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論》雲:肺主氣,邪乘于肺,則胎脹,脹則肺管不利,不利則氣道澀,故氣上喘逆,《葛氏方》治卒上氣鳴息便欲絕方: 搗韭,絞,飲汁一升許立愈。
又方:人參末,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桑根白皮細切三升,生姜切半升,吳茱萸半升,酒五升,合煮三沸,去滓,盡服之。
《極要方》療上氣、氣逆滿,喘息不通,呼吸欲死,救命湯方:麻黃(八兩,去節) 甘草(四兩,炙) 大棗(三十枚) 夜干(如博子二枚)
上,以井花水一斗,煮麻黃再沸,納余藥,煮取四升,分四服,入口即愈。
《醫門方》治上氣喘息不得臥,身面腫,小便澀方:葶藶(一兩,熬,搗如泥) 大棗(三十枚,擘)
水三升,煮取一升,納葶藶,煮取五六沸,頓服,微利,瘥。
《效驗方》游氣湯,治上氣一來一去無常,緩急不足,不得飲食,不得眠方:生姜(八兩) 厚樸(四兩) 人參(二兩) 茯苓﹝(一名松髓)四兩﹞ 桂心(五 兩) 半夏﹝( 兩)
凡九物,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服七合,日三。
《錄驗方》大棗湯,治上氣胸塞、咽中如水雞聲方:款冬花(三十枚) 細辛(四分) 桂心(四分) 麻黃(四兩) 大棗(二十枚) 甘 草(四兩) 杏仁 十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頓服,臥令汗。食糜粥數日,余皆禁,便愈。
《新錄方》治上氣、喉中水雞鳴方:桑根白皮(一升) 生姜(合皮切一升)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六合,二服。
又方:冷水漬足,溫易之,瘥。
又雲:上氣,身面浮腫,小便澀,喘息不得臥方:葶藶子(十分,熬) 杏仁(四分,熬) 大棗肉(五分)
三物,合搗三四千杵,可丸飲服如梧子七丸,日二,加至十丸,以小便為度,此方大安穩,又方:以桑根汁一斗,煮赤小豆三升,豆熟,啖豆飲汁。
又方:大豆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納桑根白皮,切一升,煮取一升六合,二服 又方:以水一斗,研麻子三升,取汁,煮赤小豆三升,豆熟,啖豆飲汁。
又雲:乏氣喘息方:桃仁去皮一升,搗為泥,分以酒若湯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