戚家、必各有一番景況、何不詳以音我?四妹
小產,以後生育頗難,然此事最大,斷不可以人力勉強,勸渠家只須听其自然,不可過
于矜持。又聞四妹起最晏ヾ,往往其姑ゝ反服侍他;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
不地之婦而可得好處者,諸弟必須時勸導之,曉之以大義。
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
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十
月廿一日誓永戒吃水煙,洎ゞ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
記茶余偶談,讀史十頁,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諸弟每日自立課程,
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雖行船走路,須帶在身邊,予除此三事外,他課程不必能有成,
而此三事者、將終身行之。
前立志作《曾氏家訓》一部,曾與九弟詳細道及,後因采擇經史,若非經史爛熟胸
中,則割裂零碎,毫無線索,至于采擇諸子各家之言,尤為浩繁,雖抄數百卷,猶不能
盡收,然後知古人作《大學衍義》《衍義補》諸書,乃胸中自有條例,自有議論,而隨
便引書以證明之,非翻書而偏抄之也。然後知著開之難,故暫且不作《曾氏家訓》;若
將來胸中道理愈多,議論愈貫串、仍當為之。
現在朋友愈多,講躬行心得者,則有鏡海先生,艮峰前輩,吳竹如竇蘭泉馮樹堂。
窮經知道者,則有吳子序邵慧西。講詩文字而藝通干道者,則有何子貞。才氣奔放,則
有湯海秋,英氣逼人,志大神靜,則有黃子壽。又有王少鶴,名錫振,廣西乙未翰要。
吳莘畬名尚志,廣東人,吳撫台之世兄。龐作人名文壽,浙江人。此四君者,首聞于名
而先來拜,雖所造有淺深。要皆有志之上,不甘居于庸碌者也。
京師為人定淵藪々,不求則尤之,愈求則愈出,近來聞好友甚多,予不欲先去看別
人,恐徒標榜虛聲,蓋求友以匡己之下逮,此大益也。標榜以盜虛名,是大損也。天下
有益之事,即有足損者寓乎其中,不可不辨。
黃子壽近作選將論一篇,共六千余字,真奇才也!黃子壽戊戊年始作破題,而六年
之中,遂成大學問;此天分獨絕,萬不可學而至,諸弟不必反而驚之。予不願諸弟學他,
但願諸弟學吳世兄何世兄。吳竹如之世兄,現亦學艮峰先生寫日記,言有矩,動有法,
其靜氣實實可愛!
何子貞之世兄,每日自朝至夕,總是溫書,三百六十日,除作詩文時,無一刻不溫
書,真可謂有恆者矣。故予從前限功課教諸弟,近來寫信寄弟,從不另開課程,但教諸
弟有恆而已。蓋士人賣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敢為下
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也。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諸弟此時惟有識不可以驟爐,至于有志不恆,
則諸弟勉之而已。予身體甚弱,不能苦恩,苦思則頭暈,不耐久坐,久坐則倦乏,時時
屬望,惟諸弟而已。
明年正月,恭逢祖父大人七十大壽,京城以進十為正慶;予本擬在戲園設壽筵,竇
蘭泉及艮峰先生勸止之,故不復張筵,蓋京城張筵唱戲,名曰慶壽,實而打把戲;蘭泉
之勸止,正以此故。現作壽屏兩架,一架淳化箋四大幅,系何子貞撰文並書,字有茶碗
口大,一架冷金箋八小幅,系吳子序撰文,予自書。淳化箋系內府用紙,紙厚如錢,光
彩耀目,尋常琉璃廠無有也。昨日偶有之,因買四張。子貞字甚古,雅惜太太,萬不能
寄口,奈何奈何?書不能盡言,惟諸弟鑒察,國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課程表
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俱,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
雜。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一會,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
凝命,如鼎之鎖あ。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ぃ為人。
五、讀史、廿三史每日讀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寫日記、須端諧,凡日問過惡,身過,心過,口過,皆己出,終
身不間斷。
七、日知其所亡い、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
門,藝術門。
八、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金寡,氣之盛否。
九、謹言、刻刻留心。
十、養氣、無不可對人言之事,氣藏丹田。
十一、保身、謹遵大人手諭,節欲,節勞,節飲食。
十二、作字、早飯後作字,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
十三、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注釋】
ヾ晏︰遲,晚。
ゝ姑︰此處指婆母。
ゞ洎︰到、至。
々淵藪︰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ぁ驟幾︰突然接近。
あ︰此句意為寧心靜氣,內心踏實安穩,如鼎鎮住一般。
ぃ徇外︰順從于身外的客觀環境。
い亡︰無。
【譯文】
諸位賢弟足下︰
九弟到家,遍走各親戚家,一定有一番盛況,為何不詳細告訴我?四妹小產,以後
生育很難,然而這件事最大,決不可以人力去勉強,要勸他家只要听其自然,不可過于
固執。又听說四妹起床最遲,往往是他的姑婆服侍她,這是反常的事情,最容易折去福
澤。天下沒有不孝的婦女而可以得好處的。弟弟們要時時勸導她,曉之以大義。
弟弟們在家讀書,不知道每天是如何用功的?我自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以來,雖淤
懶惰仍如往日,而每天用楷書寫日記,讀史書十頁,生病在記茶余偶讀一則,這三件事,
沒有間斷過一回。十月二十一日,發誓永遠戒掉吃水煙,至今已經兩個月不吃,習慣成
自然了,我自己設的課程很多,只是記茶余偶談,讀史十頁,寫日記楷本,這三件事,
發誓終身不同斷。弟弟們每天自己設立課程,必須天天不間斷,就是行船走路,也要帶
在身邊。我除這三件事以外,其他課程不一定求其有成,而這三件,將終身實行。
以前我說過立志作《曾氏家訓》一部,曾經與九弟詳細說到過,後來因為采擇經史,
如果不是經史爛熟胸中,那麼會割裂零碎,毫無線索,至于采擇諸子各家的言論,工作
尤其浩繁,雖然抄幾百卷,還是不完全。然後才知道古人作《大學衍義》《衍義補》這
些書,胸中自有條例,自有議論,而隨意引證,不是翻書遍抄。然後才知道著書的難。
所以暫時不作《曾氏家訓》。如果將來胸中道理多了,議論貫通了,仍舊可以去作。
現在朋友愈多,講求躬行心得的,有鏡海先生,艮峰前輩,吳竹如、竇蘭泉、馮樹
堂,窮經悟道的,有吳子序、邵慧西,講詩、文、字而藝通于道的,有何子貞。才氣奔
放,有湯海秋。英氣逼人,志大神靜的,有黃子壽,又有王少鶴,名錫振,廣西主事,
年二十六歲,張筱甫的妹夫。朱廉甫,名琦,廣西乙未翰林。吳莘畬,名尚志,廣東人,
吳撫台的世兄。龐作人,名文壽,浙江人,這四位,先聞我的名來拜訪,雖說他們的學
問有深淺,卻都是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輩的人物。
京城是人文薈萃之地,不去探求便沒有,越去探求就越多。近來听說好朋友很多,
我不想先去拜訪別人,恐怕徒然標榜虛名。求友用以匡正自己的不到,是大有益處的。
標榜以盜虛名,是會受大損失的。天下有獲益的事,便有不益的事包含其中,不可不加
辨別。
黃子壽近作《選將論》一篇,共六千多字,真是奇才。黃子壽戊戊開始作破題,而
六年之中,便成就了大學問,這是天分獨一無二,萬萬不是學得到的,弟弟們不必震驚。
我不願弟弟們學他,但願弟弟們學吳世兄、何世兄。吳竹如的世兄,現在也學艮峰先生
記日記。言,有規矩;行,有法則,他的靜氣工夫實在可愛!
何子貞的世兄,每天從早到晚,總是溫書。三百六十天,除了做詩文外,無一刻不
是溫書,真是有恆的人。所以我從前限你們的功課,近來寫信從不另開課程,都是要你
們有恆罷了。因為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氣;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人恆心。有志氣就
決不甘居下游;有見識就明白學無止境,不敢以一得自滿自足,如河伯觀海、井蛙窺天,
都是無知;有恆心就決沒有不成功的事。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弟弟們現在只有見識
不是馬上可以廣搏的。至于有志有恆,弟弟勉勵吧!我身體很弱,不能若想,苦想便頭
昏;不能久坐,久坐便倦乏。時刻所盼望的,只有幾位弟弟罷了。
明年正月,恭逢祖父大人七十大壽。京城以進十為正慶。我本準備在戲園設壽筵,
竇蘭泉和艮峰先生勸止。所以不準備辦。因京城張筵唱戲,名叫慶壽,實際上是打把戲。
蘭泉之所以勸止,就是這個緣故,現在作了壽屏兩架,一架是淳化箋四大幅,是例子貞
撰文並書,字有茶碗口大,一架冷金箋,是吳子序撰文,我自己寫字。淳化箋是內府用
紙,紙旱如錢幣,光彩奪目,平常琉璃廠沒有,昨天偶爾有了,因此買了四張。子貞的
字很古雅,可昔太大,萬不能寄回,奈何?書不盡言,請弟弟鑒察,兄國藩手草。(道
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