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三陰三陽脈證

類別︰子部 作者︰明•陶華 書名︰傷寒六書

    經雲︰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傷寒,則發熱惡寒。傷風,則鼻塞惡風。然傷風有汗,傷寒無汗。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夾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又曰不惡寒而作渴,皆為在經。不惡寒反惡熱,自汗出,大便難。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而嘔。此三經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而咽干,或腹痛手足溫,自利不渴。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惡寒,口中和,默默欲寐,時時腹痛,又咽痛三證。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于肝,故煩滿而囊縮,唇青舌卷,筋急,或渴,不欲食,即吐蛔。此三經皆受病也,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此皆自陽經傳來者,故宜下而去之。非若陰經自中之寒,此則為真陰證矣,當用四逆湯輩溫之。


如果你對傷寒六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六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