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勸學篇 致諸弟•讀書宜立志有恆

類別︰其他 作者︰曾國藩 書名︰曾國藩家書

    【原文】

    諸位賢弟足下︰十一前月八日,已將日課抄與弟閱,嗣後每次家書,可抄三葉付回。

    日課本皆楷書,一筆不苟,惜抄回不能作楷書耳。

    馮樹堂時攻最猛,余亦教之如弟,知無不言。可惜弟不能在京,在樹堂日日切磋,

    余無日無刻不太息也!九弟在京年半,余懶散不努力;九弟去後,余乃稍能立志,蓋余

    實負九弟矣!

    余嘗語貸雲曰︰“余欲盡孝道,更無他事;我能教諸弟進德業一分,則我之孝有一

    分,能教諸弟進十分,則我之孝有十分。右作不能教弟成名,則我大不孝矣!”九弟之

    無所進,是我之大不教也!惟願諸弟發奮立志,念念有恆;以補我不孝不罪,幸甚幸甚!

    岱雲與易五近亦有日課冊,惜其譏不甚超亙,余雖日日與之談論,渠究不能悉心領

    會,頗疑我言太夸。然岱雲近汲勤奮,將來必有所成。何子敬近侍我甚好,常彼此作詩

    唱和,蓋因其兄欽佩我詩,且談字最相合,故子敬亦改容加禮。

    子貞現臨隸字,每日臨七八頁,今年已千頁矣,近又考訂《漢書》之偽,每日手不

    釋卷。蓋子貞之學,長于五事,一曰《儀禮》精,二曰《漢書》熟,三曰《說文》精,

    四曰各體詩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傳于後少。以余觀之,此二者,余

    不甚精,不知淺深究竟如何,若字則必傳千佔無疑矣。詩亦遠出時手之上,必能卓然成

    家。近日京城詩家頗少,故余亦欲多做幾首。

    金竺虔在小珊家住,頗有面善心非之隙,唐詩甫亦與小珊有隙,余現仍與小珊來往,

    泯然無嫌ヾ,但心中不甚愜洽ゝ耳。黃子壽處本日去看他,工夫甚長進,古文有才華,

    好買書,東翻西閱,涉獵頗多,心中己有許多古董。

    何世名子亦甚好,沈潛之至,天分不高,將來必有所成,吳竹如近日未出城,余亦

    未去,蓋每見則耽擱一大也,其世兄亦極沈潛,言動中禮,現在亦學倭艮峰先生。吾觀

    何吳兩世兄之姿質,與諸弟相等,遠不及周受珊黃子壽,而將來成就,何吳必更切實。

    此其故,諸弟能直書自知之,願諸弟勉之而已,此數子者,皆後起不凡之人才也,安得

    諸弟與之聯鑣並駕,則余之大幸也!

    季仙九先生到京服闋ゞ,待我甚好,有青眼相看之意,同年會課,近皆懶散,而十

    日一會如故。余今年過年,尚須借銀百十金,以五十還杜家,以百金用。李石梧到京,

    交出長郡館公費,即在公項借用,免出外開口更好,不然,則尚須張羅也。

    門上陳升,一言不合而去,故余作傲奴詩,現換一周升作門上,頗好,余讀《易》

    旅卦喪其童僕,象曰︰“以旅與下,其義喪也。”解之者曰︰“以旅與下者,謂視童僕

    如旅人,刻薄寡恩,漠然無情,則童僕將視主如逆旅矣。”余待下雖不刻薄,而頗有視

    如逆旅之意,故人不盡忠,以後余當視之如家人手足也。分雖嚴明,而情貴周通,賢弟

    待人,亦宜知之。

    余每聞折差到,輒望家信,不知能設法多寄幾次否,若寄信,則諸弟必須詳寫日記

    數天,幸甚!余寫信亦不必代諸弟多立課程,蓋恐多看則生厭,故但將余近日實在光景

    寫示而已,伏維緒弟細察。(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注釋】

    ヾ泯然無嫌︰指表面上沒有嫌隙。

    ゝ不甚愜洽︰指不太樂意和融洽。愜︰愜意。

    ゞ闋︰止,止息,此處指期滿。

    【譯文】

    諸位賢弟足下︰

    十一前月八日,已把日課抄給你們看,以後每次寫信,可抄三頁寄回。我的日課都

    用楷體,一筆不苟,可惜寄回的抄本就不用楷體了。

    馮樹堂進步最快,我都他和教弟弟一一樣,知無不言。可惜九弟不能在這里,與樹

    堂天天切磋學問,我無日無刻不嘆息!九弟在京城一年半,我懶散不努力;九弟去後,

    我才稍微能夠立志,因我大有負于九弟了!

    我常對岔雲說︰“我想盡孝道,除此沒有別的事更重要。我能夠教育弟弟們進德修

    業一分,那我真是盡孝一分;能夠教育弟弟們進步十分,那我真是盡孝十分。如果完全

    不能教弟弟們成名,那我是大大的不孝了。”九弟之所以沒有長進,是我的大不孝!只

    望弟弟們發奮立志,念念有恆,以彌補我的不孝之罪,那就很有幸了!

    岱雲是易五,近來也有日課冊,可惜他們的見識不夠超越,我雖天天和他們談論,

    他們卻不能一一領悟,還懷疑我說的大夸張了。但岱雲近來很勤奮,將來一定有成就。

    何子名近來對我很好,常常彼此作詩相唱和。這是因為他兄長飲佩我的詩,並已論書法

    最相合,所以子敬也改變態度,優禮有加。

    子忐現在臨的是隸書,每天臨七八頁,今年已臨了千頁了。近來又考訂《漢書》之

    偽,每天手不釋卷。子貞的學問,有五個方面見長。一是《儀禮》精通;二是《漢書》

    熟悉;三是《說文》精湛;四是各種體裁的詩都寫得好;五是書法好。這五個方面的長

    處,他的想法是都要能傳于後世。以我看來,前面三個方面,我不精,不知深淺如何?

    如果說到書法,那是必定可傳千古疑的了。他的詩,也遠遠超過了時尚詩人,一定可以

    卓然成家。近來京城詩家很少,所以我也想多做幾首。

    金竺虔在小珊家住,兩人有嫌隙,面和心不和。唐詩甫也和小珊有嫌隙。我現在仍

    舊與小珊往來,表面上沒有嫌隙,但心里不太樂意和融洽。黃子壽處今天去看他,工夫

    很長進,古文有才華,喜歡買書,東翻翻,西看看,涉獵很廣,心里的古董貨收藏不少。

    何世兄也日好,沉著潛靜得很,天分不高,但將來一定有成就。吳竹如近日沒有出

    城,我也沒有去,因為見一次面便耽擱一天時光。他的世兄也很沉著潛靜,言行合乎禮

    節,現在也師事倭良先生。我看何、吳兩世兄的姿質,和弟弟們不相上下,遠不及周受

    珊、黃子壽,而將來成就,何、吳一定更切實些。因為這個緣故,弟弟自然知道我的意

    思,希望弟弟們勉勵。這幾位,都是後起不平凡的人才,如果弟弟們能夠與他們並駕齊

    驅,那是我大感幸運的!委仙九先生到京,喪服滿期,對我很好,青眼相看,同年會課,

    近來都懶散了,但十天一會還維持下來。我今年過年,還要借一百五十兩銀子,以五十

    兩還杜家,以一百兩自己用。李石梧到京,交出長郡館公費,就在這公費中借用,免得

    向外面開口更好些,不然的話,又要張羅一番。

    門上陳升,因為一言不合,拂袖而去。所以我做了一道《傲奴詩》,現在換了周升

    作門上,比較好。我讀《易》旅封喪其童僕,像曰︰“以旅與下,其義喪也。”解釋的

    人說︰“以旅與下是說看童僕好比路人,刻薄寡恩,漠然無情,那麼童僕也把主人看做

    路人了。”我對待下人雖說不刻薄,也看得如路人,所以他就不盡忠報效,今後我要把

    下人當做自己家里人一樣親如手足,辦事雖要求嚴格明白,而感情上還是以溝通為貴。

    賢弟對特別人,也要知道這個道理。

    我每听到通信兵到,便望有家信,不知能不能設法多寄幾封?如果寄信,那弟弟們

    必須詳細寫日記幾天,幸甚!我寫信也不必代你們多立課程,恐怕多了產生厭煩心理,

    所以只寫近日實在情形罷了。望弟弟們細看。(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如果你對曾國藩家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曾國藩家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