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陰篇 少陰諸法 少陰下法三條

類別︰子部 作者︰清•尤在涇 書名︰傷寒貫珠集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此少陰熱並陽明之證。二三日,為病未久,而便口燥咽干。熱氣盛而陰氣少矣。蓋陽明、土。少陰、水。熱並陽明,則土實而水虛。不特熱氣傷陰,即土氣亦傷水也,故宜急下,以瀉土而全水。不然。熱盛傷陰。土實亦傷陰,其干槁可立而待。然非心下痛。腹脹不大便。如下二條所雲,亦未可以大承氣輕試也。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此亦少陰熱並陽明,而氣復下注之證。然雖下注而邪實不去。但水液從旁下轉,為自利清水而已,故心下痛而口干燥也。色純青者,土受水邪。玄黃合色,而色轉純青也,以大承氣急下,則胃實去而腎病亦已矣。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腹脹不大便。土實之征也。土實則水干,故非急下不可。夫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故無論三陽三陰,其邪皆得還入于胃,而成可下之證。然太陰傳陽明。髒邪還腑,為欲愈也。厥陰傳陽明者,木邪歸土,不能復木也。惟少陰則腎邪入胃,而胃實復將消腎,故雖並用下法,而少陰之法。視太陰厥陰為加峻矣。  


如果你對傷寒貫珠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貫珠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