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論》雲:肺癰者,由風寒傷于肺,其氣結聚所成也。肺癰之狀,其人咳,胸內滿,隱隱痛而戰寒。
又肺癰有膿而嘔者,不須治其嘔也,膿止自愈。
又雲:咽干,口內燥而不渴,時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難治。
又雲:癰膿吐如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又雲:肺癰者在胸間,咳有血也。
《千金方》雲:咳,胸中滿而偏振寒,脈數咽干而不渴,時時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是為肺癰。桔梗湯主之:桔梗(三枚) 甘草(一兩)
凡二物,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絞去滓。適寒溫,分為再服。朝飲暮吐膿血即愈。
(《葛氏方》同之。)
《範汪方》治肺癰方: 用薏苡一升, 咀,淳苦酒三升,煮得一升,適寒溫一服,有膿血當吐之。(《葛氏方》同之。)
《百濟新集方》治肺癰方: 黃 一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葛氏方》同之。)
《僧深方》治肺癰經時不瘥,桔梗湯主之方:桔梗(三兩) 甘草 薏苡仁 敗醬 干地黃 術(各二兩) 當歸(一兩) 桑根皮 (一升)
凡八物,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大豆四升,取七升汁,去豆納清酒三升,合藥煮三升半,去滓,服七合,日三夜再。禁生菜。
《醫門方》療肺癰喘氣急,臥不得安者方:葶藶子(三兩,熬,搗如泥) 大棗(三十枚,破。)
水二升,煮棗二沸,去滓,納葶藶脂一兩,煎取一升,又以布濾,頓服之。忌豬肉酸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